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角色是通過教育實踐活動實現(xiàn)的。在教育實踐活動中,教師通過與其他角色——主要與學生——互動,建立起一定的關系,發(fā)揮著自己的角色功能。這里就有教師在教育活動中的角色地位問題。下面是小編帶來的有關教師外出聽專家講座心得體會,希望大家喜歡。
更多的教師聽專家講座心得體會內容請點擊下方↓↓↓
10月15至19日,在景東進修學校的組織下,我們分別前往景東民族小學和景東縣小聽課。在這期間我們有幸聽到了很多優(yōu)秀教師的課,不同老師的講課風格和特色深深地吸引了我。從他們身上,我學到了許多新的教學方法,每堂課都體現(xiàn)了新課標的精神和理念。課后我們在小組內展開激烈的評課議課,這使我進一步反思了自己的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下面我就談談在這次活動中的心得體會:
一、教師吃透教材,明確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就能得心應手。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民小的李霞老師和縣小得阿玲老師,他們在備課時對課文內容熟讀成誦,能記住課文里的每一句話。因此她們在教學中不看教材,而是更好地全面關注學生,還把教學目標層層落實。
二、實現(xiàn)了師生角色的轉化。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轉變?yōu)閷W生學習的伙伴,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學生由被動的接受者,轉變?yōu)閷W習的主人,在老師的組織下進行個性化地學習。這些課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學習的方式,這是引導學生學會學習的關鍵。在課堂教學中,把學生的自主學習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學生是否有學習語文的興趣,直接關系到教學質量。那么教師在備課時應充分考慮學生的積極性,創(chuàng)設情景,培養(yǎng)興趣。結合課文內容可展開豐富多彩的活動,如分組討論、比賽朗讀、講小故事,說與課本有分角色表演等。使學生的好奇心、興趣、愛好、求知欲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使他們愿意學,主動地獲取一些知識,教師再善于因勢利導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愉快地學習。
四、要講究課堂上的評價技巧。不論哪個學生提出問題或回答問題后,總是希望得到老師的贊揚與肯定。因此,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老師還要注意課堂上的評價,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善于發(fā)展學生自身的閃光點,以鼓勵為主進行評價。如當學生的回答遠離標準完全不對,或根本無價值時,就可以從他發(fā)言的聲音、說話的口齒、站立的姿勢等其他的方面去鼓勵。對于基礎差的同學,他們在學習中常常處于不參與或被動參與學習的狀態(tài),他們能問解答,那本身就是一種進步。民小的程燕錦老師就做得很好,她總是善于激勵學生,對不同孩子的表現(xiàn)給予不同的鼓勵。如“你真會聽講!”“你真會分析!”“你觀察得多仔細!”等。
通過學習,我深切地感受到了語文教學的魅力所在,要學習的地方太多了,在以后的學習中,需要我不斷地提升自己,努力探索,讓自己能擁有足夠的知識和能力去勝任小學語文教學
童秉綱的科研工作一直到1972年才正式開啟,當時他已經45歲了。幾經起落的他并沒有灰心喪氣,而是以一種更為專注的態(tài)度,埋頭科研,致力于空氣動力學方面的研究。
從1974年起,至上世紀80年代中期,童秉綱先后協(xié)助航天五院、航天二院、航天一院等機構解決了一系列對衛(wèi)星回收艙、導彈動態(tài)穩(wěn)定性導數(shù)的計算方法問題,為我國偵察衛(wèi)星、反導彈、洲際導彈等戰(zhàn)術、戰(zhàn)略導彈的研制提供了理論支持。
1979年,童秉綱以個人之力完成的“衛(wèi)星回收艙(短鈍錐)再入的壓力分布與動導數(shù)計算方法”和“橢圓鈍錐動導數(shù)計算方法研究”兩個項目獲得了國防科委科技成果獎四等獎;1987年,童秉綱關于戰(zhàn)術導彈動導數(shù)計算方法的研究獲得了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二等獎。
1981年,年逾半百的童秉綱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為第一批博士生導師,這意味著他學術生涯延長了10年,可以到70歲再退休。
1984年至1985年,童秉綱獲得了出國訪問的機會,本打算只是出去“見識”一下的他,卻意外地迎來了科研黃金期。
在美國訪問時,童秉綱從加州理工學院的吳耀祖教授處,了解到生物運動力學這一前沿學科分支,回國后便開始了該領域的研究。
他與程健宇、莊禮賢首次提出了模擬魚游三維流動效應的“三維波動板理論”,這一理論被認為是當時該領域最重要的進展之一。
20世紀80年代末,中央批準的“863”高技術計劃中提到要發(fā)展航天技術,希望開展“天地往返系統(tǒng)”的高技術研究,這調動了空氣動力學科研、設計和教學人員的積極性。
1987年,童秉綱提出了在北京成立“空氣動力學科研點”的建議。1988年,空氣動力學實驗室成立。之后,童秉綱在非定常流與渦運動的若干問題和航天器氣動加熱的氣動熱力學等方面都取得了進展。
1990年,童秉綱主編了《非定常流與渦運動》一書,至今,這本教材出版已有20多年,在讀者中仍享有盛譽。
1997年,童秉綱當選為中科院院士。
回顧一生,童秉綱用十六個字進行了總結:逆境很長、服務很多、很晚創(chuàng)業(yè)、小有成就。
他25歲第一次站上講臺,從教數(shù)十年,為教育奉獻了大半人生;
他45歲開始科研之路,卻一路走了數(shù)十年,結下累累碩果。
人生不為自己設限,才能不被時間所困,童秉綱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人生更多的可能性,為后輩樹立了榜樣!
首先,感謝學校領導為我提供這樣一個學習的平臺,讓我有一個互相學習,共同提高的機會。我有幸參加了“全市小學數(shù)學優(yōu)質課競賽活動”,現(xiàn)在我把聽課后的心得體會向老師們作一個匯報。老師們都知道,課堂教學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話題,大家對教材的鉆研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我最深的感受是只有經過認真鉆研挖掘,才能提煉出最巧妙的教學設計,才能上出最精彩最高效的課?,F(xiàn)將自己聽課講課的點滴體會與大家分享。
(一)還數(shù)學課堂安靜 聽完這次競賽活動后,我最大的感受是:這次競賽課跟以往不同,以前的大型公開課在我眼里是熱鬧有加,整堂課如雷貫耳的掌聲、贊揚聲、小組合作討論聲,游戲高興地叫喊聲,真的聲聲入耳,還有那變幻莫測能刺激視覺的課件,一個比一個美,讓我們可望不可即。而這次的課堂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去掉了很多浮躁、形式上的東西。課堂返璞歸真,已經安靜了很多,留給學生安靜思考時間,回歸數(shù)學課堂抽象性或邏輯性。課堂變成了一個師生共同“享受”知識能量,傳遞信息的空間,讓我們真正體會到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樸素與扎實。
(二)課堂教學體現(xiàn)數(shù)學味道 很多老師心里想,數(shù)學課堂肯定體現(xiàn)數(shù)學味道,這還用說。老師們都知道,為了迎合課改的精神,一些公開課,老師為了讓數(shù)學課堂更加充實生動,更加吸引學生,老師在教學中加入大量生活方面知識;為了擴展學生知識面,老師又加入了相關自然科學方面的知識;為了豐富課堂語言,有感情,用著詩意一般語調講課;為了節(jié)省時間,用了大量畫面精致的課件。一節(jié)課下來,涉及的科目很多。學生不知這節(jié)課到底是什么課,數(shù)學課也像,自然科學也像,綜合課也像,最終成了“四不像”。但這次的課堂卻體現(xiàn)了數(shù)學應有的味道,具體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這次講課內容多樣,不像以前公開課那樣多講幾何知識,或講簡單數(shù)學認識。對于一些抽象代數(shù)知識是避之若騖。這次不僅講一些比較抽象知識——有分數(shù)的意義、口算乘法等。二是重視數(shù)學語言表達,教師語言簡潔精煉,言簡意賅,沒有多余的話,最大特點是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語言表達,注意學生語言的嚴謹性。
(三)是獨立思考與小組合作間變化的關系 這次聽課另外一個感受是合作學習是新課改大力倡導的學習方式。為了迎合課改的精神,一些老師把合作學習看成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認為課堂上有了小組合作就有了課改意識,就是一種開放的充滿活力的課堂,把學生獨立思考說成是一種封閉的弧軍備戰(zhàn),是一種傳統(tǒng)的學習方式。于是在課堂上,特別是公開課,任課教師把合作學習到了“隨手拈來”,“動轍合作”的地步,從而忽視了學生的獨立思考。這次競賽課上很好的處理了獨立思考與小組合作間的關系。就是需要討論的地方采取了同桌間互相討論。不需要討論的問題一律強調學生獨立思考。不像以前一節(jié)課鬧哄哄地多次合作、討論。事實上,新課改所倡導的小組合作與學生獨立思考并不是相排斥的,而是相互依存的,只有靈活運用才能發(fā)揮最佳效果。我們不能因為盲從合作學習而丟棄獨立思考,首先應該要求學生獨立思考。一個人如果失去了獨立思考,他還有什么創(chuàng)新呢?
(四) 多媒體的大量運用 最后我簡單地說一說有關多媒體的運用,老師們都知道,數(shù)學課堂上運用課件目的一方面是為了節(jié)省時間,二是直觀形象展示給學生。這次的課件制作水平相當高,而且使用效果好,克服以前課件華而不實的現(xiàn)象,學生的專著力只在課件表面的畫面上,沒有起到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的作用,課件成了擺設。課件是教學的輔助手段,為教學服務,不能主次顛倒。
以上是我這次聽課后的感受??偠灾n堂教學改革走到今天,已經由當初的羽翼未豐逐漸成熟起來,我們感到由衷的欣慰。最后,也祝愿老師們在自己的教學園地這塊實驗田里結出豐碩的果實。
這次教師培訓的資料十分豐富,理論上包括對教學規(guī)章制度、教學常規(guī)、師德、大學教育的常識和特點等諸多方面的系統(tǒng)學習,實踐上包括觀摩有著豐富教學經驗的老教師的教學示范課和新教師的現(xiàn)場教學示范課。透過認真的培訓和自我的學習,獲得了很大的收獲,現(xiàn)將自我的心得體會體會總結如下:
一、對學校的前景充滿了信心,也對自我選取人民教師的職業(yè)無怨無悔。
在這次培訓的開學典禮上,學校領導做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對我們加入到師專這個大家庭表示了熱烈的歡迎,也介紹了學校未來的完美藍圖,并且勉勵我們努力學習,認真工作,完成這次培訓的任務。這些都使我更加對我們學校的前途充滿了信心,也堅定了自我扎根于人民教育事業(yè)、扎根于我們師專這片充滿期望的熱土的信心。
二、認真學習教學規(guī)章制度、常規(guī)和教學方法,做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師。
雖然在來到師專以前,我已經積累了許多的工作經驗,但是做一名人民教師,尤其是一名高校教師,對其中的許多工作規(guī)范和制度還是十分陌生的。教導處的紀勇平處長給我們詳細介紹和講解了我校的相關教學規(guī)章制度、常規(guī)和教學方法,并結合多年來的許多相關事例作為典型范例。這些都使我深受教育和啟發(fā),我認識到要成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同其他的工作部門一樣,同樣有著很多的規(guī)章制度要遵守,同樣要付出艱巨的努力。
我認識到,作為高校教師,要有強烈的工作職責心,務必堅持教學領域的社會主義方向,要以教書育人為己任,要將傳授知識和思想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寓思想品德于教學之中。同時,要嚴格教學規(guī)范和堅守學校的各種教學規(guī)章制度,防止教學事故的發(fā)生,從而確保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
三、認識到高校教學不僅僅是一項工作,更是一門藝術,需要長時光的積累和摸索。
從前作為一名學生,對教師的工作一向十分崇敬,但是對如何才能夠不僅僅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而且能夠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還是缺乏認識的。鄭偉鵬老師以他豐富的教學經驗為我們做了一次生動的報告。他從高校教師的構成、對高校教學概念的認識、教學觀念的轉換、大學課程資料的基本特點、大學教學過程的
基本特點等幾個方面做了全面和深刻的總結。透過聽講和自我的認真體會,使我對高校教師的資料和特點的認識從模糊到清晰、從茫然到豁然,確實感到受益非淺。
5月31日,我非常榮幸的在賀州學院聆聽了來自廣西師范初等教育學院的藍衛(wèi)紅老師,以及來自廣西師院外國語學院院長陸云教授的精彩講座,她們的講課條理清晰、生動有序,時常舉一些事例,使道理深入淺出,滲透人心,我被深深的吸引了,長達兩個小時的講座,聽起來一點累的感覺都沒有,反而覺得是一種享受。通過學習,我領悟了一些有助于教育教學工作的方法與技巧,理論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更使我感受頗多。
一、英語課堂要善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影響人本身獲得知識、發(fā)展能力的一個重要因素??鬃釉缭趦汕Ф嗄昵熬驼f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敝挥袑τ⒄Z產生學習興趣,才能在輕松、愉快中學好英語。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興趣特點,合理組織課堂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真正在快樂中學習英語。我認為首先老師要有良好的情緒。課堂上,教師的情緒對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有很大的影響。教師良好的情緒能夠感染和引導學生。這不僅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自信心,有利于建立民主、平等、友好的師生關系;更有利于營造愉悅、和諧的學習氛圍。其次,老師要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活躍課堂氣氛,寓知識于娛樂中,進行愉快教學。
二、營造“真實的”、“生活化”的言語環(huán)境,讓學生有話可說。
在這次講座中,兩位專家都提到英語課堂要貼近學生的生活,既要在英語課堂中設法營造“真實的”、“生活化”的言語環(huán)境。所謂“生活化”,不是要把英語課堂搬到社會,而是把生活中的某些要素“引入”課堂,從而實現(xiàn)課堂內與課堂外的溝通,變課堂為言語交際的場景和處所?!吧罨钡膶嵺`活動有購物、采訪、自我介紹、游戲(如猜謎、競賽)、問路、新聞廣播等等。 “生活化”的教學環(huán)境設計,使英語課堂教學具有了真實的言語交際性質,其效果不僅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教學氣氛,更主要的是它能夠使學生產生真實的“言語體驗”,這種“言語體驗”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能力、塑造學生整體人格的切實途徑。
三、英語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英語水平。
“要給學生一滴水,我們就要有一桶水?!边@也是對教師的基本要求。作為一名小學英語教師,小學生剛剛開始學英語,所以教師英語的水平是非常關鍵的。如果自己的語音語調都說不好,那豈不是誤人子弟?所以我必須努力提高自身的英語專業(yè)水平,堅持每天說英語,做到多讀、多聽、多寫、多練。
聽完講座,收獲很多,感悟也很多,但我們要做的更多,那些渴望求知的孜孜學子們都在等待著我們給他們注入新鮮的血液,所以,我們要把學到的東西附注于行動,不斷探索,刻苦鉆研,在深刻理解教材的基礎上,把教材教好,培養(yǎng)出適應改革開放,會使用英語的各種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