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未來教育心得體會范文(精選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社會發(fā)展太快了,在生活變得越來越便捷的同時,壓力也越來越大。父母都希望給孩子最好的教育,都希望孩子能贏在起跑線上,都希望孩子能為將來打好基礎。為此,初為人父人母的我們,也讀了很多育兒的書籍。但是,慢慢發(fā)現,可能方向錯了,至少是越來越困惑了。
是素質教育,還是應試教育?是該多學幾樣愛好,還是多做幾套模擬題?是快樂重要還是考分重要?上不了好的幼兒園,就進不了好小學,進不了好中學,考不上好大學,沒有好工作,憂慮、恐慌、無助......
讀《教育未來簡史》,其中有些說法,很有啟發(fā)意義。摘錄如下,慢慢琢磨:
你不能用昨天的課程來教今天的`孩子,卻又期望他們?yōu)槊魈熳龊脺蕚洹?/p>
教育者需面向未來;終身學習;是學習的引導者,而非講臺上的權威;是通才;探索是學習,讓學習具有現實意義;拓寬課程的視野;對學生思維水平的全面評價。
為未來做好準備,需要的能力:
一、內省能力;
二、人際交往能力;
三、解決問題能力;
四、協(xié)作能力;
五、信息分析能力;
六、信息溝通能力;
七、創(chuàng)造能力;
八、全球意識。
一部電視劇,是不是告訴你結尾,你就沒有興趣看了。那么,填鴨式的教學,是不是讓孩子們也失去了興趣。你只要求他記住,考試時能條件反射的填出答案。離開學校,離開書本、老師和考試,他就無所適從,不知道該干什么,也不知道能干什么。在離開學校前,學生需要建立起什么樣的思維模式和能力?
筆記讀書是一種美的享受,是心靈的舒展,與枯燥而又嚴肅的理論相比,我更加喜歡看風趣、生動但又不失教育意義的書籍,例如《告訴孩子你真棒》、《美國小學教育》、《窗邊的小豆豆》等,最近在看《教育照亮未來》這本書,讀著讀著,我仿佛回到了自己的課堂,耳邊想起了自己的聲音,同時也開始思考作為老師,我們應該怎樣照亮孩子,指引他們前行的道路?
閱讀的時候,腦海中浮現出以前曾出現過的場景:十歲的孩子無意中撞翻了掛著的黑板。他嚇壞了,呆呆地站在那里。換了往常,老師一定會說:“你究竟怎么回事?真是太笨了。為什么總是這么不小心?你為什么像個白癡一樣站在那里,你在等什么?”這一次,老師的反應卻與以往不同。他謹記教育原則:就事論事,不要給孩子下結論。于是,他說道:“這些掛著的黑板確實很麻煩,只要輕輕一碰,它們就會掉下來。你需要幫忙嗎?”孩子對老師出人意料的變化大吃一驚。他撿起黑板和粉筆,把它們收拾整齊。他的眼睛里流露出了對老師的感激,因為老師坦然地面對了他的過錯,讓他在這樣的錯誤中得到成長。
每回想起,總是不停地假設,換做是我,能否和這位老師那樣以一個寬容的心,用寥寥數語把無心犯錯的孩子從尷尬而又無助的困境中解救出來;換做是我,能否用一顆平常心接納孩子所犯的錯,繼續(xù)心平氣和地和孩子對話;換做是我,會不會放下手中正在“疾馳”的紅筆,放下厚厚的作業(yè)本,彎下腰和孩子一起撿粉筆,換做是我……我不敢繼續(xù)往下想,所有的假設讓我更加羞愧,也讓我更加清楚地意識到老師對學生所說的每一句話都可又能對學生造成很大的影響,我們應該慎行。
有時候,我們常常把注意力放在孩子們的未來?,F在,我卻有了更為切實的目標,我只關注孩子們現在的.情緒和主要的需要,我只想富有人情味地處理好教室里發(fā)生的各種問題,把注意力和目標放在孩子以后會怎么樣,而不是用強硬的手段制止他們這樣做,或者明確地規(guī)定他們應該做什么。例如某個孩子等上課鈴響后還在和同桌說說笑笑,通常我會點名提醒他或者直接扣紅星,是的,我這樣做的確能使這位學生停止講話而安靜地上課,但是第二天或者幾天后這樣的事情又在這個孩子身上發(fā)生了,而我也常因為這樣的事情苦惱。
但是前幾天的一件事讓我突然間有所頓悟:上鈴響了之后,班上的一小朋友小軒還在和后面的孩子談論著什么,當時真想脫口而出“小軒,做好準備!”最后我還是忍住了,用眼神多次提醒軒軒,軒軒也意識到了自己的行為,當時我的眼神并沒有馬上離開他身上,我繼續(xù)注視著他,膽小而又自尊心很強的安安開始害怕,他也不停地看著我。當時我心里開始琢磨: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小軒會一節(jié)課都注意力不集中,說不定還會自尊心受挫,怎么辦?后來我找了一個時機表揚起了小軒:“看,我們小軒現在的坐姿比鈴聲響起的時候更端正,精神更加飽滿,相信接下來的發(fā)言也會更加精彩?!边@時小軒充滿自我保護的眼神開始放松,逐漸地投入課堂學習,發(fā)言也越來越積極,接下來幾天小軒還沒有等鈴聲響起,早就做好課前準備,而且聽課情緒很飽滿,注意里很集中,還給身邊的小朋友做了了榜樣呢!
事后,我也在思考,平時我僅僅從自己的角度為學生所做的各種安排,是不是被學生接受,他們在接受這些安排的時候是不是心情愉悅?我dont be speak這些疑惑,但我可以帶著這些疑惑在今后的教學中多為學生思考一下,講話時更加寬容、更有人情味些,潛移默化間學生也會慢慢地喜歡這樣的處理方式,他們在處理同學間的小矛盾時也會更加寬容,更有耐心。
在與孩子們相處的過程中,我能為他們做的事情很有限,但是我也想和明燈一樣,給他們一份溫暖,幫他們養(yǎng)成一個好習慣,哪怕是弱弱地照亮他們的前方,也足矣!
寒假里借閱了《教育照亮未來》這本書,看完給我感慨頗多。教育,是一片廣闊而真誠的熱土,“在耕耘之后一定會有收獲”!教育有夢。千百年來,在對人類理想的憧憬和尋覓中,一代又一代先哲苦苦思索,現實的廢墟和思想的曠野上,已為我們建立起許多精美而燦爛的“寄托”。
這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陶行知,我們當下的教師更應理解陶行知給我們的那句名言:“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聲中有愛迪生”。這句話告訴我們不能把有的孩子看死了,把他們看成壞孩子,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他也會發(fā)展、變化,即使他不會成為瓦特、牛頓、愛迪生,也要努力把他塑造成一個對社會有益的人材。不是嗎?我在想,我們的這一代,也都成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發(fā)展空間,有成就,有方向,幾乎每個人不管原來讀書成績如何,都在社會上以不同角色發(fā)揮著能量。那么,在培養(yǎng)我們下一代,像我女兒這一代的孩子,她們成長后,社會將更多元化,人才需求也更多元化。因此,欣賞是有效實施教育的態(tài)度,是實施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
在教學中,我們不能只因為孩子的個體差異,而對孩子有所偏見,我們要對每個孩子一視同仁,從實際出發(fā),關心孩子的點點滴滴,特別是對待調皮、搗亂的孩子,我們要從心靈上去感化他們,針對孩子出現的心理問題,要及時做好反饋;同時,營造互相幫助、互相學習、班級環(huán)境,小朋友之間不能互相嘲笑、譏諷,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努力為孩子打造一個良好的生活學習氛圍。
愛的教育是一種真正的教育,愛的教育應該成為當今教育的'主題,一個沒有愛和同情心的人是不健康的人,愛應從身邊的事做起,從愛一草一木,一樹一花,小動物,父母、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到愛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最后到愛集體,愛祖國,愛人民。培養(yǎng)愛心很重要,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個愛心。只有愛,才能享受人生的真諦,只要愛,才能感受到人類的偉大和存在的價值。從今以后我會多試著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用“孩子的眼光”看待,用“孩子的情感”體驗,用情去施教,用愛去開導,只有這樣,才能以更好的心態(tài)投入工作,才不會抱怨自己付出得太多,因為你會發(fā)現:在付出愛的同時,我們也收獲愛!讓愛始終貫穿在我們的教育之中。
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國就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比嗄赀^去,我們教育的現代化和未來化做得并不盡人意。
現在我們的學校環(huán)境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升,我們引入了多媒體設備、互動白板等,但這些用來改善教育效果的工具和先進設備被我們大材小用,做著和以前并無二致的事。因此,我們需要反思我們的教學方式,認真思考學生的學習方式。
我們現在對學生的教育方式,幾乎是十幾年前我們的老師對于我們的方式,可是十幾年過去了,我們應當做出改變。
改變的方法之一就是從教者的繼續(xù)學習,大膽地擁抱新事物,比如互聯(lián)網。一直以來,我們視互聯(lián)網為洪水猛獸,“沉迷”是學生和互聯(lián)網的永久連接詞??墒沁@種印象何嘗不是一種刻板印象呢?《大禹治水》的故事告訴我們堵不如疏,在教育中,我們?yōu)楹尾粚W著接納互聯(lián)網呢?現在火爆互聯(lián)網市場的抖音,使用者人數之多、年齡跨度之廣令人咂舌,那么我們是否可以利用抖音等之類的互聯(lián)網產品來拓展我們的教學寬度呢?
改變,對于行為方式早已定型的成年人來說,的確很難。我們會受到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遭到許多人的反對,但我們卻不能因畏懼而不去創(chuàng)新。走出舒適區(qū),迎接挑戰(zhàn),迎接質疑,積極改變是我們創(chuàng)新教育方式的'必經之路。
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同樣重要。學生記住的往往不是那些能讓他們考高分的老師,而是觸發(fā)了他們生命激情的老師。學生如何有激情?每天枯燥的背、寫是無益的,只有透過表面的知識,學習到更深層次的思維方式,才能產生與知識的共鳴,觸發(fā)生命的激情。思維養(yǎng)成是長期積累的結果,是循循善誘的必然。教學方式的改變會對他們產生影響,但自身學習方式的改變是決定性的。
傳統(tǒng)教育中的學習方法大都是死記硬背等無助于開發(fā)思維的方法,在信息化時代,我們應該有更前衛(wèi)的學習方法。善用搜索引擎,這將考驗你的信息整合能力;玩轉抖音,你或許可以入門基礎的視頻剪輯……我們?yōu)楹畏且窒抻谡n本上的固定知識,而放棄這些可以塑造你其他各項能力的機會呢?要知道,二者是可以兼得的。
善用新技術,改變教法和學法,對一個人的成才是至關重要的,否則只能制造出一個個機械的做題家。
在讀未來教育家之前,心中一直是充滿好奇和疑慮,好奇的是面對龐大的個體,他們是怎么做到因材施教,關注個體的,疑慮的是他們面對的個體都是十七八歲的高中生,他們的身心發(fā)展與十歲左右的小學生有著截然的不同,那樣的學習方式對于小學生合適嗎?但粗粗讀完后,我想適合孩子自己的學習方式才會讓他們真正愛上學習。
讓學生擁有獨立思想,他們才會成為學習真正的主人。
哲人說,人是會思想的蘆葦。兒童的發(fā)展是自然生長的花朵,都有著特定的軌跡。面對個性化的教學,我們要關注每一位學生發(fā)展的思想,走進每一位學生心靈深處,找到每一位學生的動力點,讓每個學生在自己的跑道努力向前。起點不一樣,終點也允許不一樣。十一學校關注個體的方式是,提供適合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生自由選擇自學、小組合作、老師輔導三種學習方式,老師做適當地幫助調整。這種學習方式不是一層不變的,而是在相應的檢測之后,成績不理想的學生調整學習方式。形式各異的`學習方式的確很吸引人,既能讓尖子生吃得飽,也能讓基礎薄弱的學生跟得上。那面對我們二年級學生,我們應該考慮到兒童的自律性、能動性并不是很強,我覺得基于不同的學習內容和板塊,我們可以提供學生相應有效的學習方式,盡最大可能讓每一位師生都有自由的空間,學生會的不講,學生能講的請他們來展示,必要時老師總結,讓每位師生都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己的潛能。
為了完成教材上的學習活動,需要人人參與。參與不是老師一個人唱獨角戲,學生并不是我們進行灌注的容器,也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蠟或泥,他們有著自己的思想,這其中就可以貫穿自學、小組合作、老師輔導三種學習方式。方式并不是目的,最重要的是讓學生在其中獲得一定的方法和能力。我覺得一學期下來,課前的預習就是學生自學的萌芽。只要我們提供一定的方向,相應的坡度,適當的學習方法,讓學生根據自身的能力自由地遨游在預習的海洋內,就能幫助他們漸漸形成相應的自學能力。學習內容要俯下身來服務學生,而不是高高在上無視學生多樣化的需求,在我們設計出好的問題后,學生的思維得到了啟發(fā),一石激起千層浪。這樣,課堂上他們會帶著自學的成就感和疑惑感緊張地學習,老師也可以根據他們的先前學習,很好地捕捉到學情,提供適合個體的學習。讓學生成為主人還要善于傾聽,杜絕一言堂,還要注重組織學生間的相互分享交流。我覺得交流分享在課堂中呈現時,主要就是小組合作和學生發(fā)言兩種形式。這兩種方式成了他們最好的舞臺,在這個舞臺上他們是自己的主人,他們的思想是獨立的,可以隨心所欲的表達。驚奇地發(fā)現,學生的感知能力遠遠超出我的想象,他們的回答常常讓人不禁失笑,充滿童真童趣。亦如學校那株臘梅,在他們背兒歌時,儼然把它描繪成了一個活潑可愛的娃娃。小組合作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式,學生可以在小組內暢所欲言,鍛煉他們的表達能力,同時思想的碰撞摩擦,還能解決一定的問題,兵教兵大大節(jié)約課堂內的時間。課堂上似乎時間都成了學生的了,但其實不然,老師也應該是參與者、合作者,在適當的時候給與指導,在相應的時候站出來幫助學生總結,教會學生一定的方法。
鼓勵獨立思想,并不意味著慫恿行為的放縱,十一學校強調要做到思方行園,容許學生犯錯,但不允許品行出軌,要讓學生有原則。我想這樣就是所謂的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十一學校讓每個成員積極參與、共同負責班級管理,讓學生遵守一定的規(guī)范,例如交送作業(yè)的規(guī)范、打掃衛(wèi)生的規(guī)范等等。我覺得這就有如承包制,這個魚塘被你承包了,那就該歸你來管理負責,激發(fā)了學生的社會擔當和責任意識。
小王子中說,你在你的玫瑰花身上耗費的時間使得你的玫瑰花變得如此重要。我想每個人都一樣,學生只有真正的成為學習的主人,他才會認為自己的學習成果是那么重要,才會真正快樂努力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