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家長育兒心得體會

| 麗麗21147

  要培養(yǎng)孩子的危機意識,不可大手大腳花錢。學會預留一些錢以備不時之需,例如:一部分錢用于看病;一部分錢用于理財投資;一部分錢用于生活零花錢;孩子從小不僅懂得節(jié)約用錢,也學會合理理財,讓財富逐漸積累,接下來小編在這里給大家?guī)碛齼盒牡?,希望對你有所幫?

  育兒心得1

  家有三歲小孩,父母要注意

  有多少人記得三歲時的事情?我反正是一點都不記得?,F(xiàn)實中“三歲小孩”有時還用來被用來罵人,意在表示不滿和蔑視,暗示你不懂事、幼稚可笑。三歲真的是一個什么都不懂,可笑的年齡?

  不,心理學家告訴我們?nèi)龤q孩子的心理記憶會伴隨一生,影響深遠。中國古話“三歲看大,七歲看小”為什么是三歲和七歲?不是其他的年齡?意思是說,小孩子三歲時候的脾氣稟性,可以預測他老年時的心理、行為表現(xiàn);而他在七歲左右的行為特點,可以預測他在童年期(從7~8歲到11~12歲)時的行為特點。這句民諺非常符合發(fā)展心理學的原理,是我國人民集幾千年的經(jīng)驗總結(jié)出來的一條規(guī)律。

  就說說三歲小孩吧。三歲的小孩子智力有限,家長所教的,不論屬于消極還是屬于積極,他們都會完全接受,還以為這些教導都是正確的。一般人后來的經(jīng)歷,都根據(jù)他們?nèi)龤q時的教導展開,而且家長怎樣對待三歲大時的他,一起感悟人生他也會怎樣對待他將來的小孩,甚至同樣對待長大后的自己。

  如果我們把一個三歲大的小孩放在房間中央,然后幾個人一起大聲地罵他,說他很蠢,說他做什么都做得不對,命令要他做這樣,命令他別做那樣,罵他把地方弄臟了,或者再打他幾下-----這樣會使這個小孩非常驚恐,他的可能反應就是靜靜的瑟縮在一角,什么也不敢說,什么也不敢做。這就是打罵小孩子、不愛小孩子的結(jié)果,于是這樣下去,我們永遠都不會知道這小孩蘊藏的天分和內(nèi)在的潛力。

  但是,假如我們同這個小孩和善地說話,告訴他我們怎樣地愛他,怎樣地關心他,怎樣地喜愛他的樣貌、喜愛他的聰明、喜愛他的能干,更對他說在他學做什么事的時候是可以犯錯的,無論他發(fā)生了什么事,我們都會站在他的一邊……這樣一來,這個小孩所發(fā)揮的潛力,一定會令我們大大的震驚!

  奧地利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為3~6歲這個階段是一個動蕩不安的時期,我們都知道,孩子到3歲時會突然發(fā)生很大變化,有些孩子變得非常不聽話,固執(zhí),任性,有的孩子情緒突然變得很不穩(wěn)定,在3~4歲的孩子中,男孩的戀母情結(jié)和女孩的戀父情結(jié)表現(xiàn)相當普遍。而在此之前,這些特征就不明顯,在此之后,這些特征又慢慢消失了。所以在心理學界,人們把3歲左右稱為一個關鍵時期。

  三歲的小孩開始產(chǎn)生了自我意識,意識到,"我"是和別人不一樣的,"我"可以自己干事情,可以控制事物,可以獨立地吃飯、拿取東西,也可以對事情作出基本的判斷了。例如,他們知道,剛從火爐上端下來的鍋是碰不得的;到了黑暗的地方,只要一按開關,燈就能亮;夠不到的時候,還會找小凳子幫忙;他們?nèi)绻柿耍軌蜃约菏褂蔑嬎畽C倒水喝;餓了,會從家里放食品的地方找出自己愛吃的東西充饑;晚上躺在床上,他們會要求家長給自己講個故事再睡覺,等等。

  三歲的小孩內(nèi)心最渴望被大人肯定。需要大人的愛,需要得到別人的贊賞。

  假如你的父母在你童年時從來都沒有贊許過你,那你便不知道怎樣贊許自己,而且可能會認為自己“真的”一無是處,完全不值得被贊許。

  有些大人常常罵小孩子:“這全是你的錯!”像這樣子的經(jīng)常責罵,會弄的小孩子時時不安,不論發(fā)生什么事情,都以為是他的錯,以致到長大以后,也是如此,成為一個畏縮而不敢有所作為的人。

  有些人因為自小養(yǎng)成恐懼心,面對陌生總是小心翼翼、戰(zhàn)戰(zhàn)兢兢,要知道風險和機遇并存,于是他們常與機遇失之交臂。在遇到挫折和失敗的時候,更容易陷進責備自己、憎恨自己的情緒中,把真正該解決的問題丟棄一邊,本來有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因為過于懊惱自責而減弱。

  如果家里三歲小孩子在你的面前很害怕很拘謹,你會怎樣待他?你是否對他發(fā)怒?訓斥一頓?還是伸出雙手安慰他,使他感到安全?告訴他你愛他。一個充滿害怕的小孩,需要的不是責備,而是安慰。每一個小孩子都怕人家看他不順眼——被輕視的感覺是很不好受的,而他們長大成人之后,也同樣害怕被人輕視、被人責備。

  家長可能覺得自己太忙太沒有時間,不知道怎樣好好來安慰孩子,但這并不是借口,咱們是成年人這樣做豈不是無情、太令人傷心嗎?小時缺失的安全感,會讓孩子用余生來償還。三歲小孩只有在得到了愛和贊賞以后,才有可能發(fā)展出他們最高的潛力。

  就像不同的植物需要的陽光和水分不同,不同的孩子需要的教育也不同。你把喜陰植物放在陽光下曬,給耐旱植物一天三遍地澆水,植物肯定長不好。養(yǎng)孩子也同理。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氣質(zhì)和成長速度,都是獨一無二的。家長先要明白孩子的特點和性格,在養(yǎng)育過程中有針對性地讓孩子揚長避短。

  不要指望孩子總是按父母說的做。孩子通常比較沖動,甚至愛吵鬧,因為他們還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所以,寶寶要學習自我控制,這需要時間。

  不要用力打或搖你的寶寶,研究表明,這會對寶寶產(chǎn)生永久的負面影響,讓他感到害怕、羞辱或生氣,甚至教會他使用暴力。

  不是每個家長都有一個美好童年,也需要面對自身的心理問題,但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你的堅強勇敢孩子能看到、學習到。

  家長也會感到疲倦、憤怒、沮喪,這個時候可以對孩子說出來,讓孩子學著分擔,他們都是小人精,一兩句話就能讓父母開懷。這個過程也加深了你們的感情。能幫大人解決問題增加了他們的信心,讓他們不再害怕

  育兒心得2

  帶孩子一起去了解世界

  了解世界對人充滿誘惑,對于孩子更是,他們渴望了解世界,到處走走。因為他們還沒有自我保護的能力,父母還需陪同他們,這個過程是親子的好時機。網(wǎng)站或公眾號上在散揚著旅行的意義,專家和名人也用自身經(jīng)驗表達旅行的觀點,于是很多人沒有做更多的思考,照著觀點去實行,跟風出游,至于效果就不得而知了。我見過太多放假之前計劃帶孩子去哪里玩,然后假日中密集地發(fā)朋友圈,各種曬,有位同事7天帶孩子逛了歐洲數(shù)個國家。

  也會在旅行中聽到陌生家長埋怨:“我放假都出來陪你玩,給你花這么多錢,你還不聽話,還到處亂看!”如果你是為了孩子去旅行,就不要說這些話,不妨聽聽孩子的心聲。孩子可能在任何時間停下來,耽誤你的行程安排,你可能會責怪孩子慢。一整天累得快散架,可孩子精神抖擻,還對你問這問那,你責備孩子煩人??筛改競兪欠襁€記得帶孩子旅行的最大意義,不是路途的風景,而是你們的好狀態(tài)和陪伴心。

  父母的陪同是不等同于花錢、親自開車、照顧孩子的衣食住行,認同出門不能受罪,盡全力讓孩子感到舒適。帶著孩子旅行確實累,但去哪都坐著看的旅行又有什么意義?我看到逛動物園都要坐電瓶車的父母,孩子哪里有那么嬌弱,他們適應能力強著呢!走著,看著,遇到好玩的就停下來,父母別抱著“好不容易來一次,得都看完”,這么催著趕著,還不如在家看動物世界。

  其實0-6歲的孩子并不知道什么是風景名勝,小區(qū)里的花園也可以很好玩;下雨天往水坑扔石頭子,或者踩水也可讓孩子們玩得起勁的;公園里的沙坑在他們眼中和三亞的海灘差不多;甚至他們輕易就被景區(qū)的工藝品所吸引,你覺得貴又或者覺得家里有很多同款沒買,可孩子只記得不開心,回家好幾天還惦記那些工藝品,你看著孩子的樣子也很惱火,這對于孩子成長來說,這就是消耗沒用的能量.......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而不在乎去哪里。小區(qū),農(nóng)村,野地都可以讓他們開心起來,家長要帶領孩子去發(fā)現(xiàn)世界。太多的外界刺激不見得就有多好,這也是培養(yǎng)孩子專注力的階段,也很容易沉醉在自己世界里。我看到過一個小男孩玩一個木棍,說是樹杈更準確些,大人覺得一根破棍有什么好玩的,可他能玩出很多花樣,它是他手中的“如意金箍棒”。

  6歲之后的孩子身體已經(jīng)打好了基礎,精神狀態(tài)飽滿,可以到更遠的自然界去體驗,不再滿足于想象。如果是正常的孩子,能和父母能和父母很好地溝通,能告訴父母喜歡什么,喜愛什么,想要什么。

  如果你打定注意帶孩子去旅行了,不惜請假,花錢訂票,提前做路書,別忘了聽聽孩子的心聲。不要假借“我為你好”之名,替孩子做決定,也不要孩子說啥是啥,做決定的時候全家都參與,溝通之后再做計劃。尊重不光是嘴上說說,還需要家長切身實際行動。旅行不僅讓孩子成長,也能讓我們大人成長。

  生活在臺灣的葉麗萍一家人進行了8年的環(huán)球旅行,出發(fā)時他們的孩子(悅彤)只有2歲,回來已經(jīng)10歲,并著書《我家住在大海上》。例子有些極端,不建議模仿,但我想說這個決定讓他們一家在旅行中治愈了,成長了??赡苣芙o我們一些啟示。

  開始看書的時候我覺得父母好殘忍,孩子這么小,跟著他們旅途顛簸,而且一去8年,錯過了學校教育,真的好嗎?對孩子沒有影響嗎?

  書中講到住在船上遠不如家里溫暖而穩(wěn)定,飯菜也不是那么合口,床鋪也不會有臺北家里舒適。這都是對孩子的挑戰(zhàn),克服暈船花了悅彤一些時間,還要面對沒有同齡一起玩耍的孤獨。但孩子的堅強和韌性超出我的想象。到最后那些年她甚至學會了從各種困難中享受生活,童心的快樂總是那么純粹。她說喜歡在海里游泳,喜歡趴在床邊靜靜地看英文童話書。同時,她把大自然中的每一個動物都當做自己的朋友,還會和它們講話,內(nèi)心的憐憫心讓她憎惡那些殺害動物的人。

  她將星空大海當做課堂,從星座的變化和潮水的漲落中學習天文;在途中遇到的各類動植物,也讓她學會了課堂教不了的知識。短暫的陸地停留,她交到了來自不同地域和文化的朋友,鍛煉了語言能力,和他們書信聯(lián)絡,寫作能力也無形中提高了。在這個過程中,小悅彤并不是像一般孩子那樣在學校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好奇而主動地探求生活中的為什么。她好奇不同地域人們的生活,也主動去了解,同時也提高了社交能力。有了這種學習的主動性,她能夠主動和不認識的小朋友玩耍,融入他們中間去,她的豐富的地理、自然知識讓她變得自信,也受到朋友們的歡迎。她并沒想象中的自我封閉,樂觀開朗對世界保持好奇。這一切離不開父母的言傳身教。

  在這漫長的環(huán)球旅行中,暴風雨、海盜、暗流、還有淺灘都是家常便飯,葉麗萍和老公要時刻警惕著危險的發(fā)生,保護全家人的安全。到了深夜,他們輪流值班,時刻警惕著前方的危險。一次當一艘輪船沖向小帆船時,兩人必須一起努力調(diào)整帆的朝向,才避免了危險的發(fā)生。面對來自大自然的危險,兩個人必須共同攜手來應對。這種互相的依賴性反而幫助二人恢復了非常和諧的夫妻關系。這種夫妻之間的配合,也治愈了她老公持續(xù)多年的抑郁癥。

  旅行并不意味著放棄生活和家庭,它意味著家長和孩子走向了更大的一個教室。葉麗萍透露每月的航行費用大概合人民幣6000多元,這對有些人來說并不是一筆巨款,即使能支付這筆款項,大多數(shù)人也不會做出這種的選擇。我也不鼓勵大家都像他們一家那樣去體驗世界,因為每家都有各自的情況。但可以和寶貝一起閱讀他們的書《我家住在大海上》,分享作者的經(jīng)歷,學著為人父母的智慧,還能增加你們實現(xiàn)夢想的勇氣。

  要說了解世界就必須環(huán)球游,出國游,我非常不同意。旅行的意義在于你和孩子的共同經(jīng)歷。走馬觀花似的觀賞,你和孩子沒有互動,是最差的旅行。不用那么頻繁地旅游,定好計劃多長時間一次也可以,主要是你和孩子到不同的環(huán)境看到、聽到、感受和自己生活的一樣和不一樣,去適應各種不同的交通工具,在陌生喧鬧的人群中鼓起勇氣去聽去看去感受,本身就是一種成長。

  很多家長確實很忙,忙于個人事業(yè),忙著生存,但這并不是忽視了親子關系的借口。孩子們不需要那么多物質(zhì)需求,精神層面的需求對他們一樣重要。父母每天擠出幾個小時的共同玩耍時間,也足以滿足孩子對家庭的精神需求。同時在玩耍的過程中,還能教會孩子主動地尋求問題的答案,怎么去解讀這個的世界。何樂不為呢?

  育兒心得3

  做一個不焦慮、快樂的媽媽

  現(xiàn)在這個社會,這個時代,選擇做媽媽需要勇氣,舍棄很多,付出很多。但她們常被家人誤解,甚至是孩子也不理解。有文章教媽媽做如何做一個合格的媽媽?媽媽優(yōu)秀孩子將來才優(yōu)秀。但這些文章過于將媽媽完美化,沒有十全十美的媽媽,媽媽們也不需用各種各樣的標準來要求自己,折磨自己。做好自己能力所及的事情,調(diào)整自己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不焦慮的媽媽才能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焦慮源于對自己的過高要求,而實際能力達不到。因此常陷于焦慮之中。幼兒園的家長群,學校的家長群,有一種常態(tài):是焦慮,也叫發(fā)愁。有啥樣的孩子媽媽都愁。

  孩子吃的少愁;吃的多也愁;學霸愁;學渣愁;不霸不渣的也愁;孩子性格好,愁學習;孩子學習好,愁身體;孩子身體好,愁孩子他爸不陪孩子……

  從來不發(fā)愁的媽媽真的很少見。焦慮的根本原因是恐懼。怕什么?怕孩子不如人家孩子?也許。更多的是怕當媽的做錯了什么或者錯過了什么,讓孩子沒有好的未來。而這個未來,在現(xiàn)實生活里的主要代名詞就是升學和就業(yè)。

  女兒今年就上一年級了,很多家長都在為孩子上學的事情忙活,有去市里就讀的,也有去縣城重點讀書的,也有花高價學費上私立的。我和閨女爸爸一商量就讓孩子就近入學好了,有人知道了就勸我們別把孩子耽誤了,好像我們是不負責任的家長。

  閨女的伯伯在區(qū)中學教書,他跟我們說過一些關于孩子讀書的事。小學時期最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習慣和閱讀習慣,不要讓孩子厭學。比如說:孩子上哪個小學。到了高中畢業(yè)的時候去看,這個事兒的區(qū)別真沒那么大。而因為各種考試在小學階段就最先被放棄的“讀課外書”到了高中階段甚至大學階段,就意義重大。哪怕是在應付英語標準化考試的時候,閱讀理解力強的孩子通常都不是靠老師培訓出來的,而是靠之前大量的閱讀累積出來的。

  到了身為父母的年齡,對于這段的話深有理解,親身經(jīng)歷過各種考試,耳濡目染同學的成功失敗。別人的成功也許很難學習復制,但知道有哪些坑,讓自家孩子小心一點不要掉進去還是比較容易做到的。而且,從更長的一個時間緯度去看孩子的成長和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有很多當時看著重要的事情到最后的時候就完全沒有影響了,反而在當時看著應該放棄的事情,在更長遠的時間段來看更有意義。

  我選擇放棄工作,做全職媽媽,是為了能和孩子一同成長,共同學習一次。

  人類恐懼的來源多半是因為不可知。身為父母,因為對孩子不可知的未來充滿恐懼進而焦慮不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兒。而要消除焦慮,就試試把不可知變成可知,哪怕只是一部分。

  先想一下,我的孩子最糟會是個什么狀況?也就是在我目前的家庭狀況下,如果對孩子的成長完全不加干涉或者管理,有可能把孩子養(yǎng)成什么樣?

  預測未來狀況時,先把事情有可能最糟糕的結(jié)果列出來,然后再想想,能否承受這個結(jié)果,如果這個結(jié)果出現(xiàn)了,我還能做些什么。

  當然不論怎樣,都是做最壞的打算,但向著最好的方向努力,我可沒有就此決定真得對孩子不聞不問。

  媽媽們大部分的焦慮集中體現(xiàn)在各個升學階段,從幼兒園到小學,然后是小升初、初升高、考大學??纪甏髮W后媽媽們的焦慮一般就降低到一個可以容忍的程度。

  最重要的是,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的孩子必須進最頂級的大學,正常的學校,正常的教育就可以。關鍵是我要在孩子一生中扮演什么角色?做孩子的陪伴感悟者,是各種親子關系中,關系最長久,沖突最少的。想明白這點,我就真得釋然了。在孩子需要的時候陪著他慢慢走,碰到問題解決問題就是了。

  用這三步消除對孩子不必要的焦慮:

  1. 設定孩子未來最糟狀況,看是否能接受;

  2. 確認對孩子未來的主要預期以及可實施性;

  3. 明確自己在孩子成長中的定位是陪伴者(注意區(qū)別陪伴者和控制者)。

  做了這些之后,是不是感覺不那么容易焦慮了?很多的選擇都不用做了。突然間看到了幾十年后的幸福。

  一個朋友對我感慨,一個活得不快樂的母親會給孩子多大的壓力?看到整日愁眉苦臉的媽媽,自己都害怕結(jié)婚和做媽媽了。還有一位媽媽是無私奉獻型,省吃儉用了一輩子,就為了給子女多留點遺產(chǎn)。在好友的回憶里,媽媽沒有展顏享用過一餐飯,一件好衣物。因此她立下決心在自己為人父母后,不走媽媽生活的老路子。一定要舍得給自己花錢,去吃些好的買些好的來穿來用,到處走走玩玩,讓自己活得開心些。。。。

  還有一個朋友的媽媽是個永遠把自己放在第一位的快樂媽媽,她對自己的媽媽充滿感謝。因為永遠看到的是一位快快樂樂追求自己生活目標的媽媽,我從來都不像同齡人那樣怕老。

  一個為孩子犧牲太多的媽媽,不會有多余的精力去開拓自己的世界,不由自主地將未實現(xiàn)的夢想寄托在孩子身上,一旦孩子達不到她們的期望便會焦慮,失望和生氣,給孩子造成成長的負擔。你的角色不僅僅是母親,你沒必要犧牲一切。你得明白,你的角色除了母親,還有女人、生活熱愛者、妻子等等。你先要尊重你自己。你還應該熱愛點什么追求點什么。你的熱愛,對新東西的好奇,和知識的汲取,讓你能成為一個更好的人,以及更好的母親。

  雖然做了全職媽媽,但你依然可以有自己的朋友圈,自己的興趣,自己的追求?;畹每鞓纷孕?,是給孩子做的最好榜樣

  育兒心得4

  如何讓孩子發(fā)自內(nèi)心地積極主動寫作業(yè)?

  有文章稱:不能激發(fā)孩子學習源動力的教育都不是成功的教育。也就是說孩子只有由內(nèi)而外真心地愛學習,才能有更長久的學習動力,那么這樣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稍鯓幼尯⒆訌膬?nèi)心發(fā)出這樣源動力呢?

  家里有小學生的爸媽一定對陪寫作業(yè)深有同感,每天催促孩子寫作業(yè)勞心勞力,練成了很多咆哮媽、暴躁爸。孩子不但沒有因此愛上學習,還對爸媽產(chǎn)生厭煩。這樣的爸媽不妨試試將催促孩子寫作業(yè)的時間換成與孩子一起閱讀,在你們一同閱讀的時間里孩子對學習反而變得不那么反感,學習的主動性也會相應地提高。如果回家家務事太多可以在孩子睡前一起閱讀5分鐘,讓閱讀變得有趣味。

  當孩子一放學回家,家長就急著問:作業(yè)寫完了嗎?沒寫完趕緊去寫!又玩,寫完作業(yè)了嗎?.....殊不知孩子上了一天學,需要家長的關愛與交流。家長嘴上的愛,此時顯得多么蒼白無力,與其總是冷冰冰地那幾句話,不如問問孩子:你今天在學校過得怎么樣?我想聽你說說學校的事?累不累?需要休息一下再寫作業(yè)也不急的......孩子從父母的語言中體會到對自己的關愛,自然不會那么抵觸學習。為“愛”而做的努力才是發(fā)自內(nèi)心,最有活力的。

  如果換成大人,累了一天下班回到家,想休息一會兒。這時愛人不關心你反而直接問:“飯做好了嗎?怎么還不做飯啊?”試想你的心情又會如何。你要不生著悶氣去做飯,要不和對方吵一架,發(fā)泄情緒。孩子也是這樣,大人催問逼寫作業(yè)只讓他們更討厭寫作業(yè),厭煩上學校。請父母記?。汉⒆硬皇菍W習機器,他們有血有肉有感情,他們最怕不被理解,不被真愛!

  相反當你身心疲憊回到家,不太想做飯。對方關心地問:“今天工作怎么樣?看你好像累了,別做飯了吧。咱們出去吃,反正好久沒全家一起出門了。這樣的話讓內(nèi)心的疲憊一下減少了,甚至變得愉快,全家一起出門吃飯,或者你干脆說:“別出去吃了,我來做吧”當我們被人理解被人關愛的時候,是最愿意付出努力為關愛和理解自己的人的。

  與其關心孩子飛得高不高,不如問問孩子飛得累不累。當家長真愛孩子的時候,孩子會對自己有要求;當孩子對自己沒有要求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這個孩子不是生活在缺愛中,就是生活在溺愛中。

  當你的孩子出現(xiàn)不愛寫作業(yè)問題,家長應該首先反思自己。

  當孩子做作業(yè)時,你在一旁看書(不是在玩手機看電腦),不打擾他們,孩子有不懂的時候能及時問你。最好每天都安排全家人在一起學習看書的時間。關掉電視,放下手機,用于全家人安靜地學習和工作。這種氛圍有助于孩子靜下心來寫作業(yè)。孩子模仿大人的行為模式,是他最直接的學習方式。

  孩子寫不完,家長也無需焦急。告訴孩子:寫作業(yè)是你自己的事情,你得負責?,F(xiàn)在到了睡覺時間,沒寫完也不要寫了,明天自己去學校跟老師說吧。家長感悟越把家庭作業(yè)當成自己的職責,孩子們就越不會將其看成是自己的事情,越不想承擔起這份責任。家庭作業(yè)是孩子的責任,當你不停嘮叨的時候,家庭作業(yè)就變成了你的責任。

  當你下決心解決孩子不好好寫作業(yè)的習慣,先觀察孩子一周時間,看看孩子到底在哪個環(huán)節(jié)有問題。然后和孩子一起坐下來,聊聊你發(fā)現(xiàn)的問題,用好奇的語氣問問孩子,他對自己出現(xiàn)的問題是怎么想的。這個時候你要拋棄對問題的預設和猜想,傾聽孩子的想法與感受,做到只聽不評價;和孩子一起探討,怎么做才能積極有效地完成作業(yè),期望父母給他什么樣的幫助,是否需要父母陪伴,然后一起定下一個目標。而不是父母提要求,孩子必須做到。

  允許孩子有不同的學習風格。有的孩子手里搓著橡皮會更有靈感;有的孩子喜歡邊聽音樂邊寫;有的時候需要安靜的環(huán)境些作業(yè);有的擅于語文,做數(shù)學時會感到困難,需要父母的幫助;有的喜歡數(shù)學,而厭煩抄寫,那么家長就要定量,不要做額外抄寫任務,讓孩子多閱讀培養(yǎng)興趣。

  有意識培養(yǎng)孩子的作業(yè)習慣,但務必注意,在孩子沒形成習慣之前,事情可能會變得更糟糕,他們可能忘記作業(yè),或者花更長的時間。家長需要做到不嘮叨,不提醒,不解救,不職責,不發(fā)火。僅僅在需要的時候提供幫助。給孩子充分的尊重與支持,而不是從孩子手中奪過寫作業(yè)的權(quán)利。

  孩子發(fā)自內(nèi)心地積極主動學習的源動力是愛,是尊重和理解。在他的世界里,他明白了努力學習能讓自己走的更遠。

  對于家長們來說,要知道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無需用固定模式將他們塑造成固定的樣子。把童年還給孩子,童年不該是一場賽跑,更應該是一場旅行,邊走邊看邊悟


2020家長育兒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1.育兒心得體會

2.2020第一次線上學習心得體會500字5篇

3.2020《愛的教育》讀后感心得優(yōu)秀范文3篇

4.國家安全教育活動學習心得2020【5篇】

5.2020疫情線上上課心得體會最新大全5篇

6.2020疫情期間學習心得以及感悟3篇

7.幼兒園安全教育心得體會范文2020

8.國家安全教育活動學習心得2020【5篇】

9.2020暑假教師培訓學習心得體會5篇精選

10.2020開車安全教育心得優(yōu)秀范文

6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