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一口氣讀完了曹雪芹的《紅樓夢》。千愁萬緒纏綿在心頭,剪不斷,理還亂。
《紅樓夢》一書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末世為背景,以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為主線,講述了賈府由繁榮走向衰敗的過程。
書中的人物大都是傷感的。林黛玉的苦戀無果,含恨而終;薛寶釵如愿得償,到頭來卻守了寡;賈寶玉看盡人間悲離,出家當了和尚……仔細品味,那些悲慘的結(jié)局,有當時社會背景的一部分原因,卻也與他們的性情、人格不無關(guān)系。書中最典型的人物要數(shù)林黛玉了。
林黛玉是典型的多愁善感性格。在一次偶然散步的時候,黛玉看到了凋零的花瓣被來往的府人碾作塵土??粗粗?,她便想到了自己的身世,自己寄人籬下,受盡苦悶,無人疼愛,不正如這飄零的花兒?不禁悲從中來,為花兒,更為自己惋惜。于是便有了她哭哭啼啼地把花瓣小心地收起來,用泥土掩埋……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這正是大自然的生生不息,往復循環(huán),我們不必為此悲嘆,而應用一種“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積極心態(tài)去贊美它的無私與奉獻。林黛玉正是把這種自然現(xiàn)象看得如此傷情。在對待府中的人時,更因看不慣他們的唯利是圖而顯得高傲孤僻,沒有一個真心的朋友,最后看盡人情冷暖,抑郁而終。
林黛玉,一個標致聰慧、滿腹文采的天才女子。若能心胸開闊,積極樂觀地處事待人,不那么高冷,一定能成就一番事業(yè)!
讓我們吸取林黛玉的教訓,真心對待身邊的親朋好友,寬容他人,收獲友誼,感恩父母。你會發(fā)現(xiàn),退一步便是海闊天空!
《紅樓夢》這一中國文學的巔峰之作,我雖然出于口味不適和擔心影響性情的緣故,一直不喜歡,但20年來從各種形式的評述、引用、改編中,了解的程度也不弱于其他三大名著。我能知道的書中興趣比它大的,基本上都讀過了,這才肯去領(lǐng)略這座高峰的風光。
《紅樓夢》刻畫人物最可貴之處,在于表現(xiàn)了人物性格的復雜性,如林黛玉的高潔嫉俗卻難以相處,薛寶釵的工于心計卻頗有人緣,晴雯的剛強卻暴烈凌下,王熙鳳的陰毒卻精明干練,都難以用好壞簡單界定。
對于寶黛釵的評價,出于對愛情故事的寡言和觀察力的遲鈍,我不愿談論,只對兩個次要人物談幾句。
其一是晴雯。我在小時候僅有的一本《紅樓夢》連環(huán)畫中對她一生的三個側(cè)面——平時的氣勢、臨危時的憤慨、臨終時的凄涼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數(shù)年前才得知晴雯是前八十回中獨有的人物,也就是說她是在曹雪芹筆下展現(xiàn)了整個人生,這令我瞬間產(chǎn)生了一種強烈的震撼,從此倍加注目。這次讀了在電視劇中熟知的“撕扇子作千金一笑”、“病補孔雀裘”的原文,體會了晴雯與賈寶玉心靈由遠及近的接觸,還首次得知晴雯身后的凄慘,不禁悲嘆她這種“過剛易折”導致的命運;
其二是尤三姐。我也是從一本京劇連環(huán)畫里得知她的故事。我一直認為尤三姐姐妹的故事是可以獨立成篇的,而尤三姐更是游離于賈府之外的。對于她,我是欽敬而不是像晴雯般喜愛。在反抗賈府惡勢力時,尤三姐表現(xiàn)得比晴雯更加有力而機智潑辣,最后悲憤自刎的一幕將她的性情達到了極致——然而正是這一舉動,讓我不禁同意閆紅《誤讀紅樓》的看法了:將自己終身托付給一個毫不了解自己的人,不僅太草率,而且據(jù)我看事后還使自己姐姐失去了一面保護的屏障。
還有一位紅樓女子得提一提。電視劇中我一向認為最漂亮的是演平兒的沈琳,讀了原著才明白這樣表里如一的人物是應該配那種形象的。
此外能稍感興趣的只有布滿前八十回的大小謎團了,我在網(wǎng)上曾逐一探究過。雖然《紅樓夢》是以賈府“小中見大”地描寫社會,但直接寫外界的很少,在諸多文藝學術(shù)內(nèi)容中比重的詩歌又是我理解困難的,這樣它對我的吸引力自然是難以增強的。
《紅樓夢》是一部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小說以上層貴族社會為中心圖畫,極其真實、生動地描寫了十八世紀上半葉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全部生活,是這段歷史生活的一面鏡子和縮影。是中國古老封建社會已經(jīng)無可挽回地走向崩潰的真實寫照。
有人把莎士比亞比作高山,我認為曹雪芹是一個大海。山再高,終有人可以登上它的頂峰,而大海,要想探究她的深底,卻非常之難?!皾M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曹雪芹在寫這部書時,用了“諧音寓意”的手法,他把賈家四姐妹命名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這是諧“原應嘆息”的音;在賈寶玉神游太虛幻境時,警幻仙姑讓他飲的茶“千紅一窟”,是“千紅一哭”的諧音,又讓他飲“萬艷同杯”的酒,這酒名是“萬艷同悲”的諧音,這樣的手法幾乎貫穿了全書。
“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這黛玉低吟著的悲涼試句一直被古往今來的獨孤人士吟唱至今,這句詩出自曹雪芹的手筆,似乎也暗示著<<紅樓夢>>這部小說的悲涼結(jié)局和它之中蘊涵著的封建社會獨有的蒼涼和無奈。
《紅樓夢》在藝術(shù)上的成就是巨大的,這首先體現(xiàn)在典型形象的塑造上,它探索到人物靈魂的深處,描寫了不同人物的精神面貌,塑造出不同的典型。這一大群性格鮮明,有血有肉,真實可信的人物形象,在讀者面前展現(xiàn)出一道瑰麗的藝術(shù)畫廊。在這一人物群中,不僅有大家閨秀,豪門公子如主人公: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王熙鳳等。
《紅樓夢》中除了眾多的人物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之外,還有就是作者所要表達的一個主題,他沒有明說,但通過這成百的眾多人物的神志,語言,動作,心理活動表現(xiàn)的惟妙惟肖,一個龐大的繁榮的貴族大家庭,到后來的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下場,我們不難看出封建資本家的無能以及封建社會的黑暗和不長久,文中描述了如林黛玉,賈寶玉………這樣的“叛逆者”的形象,他們的愛情沒有結(jié)果,甚至可以說凄慘,但他們代表的是新生命,敢同頑固勢力作斗爭的新主派代表,我們都江堰市知道林黛玉的眼淚,但也知道她的尖酸刻薄以至使別人都嘲笑她挖苦她,我們也知道賈寶玉“潦倒不通世務,愚須怕讀文章,行為偏僻乖張,哪管世人誹謗”紈绔子弟的形象,他們鮮明的人物性格也使黑暗中有了一絲亮光,讓我們看到了希望。
它是一部千古不朽的人生大戲,《紅樓夢》所呈現(xiàn)的,主要是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故事,這是一個不朽的人生悲劇。
我從去年開始,就一直琢磨著《紅樓夢》,雖然幾個月就把它給看完了,但我還有許多看不懂的地方,便一句一句地理解。
《紅樓夢》主要以寶玉和黛玉的愛情悲劇為主線,描述了賈家榮、寧國府之間,表現(xiàn)在婚姻、建筑、文化、財產(chǎn)等各方面錯綜復雜的矛盾沖突。其中最讓我羨慕的`則是塑造出的一大批栩栩如生、各階層的人物形象。比如: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王熙鳳、史湘云,就連作者寥寥幾筆勾勒的晴雯、紫鵑、雪雁等丫鬟,都成為了我國文學畫廊中的藝術(shù)典型。
《紅樓夢》所講述的,是一個令人稱羨的大家庭,原本榮華富貴,后來因家庭成員獲罪以致被抄家,逐漸走向沒落,終于繁華成空的大悲劇。
因此,將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故事作為主力呈現(xiàn),也適度傳出了《紅樓夢》的主要精神。
黛玉和寶玉的悲劇,肇始于封建社會中,婚姻大事向來由父母決定,子女本身并沒有資格決定。賈寶玉的父親命他娶薛寶釵,他就非娶不可,盡管實際上他心里喜歡林黛玉?;橐龃笫滤麩o法自主,最終導致了林黛玉、賈寶玉和薛寶釵三個人的悲劇。
當我看完《林黛玉焚稿斷癡情薛寶釵出閨成大禮》和《苦絳珠魂悲傷離恨天病神瑛淚灑相思地》時,聽著悲傷的音樂。我實在控制不住自己激動的心情,情不自禁地落下淚來,那不爭氣的眼淚始終還是把那頁給模糊了呢!傻傻的我本以為結(jié)局會是賈寶玉和林黛玉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是啊!王子與公主生活只是童話故事而已,然而,這么悲慘的結(jié)局我卻怎么也想不到。
當黛玉聽完傻大姐的話后,就直吐鮮血。不住地流淚。因為她接受不了這個事實,黛玉她恨寶玉,恨他為什么不理解自己。她把寶玉送給她的那絹子往火上一撂,頓時化為灰燼。熬了一天,黛玉已經(jīng)奄奄一息。突然,她高聲叫道:“寶玉、寶玉,你好……”狠心兩個字還沒來得及說,只見黛玉兩眼一翻,一縷芳魂就這樣隨風而逝。
黛玉死的時候,正是寶玉娶寶釵的同一個時辰。只因瀟湘館離新房很遠,聽不到瀟湘館這邊悲慟的哭聲。
這真的是個不朽的悲劇啊!
這是一本優(yōu)秀的小說,描述了大草原上騰格爾保護區(qū)的人民群眾的生活。隨著他的描述。我仿佛也身在大草原,感覺大草原的廣闊,人民群眾的熱情好客,以及人與狼之間那種微妙的關(guān)系,那種身在草原,死后軀體依然在草原的高尚情懷。一種對死的無所畏懼,和死后那種從容處之。
狼是一種非常殘忍的動物,死去的身體也會被狼吃掉。為了生存,老弱的為強壯的所殺,是為了保持團體的整體素質(zhì)。對于頭狼,更是一種說不出是喜歡還是害怕的感覺,敏捷的身手,超越群體的洞察力,以及對狼群的控制權(quán),可以說狼王就是整個狼群的精神所在。
人和狼共存于一個草原??梢哉f是休戚相關(guān),人們恨狼,獵狼,卻又崇敬的膜拜狼。傳說狼人與人是一個共同的祖先。有的狼的臉孔確實也類似于人,當然這也并非是不可能的。草原上人的智慧是代代相傳的,愈老愈是精華。一輩子生活在草原,對于氣候和每一寸土地都是熟悉的,他們是草原真正的英雄,不倒的豐碑。
對于古語“舍不得孩子套不找狼”有了深刻體會。牧民的孩子從小學捉狼,那些狼崽子就是靠孩子們鉆進山洞,抱出來,也就是說,孩子們是冒著生命危險捉到的小狼。
在那個也特殊的時代,那些鄉(xiāng)下的知青的命運,在特格爾草原上收到了同等的待遇,充分顯示了草原人民廣闊的胸懷。那些草原的小伙子,把這看成是自己的家。在一次意外中,羊群被狼群感到了冰窟,還有兩個牧民也是去了生命。讓人見識了草原狼群的狡猾和有組織性。由此引出殺狼的決定。但是生存環(huán)境也要維持。小說反映了大草原人民的生活和當時社會現(xiàn)狀下的社會局面,反映出廣大人民群眾在當時的社會局面下的精神面貌和少數(shù)民族群眾堅持真理,熱愛大自然的胸懷。
我認為《狼圖騰》這一篇文章可讀性很高,寫出來與大家共享。
劉向說:“人皆知以食愈饑,念莫知以學愈愚?!痹谏钪校乙恢币詴鵀橛?。通過閱讀,我不僅開闊了視野,還增長了知識,陶冶了情操。前不久,我讀了一本題目為《我的大學》的書,書中的故事情節(jié)十分生動,令我感受頗深……
《我的大學》是高爾基自傳的其中一部,主要講述了俄羅斯作家馬克西姆·高爾基在喀山時期的生活。16歲那年他背井離鄉(xiāng),想到喀山去上大學,但那時的大學對窮苦的孩子是關(guān)著大門的。夢想破滅后,他依然熱愛讀書,但不得不為生存而勞碌奔波。住“大雜院”、賣苦力、同流浪漢接觸。他和形形色色的市民、知識淵博的人士交往,進了一所天地廣闊的“社會大學”。在這里,他經(jīng)歷了思想發(fā)展的復雜道路,對人生的意義和世界的復雜性進行了最初的探索。
讀了這本書,我感覺受益匪淺。高爾基的那種執(zhí)著、高于他人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我知道了:世界是復雜的,是多變的,生活不可能永遠都很安逸。人生的意義就在于體會這些酸甜苦辣。高爾基自己也說過:“只有對人類的烈的愛,才能激發(fā)出一種必要的力量來探求和領(lǐng)會生活的意義?!薄叭巳绻麤]有良心,哪怕有天大的聰明也活不下去!”劉向說得好:“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當我讀完這本書,高爾基那堅定、頑強、倔強、執(zhí)著的精神就已經(jīng)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里,另外他熱愛讀書、善于思考的好習慣尤其值得我學習。
我又想到:在我家中有很多書,可是有的書本我甚至都沒有翻看過,讓它們閑置在我的書櫥里,真是慚愧!難道自己知識已經(jīng)很豐富了?不是說“學無止境”嗎?比起高爾基那頑強、執(zhí)著的精神,我還差得很遠呢!讀了高爾基的故事,我才真正體會到:只有勤奮學習、積極思考,長大后才能有所作為,才能對人民、對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童年》、《我的大學》和《在人間》是蘇聯(lián)偉大作家馬克西姆·高爾基的三部自傳體小說,作者通過對自己童年、少年和青年時期生活和命運的描寫,生動真實地再現(xiàn)了我們上一代人的成長。作者生活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俄羅斯,沙俄下的黑暗與罪惡是他成長的獨特的社會背景,也鑄造了他獨特的成長方式。
《我的大學》是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之一,是一部有著深刻教育意義和巨大藝術(shù)魅力的作品,也是世界無產(chǎn)階級的寶貴財富。
書中主人公所生活的時代正是沙皇統(tǒng)治的黑暗時期,人們相互抱怨,對罵,三天兩頭的打架,本書描述了主人公懷著上大學的愿望來到喀山,夢想破滅之后。不得不為生存而勞碌奔波,住大雜院,賣苦力,與小市民和大學生交朋友,從此喀山的貧民窟和碼頭成了他的社會大學。他無處棲身,與人共用一張床板,在碼頭,雜貨店等四處做工。后來,因接觸大學生和秘密團體的成員以及西伯利亞流放回來的革命者,思想也發(fā)生了變化。他閱讀革命民主主義和馬克思民主主義著作,甚至參加革命活動,在革命者的引導下,擺脫了自盡的精神危機。十年來他在思想、學識、社會經(jīng)驗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
對未來,他有清晰的打算,對當下,他腳踏實地的勤奮學習;勤于思考,持之以恒。對過去,他無怨無悔,因為他曾全力以赴。面對艱難的生活,他在書中寫到:“苦難的日子里我變得更加堅強,我并不奢望他人的施舍,也不渴求偶然的好運降臨,生活環(huán)境越艱苦,越能磨練人的意志,增加人的智慧,這本書讓我知道:在任何時候都不要放棄,放棄就等于失去。”
“三部曲”敘寫了阿廖沙的從悲慘的童年到走向光明的故事。阿廖沙,或者說高爾基的生平教會我如何從容鎮(zhèn)靜地去面對人生的危機與挑戰(zhàn),面對黑暗如何堅持不懈勇敢奮斗,如何去追求光明;我受到了一次靈魂的洗禮,心靈如雨后的晴空,清新、明凈,一片蔚藍。
《平凡的世界》,書如其名,沒有任何傳奇色彩的跌宕起伏,也沒有武俠小說中的刀光劍影血雨腥風,更沒有時下一些愛情小說的纏綿悱惻深刻動人,甚至一點華麗矯情的辭藻。第一次在大學圖書館讀到就被吸引,多年后買來再讀,依然覺得動我心弦。
《平凡的世界》展現(xiàn)的是一個自強不息的群體的奮斗史。少安敢于和現(xiàn)實頑強抗爭但又不時地屈從于命運的安排,面對深愛的青梅竹馬的潤葉,毅然斬斷情絲,和陌生的外鄉(xiāng)人秀蓮結(jié)婚;在辦磚窯廠時既雄心勃勃,在遇到困難時又不時灰心喪氣。而少平勤勞樸實,珍惜親情友情,富有同情心,胸襟開闊,面對困難更是艱苦奮斗,堅持不懈。同時他對生活充滿理想和激情,但又腳踏實地。他放下了讀書人的架子,去做社會最底層的工作,在勞動中體會充實;但他又從不放棄自己在知識上的追求,一直保持學習的上進心……正如書中所說的那樣“人生時刻處于零公里處,那么要旨還在于我們不斷的奮斗并且將這種精神提升到生活所要求的那種高度”。
冰心曾說:“愛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路長徑點綴得花香彌漫,使穿枝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卻不是凄涼?!边@愛情,這友情,再加上一份親情,不正是我們所追尋的真善美嗎?我們的人生有了這三種最美好的品質(zhì)的澆灌,一定會使我們的心靈之花開的嬌艷而又馨香。平凡也可以如此的偉大。在這片亙古而蒼涼的黃土地上見證了這樣一個真理。我們平凡,但我們有熱情。我們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熱愛人生中一切美好而又苦難的品質(zhì)。我們追求真善美,但面對苦難,我們依然能挺直脊梁,直視它!上蒼是公平的,他讓我們歷經(jīng)磨難,是鍛煉我們的心智與意志。人生的結(jié)局都是我們自己精心設計的。縱然英雄們都是百折不撓英勇不催的,渾身都籠罩著一層神圣的光圈。
但我們平凡人多了一層樸實,多了一份親切,有了生活中瑣碎的纏繞,無端地讓我們的人生真實起來。我們用真誠的心去體驗,用真摯的心去生活,我們的每一步都走得踏踏實實,我們才是生活的主宰。生命只有一次,我們要用全副身心去享受,去對待,去珍惜。
我看著《狼王夢》中的第二個故事《狼種》,心頭涌起一股難以言說的愧疚感。不知不覺中,我的臉上已顯出一條條淚痕,一顆又一顆剔透的水珠奪眶而出,低落在書上。這是我第一次看書時,會流淚,會愧疚,會心痛。
《狼種》是一篇讓我感動,讓我心酸的小說——這是一只名叫大灰的警犬,它陰差陽錯地進了馬戲團,因為它的長相像狼,品性像狼,遭人唾棄,連它的主人也是如此,因此它受盡了折磨,還被戴上了嘴罩,腳爪被鈍化。后在野外遇到了云豹,它為了保護主人,把云豹擊退,而此時的它,已傷痕累累,遍體鱗傷。主人川妮把大灰摟進懷中,涌出內(nèi)疚的眼淚。
看完這本書,是我受益匪淺。讓我知道了對于什么事物,都不能以貌取人,不能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別人,對待每一個生物都應該平等。無論是人還是動物,他們都是有尊嚴的,不能去侮辱他人,踐踏別人的尊嚴。其實,很多人在失去之后才懂得珍惜,但是,已經(jīng)來不及了。這只警犬——大灰,它有著狗的忠誠,更有著狼的英勇和堅韌。正是這一點,讓我不禁佩服大灰!
我們最常見的家禽——狗——人類最忠誠的朋友。狗大約只有十幾年的壽命。十幾年——對于人類才剛剛邁入青春時代;對狼而言正處于風華正茂的輝煌時光;而對于烏龜才只是人生的起跑點,身后還有一條遙遠、漫長的路途。十幾年,對于人們不算什么,但對于狗是一生一世。狗把它的一生都獻給了人類,帶給我們許多歡笑,幫我們減少寂寞……而人類呢?有人把他們當成發(fā)財?shù)墓ぞ?有人只是把它當成臨時的玩偶,想什么時候玩就什么時候玩;只有寥如晨星的人把狗當成一個好朋友,好伙伴,全心全意地去愛它,關(guān)心它,呵護它。
讀完這長篇小說,我不禁憤慨。人類為什么不能和動物朝夕相處?人類并不擁有萬物的掌控權(quán),每一只動物都有它存在的價值。
打開書本,好似自己已身處梁山好漢當中,那驚心動魄的一幕幕不停地在腦海中閃現(xiàn),跌宕起伏的故事化作一縷縷青煙一次次地抨擊著我的胸膛,悲壯憤慨的吶喊化作一陣狂風呼嘯在我的耳邊……
《水滸傳》,我國歷第一部用白話文寫的章回體長篇小說,以農(nóng)民起義為題材,講述了北宋民間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位梁山泊好漢揭竿起義,最后因_人欺負而走向失敗的故事。一百二十回章節(jié),每一章都各有特色,但是那封建王室無能,朝廷眾臣貪婪自私讓人感到憤慨,盡管有志之士有報國之心,可_臣當?shù)?,報國無門。
《水滸傳》,就如同歷史的錄影帶,反映了封建君主的昏聵,梁山好漢的深明大義,這些無一不告誡著后人,改變社會的不只是某些人的行為,而是需要大家一起的團結(jié),同時仿佛也映襯了那一句老話“團結(jié)就是力量”。
書中的眾多英雄,不僅身懷絕技,還有著一顆為國效力的赤誠之心。宋江的忠義雙全,吳用的足智多謀,李逵的淳樸率真,武松的智勇雙全……如此多的仁人志作文/士,卻遭到了_佞小人的陷害和殺害,但他們的精神將會永遠流傳在人們的心中,像芬芳的鮮花,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讓人們在不知不覺間學會了忠誠于勇敢。
提到奉獻,總會讓人不由自主的想起那處處為他人著想的宋江。他是作者塑造的很經(jīng)典的一個人物,他向往光明與和平,敢于抒發(fā)自己的志向與情懷,卻因身處封建社會而無法完成自己遠大的志向,但他卻有著一顆不服輸?shù)男?。為救晁蓋,他甘于奉獻;發(fā)配江州,他不愿放棄;奔上梁山,他兢兢業(yè)業(yè);南北征戰(zhàn),他奮勇殺敵;意外被害,他也義無反顧。宋江的精神,是執(zhí)著的精神,是無畏的精神,是奉獻的精神,是大公無私的愛的精神。作為一名現(xiàn)代人,我們都應該有這樣的精神,用自己的心去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