習近平同志在談民族工作時強調,最關鍵是搞好團結,最管用是爭取人心。在多民族地區(qū)的新疆,這句話就顯得更科學更真切。在昨天召開的自治區(qū)“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動員大會,要求今年11月底前,最晚明年2月底之前,自治區(qū)各級行政事業(yè)單位黨員干部帶頭每人結對聯系1戶基層群眾,各民族之間相互結親,實現黨員干部結對認親全覆蓋。這無疑是新疆推進民族團結一項具有戰(zhàn)略意義的活動。
我們知道,家園意識是一種文化上最基礎的認同,生于斯,長于斯,這片水土,構建了我們的物質家園,也構建了精神家園。把祖國當自己的母親,把新疆當成各民族共同家園,都是這種文化認同的最真摯最純凈的精神維系和情感歸宿。也故如此,在共同家園里,各民族是一家人,各民族團結一家親。此次“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可以說是把積累多年的推進民族團結的經驗,提升到一個新高度。這個高度就是回歸到求真務實的“結對認親”工作中。我們知道,認親,是情感上的交融和關聯,是對社會關系中穩(wěn)固而強勁的文化脈絡的確認,這也促進了社會“陌生人”向“親人”的文化復歸,將各民族之間“三個離不開”的關系深深植根在新疆大地之上。
一家人,維系的是共同的文化血脈,尋求的是共同的夢想,維護的是共同的至高利益,融匯的是共同的正向能量。結對認親活動,逾越了空間距離,拉近了心靈距離,以心交心,認親結對,核心是要播撒民族團結的種子,結出民族團結的果實。
此次“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確?!盎顒右蝗瞬簧?,全員參與”,達到“全覆蓋”,這在新疆民族團結的進程中,也是罕見的。全覆蓋效應,強調了民族團結人人參與的意識,黨員干部要參與,援疆干部要參與,同樣也可以帶動全社會各民族人民共同參與。
民族團結結對認親,因此形成社會的“共同責任”,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關心民族團結,承擔社會責任,與基層各族群眾結對認親,村村有親,人人有愛,共同奔小康,共同圍繞社會穩(wěn)定和長治久安的總目標做基礎工作,做雪中送炭噓寒問暖的工作,做爭取人心工作。
此次“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規(guī)定“要經常走訪,堅持每兩個月與結對認親戶開展一次交流活動”。這就強化了結對認親的互動性?!?年不上門,當親也不親”講的就是這個道理,認親不是終極目的,互幫互助,共同進步,形成合力,形成同心圓才是真正目的?!按T、聊聊天、跳跳舞、唱唱歌”,解人之憂,寬人之心,在結對認親中,密切干群關系,凝聚民族關系,互動是最有效的途徑。
自治區(qū)“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可以說是又一次改進人與人基本關系的正能量活動,在這個活動中,社會的互動性不斷強化,社會關系不斷淳化,社會共識不斷深化,源頭活水,涓涓汩汩,給我們的社會關系帶來新的潤澤,同時也保證了不同層面的人,在結對認親中,重新認識自己的社會責任,維護民族團結,是進行時態(tài),是不斷依靠每個人付出和努力的艱巨工作,所以,若想收獲民族團結帶來的社會之利,就要承擔推動民族團結工作的社會之責。一家人,讓我們滿懷家國情懷,不分彼此,和諧相處,擔起建設美好家園的責任;一家親,讓我們結對認親,同聲共氣,血脈相連,心手相牽,在親人的微笑中,看到希望,在親人的信任中,走向未來。
“民族團結一家親”結對認親的工作,我思想上受到了深刻的教育,黨性認識也得到了顯著加強。實踐讓我深刻地認識到:作為黨員,一定要時刻牢記黨的宗旨,自覺增強黨性觀念,身體力行做好民族團結一家親各項工作。
在我工作和生活中發(fā)生的民族團結的故事也讓我感觸頗深,民族團結的感人故事隨處可見。我們單位唱響了民族團結之歌,民族團結之花在這里開的鮮艷無比。
在單位開展的“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中,我和幾個漢族同志成了親戚。幾個月來,我們有事長商量,沒事多走動,成為無話不談的好兄弟。我們經常在一起談心,溝通交流。相互幫助解決了工作生活中產生的思想困擾,我們相互都感受到了對方的真情實意。
我認為,在新疆,手握手、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維護民族團結是刻不容緩的,這不是一句口號,而是要真正落實到行動中去的,讓我們每個人從身邊做起,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滴水可以匯成江河,不傳謠,不信謠,不參與違法犯罪活動,不利于民族團結的話不說;不利于民族團結的事不做,共同筑起一道維護祖國統(tǒng)一,反對民族分裂的銅墻鐵壁。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盡自己努力把結對認親工作做好。在結對認親工作中踏踏實實,堅持做實事好事,樹立良好的共產黨員形象!
我一定牢記習近平同志的殷殷囑托,好好團結、好好學習、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和結對的“親戚”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擼起袖子加油干,共同創(chuàng)造新疆更加美好的明天,回報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關懷與厚愛!
我國自古以來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全國共有56個兄弟民族勞動、戰(zhàn)斗、生活在這片遼闊而富饒的土地上。各個民族都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并各有自我的文化傳統(tǒng)、語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盡管各個民族之間在歷史上以前存在矛盾與不和,發(fā)生過沖突和戰(zhàn)爭,但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和友好交往,一向是歷史的主流。中華各民族之所以能夠融合成為團結的整體,并經歷幾千年的變故與動蕩而永不分離,根本原因就是愛國主義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起著作用。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這個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得以構成、生存、延續(xù)和發(fā)展的重要思想政治基礎。我們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在愛國主義的旗幟指引下,我國各族人民團結一致,趕走了帝國主義侵略者才誕生的。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也是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前赴后繼、浴血奮戰(zhàn)的結果。社會主義祖國的成立,使我們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發(fā)生了質的變化,實行了民族區(qū)域自治,在我國歷史上第一次真正消除了民族歧視,實現了民族平等和各民族的大團結,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國家的主人。在社會主義大家庭里,在保衛(wèi)祖國和建設祖國的共同斗爭中。各民族之伺交往與合作的密切程度,是以往任何時候都無法比擬的。正是這種民族的大團結,大統(tǒng)一、大交流,有力地促進了各民族經濟和文化的迅速發(fā)展,大大提高了我國的綜合國力。
民族的聯合和國家的統(tǒng)一,貼合我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盡管在新中國建立以前,總的說來這種聯合不可能是真正平等的,統(tǒng)一也只是相對的,仍保留著某種封建割據狀態(tài)。但是,它畢竟給人民帶來和平建設的環(huán)境,減少了某些民族統(tǒng)治者為爭權奪利而挑起民族仇殺的機會,排除了分裂時期許多人為的障礙,為各族人民順利開展經濟文化交流創(chuàng)造了條件,從而有利于促進民族團結和生產力的發(fā)展,有利于增強抵御外來侵略的.力量。因此,中國人民的愛國主義必然表現為為維護統(tǒng)一、反對分裂而斗爭。古代史上魏晉南北朝和五代十國兩次大分裂以后又分別重歸于統(tǒng)一的事實,是中華民族偉大向心力的生動表現。漢族的隋文帝、宋太祖,蒙古族的元世祖,滿族的康熙帝,都為中國的統(tǒng)一建立了不朽功績。
到了近代,愛國主義的精神力量,更支撐著我國各族人民的愛國力量,以堅韌不拔的意志,同帝國主義肢解中國領土、破壞民族團結的陰謀;同民族敗類的分裂主義活動,展開了英勇的斗爭。歷史一再證明,反對分裂,維護民族團結和祖國統(tǒng)一,是我國人民愛國主義優(yōu)良傳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我們應當清醒地看到,國際上的敵對勢力,一向蓄意挑撥我國各兄弟民族之間的親密關系,企圖分裂、肢解我們統(tǒng)一的社會主義祖國。極少數民族分裂主義分子,也極力鼓吹民族獨立,脫離社會主義祖國這個大家庭。他們分裂陰謀雖然理所當然地受到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反對,不可能得逞,但他們的破壞活動也決不會停止。在當前世界上許多地方民族沖突加劇,民族戰(zhàn)亂不斷的狀況下,我們每個人都要從中華民族的大局出發(fā),從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fā),從維護我國多民族統(tǒng)一的傳統(tǒng)出發(fā),自覺維護民族團結,反對民族分裂,堅決同破壞祖國統(tǒng)一的言行作斗爭。我們必須要認識到,由于我國各民族已經構成為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因而民族發(fā)生分裂,會導致戰(zhàn)爭發(fā)生,這樣對國家、對民族、對每個人都會帶來損失乃至災難。相反,民族團結,國家統(tǒng)一,環(huán)境安定,各族人民能夠安心地從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也有利于各民族之間
的相互學習,相互支持,共同發(fā)展。民族團結就發(fā)展,民族分裂就倒退,這也是我國幾千年歷史發(fā)展所得出的結論。
透過系統(tǒng)學習使我認識到民族團結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好新疆的穩(wěn)定和民族團結工作對進一步推進新疆經濟社會快速發(fā)展,促進社會穩(wěn)定,有著十分重大的好處。進一步認清民族分裂主義本質和危害,分清是非界限和敵我界限,進一步統(tǒng)一了思想,全面正確地理解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增強反對民族分裂,維護祖國統(tǒng)一,維護社會穩(wěn)定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切實把熱愛祖國,振興中華同愛崗敬業(yè),做好本職工作,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統(tǒng)一齊來。立足本職,腳踏實地,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向英雄人物學習,學習英雄一心為公,無私奉獻,忠誠黨和人民事業(yè)的高尚情操;學習英雄忠于職守、愛崗敬業(yè),對工作精益求精的優(yōu)良作風;學習英雄樂于助人,尊老愛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優(yōu)秀品德;學習英雄艱苦奮斗,百折不撓、敢于戰(zhàn)勝一切困難的拼搏精神。透過學習英雄模范先進事跡,對照檢查自我找差距,決心以英雄人物為榜樣,弘揚民族精神,維護民族團結,熱愛本職工作,忠實履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yè)績。
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各少數民族之間相互離不開。每當說起這三個離不開,我就會想起小時候大家常說的“一根筷子易折斷,十根筷子抱成團?!币徊恐袊鴼v史,就是一部民族團結、融合進展、共榮共存的歷史。在中國,各民族就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地抱在一起。中華民族是一個共同體。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統(tǒng)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氣之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關鍵就是需要文化認同。推動國家統(tǒng)編教材使用工作,就是黨中央立足中華民族宏大復興作出的長遠之舉、固本之策,是對國家整體利益的考慮,是對少數民族長遠利益的考慮,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是構筑中華文化共同體的重要舉措,更是在全民族中進行文化認同。無論是普及通用語言文字還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黨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十二個方面,構建起維護國家統(tǒng)一和民族團結的結實思想長城,各民族共同維護好國家平安和社會穩(wěn)定,才能有效抵擋各種極端思想的滲透_。我們每一名一般民眾都應當全力支持、全力協(xié)作能夠促進文化認同推動民族團結的方針政策和民族工作。
《舊唐書·魏徵傳》中有言:“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敝腥A文化博大精深,中國的歷史就是為實現民族解放、長期抵擋外來侵略、各民族之間建立患難與共關系和深厚友情的歷史。我們要結合當前階段的黨史學習訓練,深化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進展史,從自身做起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宗教觀,以史為鏡知興替,以史正人明得失,以史化風濁清揚。
在抗擊非典、抗洪搶險救災、汶川地震、玉樹地震救援中、在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抗擊新冠疫情、河南水災,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到處展現著中華民族大團結的力氣。尤其在抗擊新冠疫情中,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親歷者,舉國上下,萬眾一心,共度時艱,有人堅守崗位,有人迎風逆行,無不彰顯了共產黨員的信仰,無不彰顯了中國人的剛毅,無不彰顯了中國人民團結的力氣,我們無不為之感動,為之興奮。
身為一名黨員、一名年輕干部、一名組工干部,更應發(fā)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自覺維護民族團結,共同促進祖國富強進展,學黨史、感黨恩、跟黨走,肩負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使命擔當,守正創(chuàng)新地做好意識形態(tài)、思想政治學習、組織建設等工作,進一步增加“文化認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宏大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中華傳統(tǒng)文化是經過漫長的時間由各民族共同制造的,是中華民族共有的文化精髓,傳承和進展中華傳統(tǒng)文化,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著樂觀的促進作用。
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處理好“多元”與“一體”的關系。
傳承和進展中華傳統(tǒng)文化,既要深刻熟悉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多樣性,更要強調共同性,多宣揚中華民族共有的文化,有利于強化各民族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對比自身也曾消失過一些思想偏差,如曾經在組織文化活動中過度強調民族元素、把草原文化等同于內蒙古文化等。以上這些問題的消失根源在于,沒有以是否有利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政治標尺和根本標準,沒有精確 把握共同性和差異性的關系。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和工作實踐,我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了更深化的熟悉,在自己所負責的工作范圍內仔細整改,不斷提高,持續(xù)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宣揚訓練工作。
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進一步增加文化認同。
中華文化是各民族文化兼容并蓄、共生共榮的文化共同體,增進各民族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才能更好地提高中華文化的感召力和向心力。新時期要在增加對中華文化認同的基礎上富強進展民族文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圍繞民族團結進步宣揚訓練,創(chuàng)新載體和方式,細心組織以弘揚民族團結進步,謳歌民族團結先進典型等為主要內容的文藝創(chuàng)作和文化活動,大力唱響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宏大祖國好、各族人民好的時代主旋律,努力把文化文藝激發(fā)的精氣神轉化為推動改革進展的強大動力。
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核心價值觀,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追求,沒有共同的核心價值觀,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就會像一盤散沙失去分散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凝聚著全民共同的價值追求。作為宣揚思想文化戰(zhàn)線的黨員干部,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主動作為,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通過開展各類文化活動充分調動廣闊農牧民群眾的樂觀性和主觀能動性,不斷提升思想道德覺悟,深化挖掘中華傳統(tǒng)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guī)范,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農牧民群眾生活的各個方面,讓農牧民群眾形成中華文化共同體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促進人心歸聚、精神相依,不斷鞏固和進展民族團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統(tǒng)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氣之魂。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鮮亮提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把握的是幾千年歷史演進的客觀規(guī)律,揭示的是新時代民族工作的主題主線,彰顯的是團結分散各族人民、共同實現宏大幻想的信念決心。
一是深刻理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科學內涵。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我國56個民族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公平一員,共同構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對歷中華各民族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面交往溝通交融的認同,是對56個民族同呼吸、共患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命運共同體認同。黨的十九大強調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是要順應這種形勢,把加強各民族交往溝通交融作為實現各民族大團結的金鑰匙,而推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訓練正是增加中華民族分散力、向心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基本要求,是促進各民族交往溝通交融的重要條件。
二是精確 把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現實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以“石榴籽”比方民族團結,強調要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促進民族團結的基礎,本質是各民族成員對“中華民族”這一共有身份的認同意識。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語言相通是人與人相通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語言不通就難以溝通,不溝通就難以達成理解,就難以形成認同?!迸c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相比,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普及度更廣,所承載的人類文明學問信息更多。學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對少數民族同胞在更寬闊的生產生活領域中成長成才至關重要,也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前提和基礎。
三是從點滴做起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貢獻力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工作涵蓋了鞏固和進展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方方面面,既應在思想上訓練引導,講清講明中華民族是怎么來的、為什么是共同體;也應在實踐中步步推動,而推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訓練正是增加中華民族分散力、向心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基本要求,是促進各民族交往溝通交融的重要條件。作為少數民族地區(qū)黨員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旗幟鮮亮、堅決堅決地落實好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決擁護推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訓練工作,為地區(qū)經濟進展、民族團結、社會穩(wěn)定作出應有貢獻。
通過本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黨日學習活動,我學習到了許多,也了解了很多,充分熟悉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統(tǒng)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氣之魂。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民族團結是我國各族人民的生命線,要像愛惜自己的眼睛一樣愛惜民族團結,像珍視自己的生命一樣珍視民族團結。
在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工作當中,我始終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維護民族團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鄉(xiāng)村振興的大背景下,作為嘎查干部,關心農牧戶購置、出售畜類、農作物也成了我的工作內容。有次買賣消失了農戶與商販語言不通導致溝通產生誤會,鬧得不和諧。我聽到消息,準時去到現場,安撫雙方心情,并與雙方談價、協(xié)調,使交易和諧的進行下去,且不損害雙方利益,也在肯定程度上維護了民族團結,促進了友情。通過基層經受,我明白只有各民族干部、群眾相互信任、相互團結、同甘共苦、榮辱與共,我們的基層才能更加和諧、進步、進展。各民族把自己的命運同中華民族的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中華民族才有盼望,各民族才有將來,共同團結奮斗、共同富強進展。
在日常生活中,作為一名少數民族黨員,我堅持黨的領導、堅決維護祖國的統(tǒng)一、維護民族團結,公平對待各民族同胞,團結互助、相互敬重。在中國共產黨革命、建設和改革各個歷史時期,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qū)在黨的領導下,都作出了巨大犧牲和貢獻。從“彝海結盟”、“牦牛革命”,到“三千孤兒入內蒙”、“一家三代為國戍邊”,再到西氣東輸、西電東送,感人的故事不計其數,但都值得我們牢記。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抗擊新冠疫情中,各族人民手足相親、守望相助,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充分展現了中華民族大團結的力氣。
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堅持黨的領導,堅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不斷增加各族群眾對于宏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將更好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當前,我國進展面臨的風險挑戰(zhàn)明顯上升,必將迎來很多困難險阻,但宏大的中華民族永不退縮,知難而上。各民族萬眾一心、同舟共濟,戰(zhàn)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風險挑戰(zhàn),勢必把中華民族宏大復興的中國夢變成美妙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