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悅讀先生。
還記得《快樂星球》那個活潑可愛的女孩“冰檸檬”嗎?
當年,冰檸檬古靈精怪的樣子,成了多少人童年的回憶。
乖巧懂事的張兆藝,不僅劇中招人喜愛,收獲了一大波粉絲。在私下,也非常受同組人員的寵愛。
令人想不到的是,戲里的她,天真快樂。
戲外的她,竟從小到大都飽受家暴折磨。甚至即使她有了家庭,如今已為人母,也依然無法擺脫原生家庭的陰影。
就在不久前,張兆藝發(fā)文控訴自己慘遭家暴,一時間引發(fā)眾人熱議。
短短幾句話,滿是心酸和苦楚:
沒事的年輕人
沒人知道你的痛苦
逃跑就好了
不用再被挨打了
不用在每天都聽到指責了
不是你的錯
……
張兆藝還曬出一張受傷的照片:臉色蒼白,鼻子受傷,雙眼無神。
看到這樣的畫面,眾人都大吃一驚。
張兆藝的發(fā)文中也透露了,自己從小就生活在指責中,經(jīng)常挨打,早已成習慣。如今,小時候總護著自己的姥姥已經(jīng)不在了,爸爸也逃離了這個家。
網(wǎng)友們十分關心張兆藝的情況。
之后,張兆藝也在評論里,向大家解釋了自己挨打的原因。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她慘遭暴打,竟是因為:
“扔了個壞了的架子,就直接砸來一個板凳在臉上”。
而實施暴力的人,正是她的母親。
對此,網(wǎng)友們都表示不敢相信:
“天哪,我覺得你的性格這么好,肯定家庭和諧,沒想到,太可惡了吧”。
從張兆藝的回復可以得知,
看似幸福美滿的家庭,實則早已傷痕累累。
《快樂星球》同劇組的“老頑童”扮演者趙克明,曾這樣評價張兆藝在劇組的表現(xiàn)。
“我從來沒有見過那么乖巧的小孩,她就像個大人一樣,不哭不鬧。”
別的小朋友拍攝累了,都會忍不住抱怨。
明明是組里年齡最小的一個,卻從不說話,只是靜靜的坐在一旁。
原來,這樣的“乖巧聽話”,是在“動不動就挨打”的家庭環(huán)境下,練成的。
仔細翻看張兆藝過往提及媽媽的微博,不難發(fā)現(xiàn):即使長大了,媽媽對她的控制欲也很強。
穿鞋子,紋眉毛,運動健身,投資理財......
大事小事,都需要顧及媽媽的感受。
想想都覺得,細思極恐。
和張兆藝的母親一樣,許多父母的控制欲都很強,
總喜歡用“打是疼,罵是愛”的理由,說服自己和孩子。
甚至,十分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觀念。
可這樣的做法,真的好嗎?
知名女星陳喬恩曾自曝,自己就有從小被媽媽“虐待”的經(jīng)歷。
陳喬恩的媽媽35歲出去工作,家里三個小孩,都靠著她養(yǎng)活。
她的育兒方式,簡答粗暴:不聽話,就打。
陳喬恩不止一次在節(jié)目中公開過,自己對母親的害怕。
“我的媽媽非常地兇,她常常呼我巴掌!”
每每提及童年的遭遇,她的表情瞬間就不自在,似乎說完這句話,媽媽的巴掌就會落下來。
因為我怕我媽隨時會打我。
因為從小被打的經(jīng)歷,以至于她長大后,也不知,該如何與媽媽溝通交流。
我不知道應該要怎么跟她講話。
童年的被打經(jīng)歷,讓她始終無法釋懷。
很多父母可能會覺得,孩子打一下就會更聽話,沒什么大事。
真相卻是:打罵教育,永遠只有打罵,而沒有教育。
這不僅會對孩子造成身體上的傷害,長期的打罵,還會讓孩子留下心理陰影,更嚴重的,甚至會伴隨一輩子。
曾經(jīng)看過這樣一個新聞報道。
內(nèi)蒙古一男子因?qū)櫸锕泛透赣H發(fā)生爭執(zhí),擊打頭部數(shù)下后死亡。
據(jù)了解,賈某養(yǎng)了一條寵物狗,可父親卻不喜歡兒子養(yǎng)狗。
覺得養(yǎng)狗不僅要花錢,狗狗還掉毛,到處抓咬,搞得家里不得安寧。
某天晚上,兒子回家發(fā)現(xiàn)父親,對自己的寵物狗又打又罵。
兒子氣不過,就和父親爭吵了起來。
兩人愈吵愈氣憤,父親直接動手就抽打兒子。
抄起皮帶,用帶有金屬的一端,就朝向兒子的頸部和后背擊打。
61歲的老父親,兒子也三十好幾了,打起來卻一點也不留情面。
不知是習慣了挨打,兒子始終沒有還手。
可情緒越來越激動的他,卻作出了令人驚恐的舉動。
他隨手拿起玻璃杯和煙灰缸,就往自己腦袋上砸。
頓時,鮮血直流。
賈某被緊急送往醫(yī)院搶救,可最終,還是沒能挽救過來。
自此,父親陷入了深深的自責中。
如果有機會,他再也不會阻止兒子,更不會再打兒子了。
人生,沒有如果。
悲劇的發(fā)生,令人嘆息。
可網(wǎng)友的評論,卻道出了背后更可怕的一幕:
焉知父子倆平時的相處方式如何?
兒子的自殘行為,也可能是情緒到了崩潰的邊緣?
寵物狗只是個導火線,父親的教育方式和極大的控制欲,才令人后怕。
蒙臺梭利說:光愛孩子是不夠的,還必須讓他們感受到愛。
許多父母,嘴上說著“我們是為你好”。
可事實上,父母控制欲過強,才是孩子最大的災難。
而那些所謂的“不打不成器”,不過是變相的為“虐待”找理由。
很喜歡畢淑敏所說的一句話:
真正的愛不是控制,而是成全。
每一個孩子,都應該得到尊重和自由。
打和罵,只會讓孩子的內(nèi)心,變得焦慮,進而感到無奈、麻木、憤怒和窒息。
正如張兆藝所說,每個家長可能都會有控制欲,
但還是要學會好好說話,好好溝通,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別人。
畢竟,誰不羨慕身邊那些,父母都是溫柔以待自己孩子的人呢。
點亮“在看”,愿每個孩子的成長,都能健康快樂和自由。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