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是宋朝司馬光主編的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史書,記錄了上起東周下至五代共一千三百多年的史事。司馬光編成這部四百多萬字的巨著,一共花費了十九年的時刻。這本書透過記錄一些明君賢臣的事跡,簡單明了又不失生動地告訴大家,清廉,正直,剛強,寬厚,忠誠,信義,執(zhí)著等,這些古人所具有的品質(zhì)。這是品質(zhì),在這天仍然可貴,是我們?nèi)松飞纤豢扇鄙俚摹?/p>
蓋世英雄陳湯,率領(lǐng)遠征軍,在首都長安遙遠的西北,在距離三千四百公里外,中亞巴爾喀什湖西南,擊斬匈奴郅支單于,砍下人頭,向中央獻捷時,指出:膽敢冒犯強大中國的,距離再遠,也要誅殺!豪氣上干霄漢。
千年之下,我們?nèi)月牭竭@個聲音,為之熱血沸騰。英雄們?yōu)榱私夥?,為了和平,揭竿而起,奮勇抗敵,其精神可歌可泣,永垂青史。匈奴汗國最終向中國臣服,并不是全正因中國有此力量,更關(guān)鍵的是匈奴內(nèi)部分裂。而這再一次向歷史證明:一個不能團結(jié)的國家或族群,必然衰弱。匈奴如不分裂,郅支單于的人頭,也不會懸掛高竿。
然而當(dāng)中國前程似錦的時候,我們的君王們開始享受起衣食無憂的奢侈生活。在荒淫無度的生活背后,浮現(xiàn)出了一個又一個的暴君,昏君還有那些腐朽的偽善的爪牙。他們的殘忍,他們的自私,讓我汗顏;百姓的呻吟,百姓的嘶喊,讓我觸目。于是人們在亂世中學(xué)會可自救。
還有一點讓我記憶猶新的就是商鞅變法。以刑名之學(xué)變法,手段太殘酷,積怨太深。他在渭水旁邊處決囚犯,染紅了整片渭水。更重要的是,他沒有得到太子虔和貴族的支持。秦孝公一死,商鞅就被車裂滅門。得人者興,失人者崩,今日中國要推行各項改革,亦應(yīng)徐圖緩進,毋操之過急。
近日讀《資治通鑒》讀至《觸龍說趙太后》(《戰(zhàn)國策》中亦有此篇)一篇,頗覺其實為營銷術(shù)中經(jīng)典一例。讀史本為鑒今,于是自為品析一番,望能于讀后有所用處,不至于掩卷而忘。
話說戰(zhàn)國中期,秦國日趨強盛,秦、齊兩國并雄于天下。此時的趙國新君主初立,趙太后執(zhí)掌朝政。這一年秦國攻打趙國,趙國向齊國求救。齊國開了一個條件:讓趙太后的小兒子長安君到齊國做人質(zhì),齊國便發(fā)兵救趙。于是趙國朝堂內(nèi)討論起來,由于畏懼戰(zhàn)事,卿大夫們紛紛要求長安君到齊國做人質(zhì)去。趙太后當(dāng)然就很不高興了,說道:“你們有誰再說讓長安君去做人質(zhì),老婦我就向誰臉上吐唾沫!”趙太后顯然已經(jīng)怒極。
案例的背景介紹到這里,可以看出,趙太后是一位極難搞定的客戶,所以只有派出像觸龍這樣的高級客戶經(jīng)理,才能出色完成任務(wù)。下面我們來品析觸龍是怎樣運用營銷技巧一步步說服他的客戶。
觸龍非常恭敬地走進來,如他所料,趙太后正非常生氣地等著他。觸龍明白,他的客戶此時正有著強烈的抗拒心理。于是,兩個老人見面,觸龍說道:“太后啊,老臣由于腳上得病,很久沒能見到您了,可是實在是擔(dān)心您的身體有恙,這才來看望您啊!”隨后便坐下來和太后慢慢聊起了飲食狀況與健身,都是老人之間嘮嗑的話題。在這里,觸龍成功地把握了一個生氣的老婦人的心理,和客戶尋找共同話題,使客戶的抗拒心理有所緩和,拉近與客戶的距離。
在使氣氛緩和之后,觸龍開始將話題引入正題的第一步:聊起自己的兒子。觸龍說:“老臣有個不成器的小兒子,想請求讓他在王宮做一名衛(wèi)士,我現(xiàn)在老了,想要在我還未‘填溝壑’(指死去)就把他托付給您?!碧髥柕溃骸澳凶右矔蹜z小兒子嗎?”“比婦人愛得更深?!庇|龍回答。太后笑著說:“婦人才愛得更深啊!”此時,觸龍已經(jīng)成功讓他的客戶把自己當(dāng)做朋友來聊天。
緊接著第二步,觸龍給太后設(shè)下一個誘餌,說道:“老臣還以為您愛女兒燕后要多一些,愛長安君要少一些。”太后說:“您錯啦!我愛長安君更多一些?!碧蠊簧香^,于是觸龍便引出一段道理來,說道:“父母如果愛孩子,就會為他們考慮很長遠。當(dāng)初您送燕后出嫁時,悲泣不舍,想到出嫁到燕國太遠。在女兒走后,您并非不想念她,但每次祭祀都要為她禱告‘千萬別讓她回來’,您是為她考慮長遠,希望她的子孫在燕國都相繼為王啊!”太后只得承認。
說完燕后,觸龍第三步便正式引入到長安君的話題,有燕后之事作為鋪墊,此時引入正題是絕對安全的。觸龍從趙國的歷史現(xiàn)象開始談起,他問道:“從距今三代以前上溯到趙國建立之時,趙主的子孫王侯的后嗣現(xiàn)在有還在的嗎?”太后答:“沒有。”觸龍說:“為何他們會被歷史淘汰以致絕嗣?因為他們地位尊貴,俸祿豐厚,卻無功勞?,F(xiàn)在您讓長安君有尊貴的地位,給他好的土地和很多貴重的寶物,而不讓他對國家有功勞。一旦您去世,長安君將如何在趙國立足?老臣認為您為長安君考慮短淺,所以對長安君的愛不如燕后。”這段話與上段話作對比,邏輯清晰地闡述了怎樣為燕后考慮長遠,而怎樣為長安君考慮短淺,使趙太后不得不心服口服。觸龍使用這兩段話術(shù),把趙太后帶入到自己的邏輯思路中,最終將其說服。于是趙太后并未“唾其面”,而使長安君到齊國做了人質(zhì),齊國出兵保住了趙國安危。
縱觀觸龍的三步營銷策略,是見微知著。表面看起來,在嘮嗑家常中輕而易舉便將客戶說服,而其中的技巧很是值得玩味。先將硬的軟化,讓抗拒的心理慢慢放開,然后從旁一步步引入正題,以邏輯思路牽引著對方,其話術(shù)的藝術(shù)性可以作為營銷學(xué)中的經(jīng)典案例。
《資治通鑒》,簡稱“通鑒”,是北宋的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共294卷,歷時19年告成。它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寫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筆,涵蓋16朝1326年的歷史。它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在中國官修史書中占有極重要的位置。
司馬光從幼年時期就好史學(xué),為官后,將戰(zhàn)國跟秦代的史事編寫成八卷,進給宋英宗,很受英宗夸獎,命他連續(xù)編撰。為此特設(shè)一個史局,由他自己選用助手,他選定了劉恕、范祖禹跟劉?作為主要助手。當(dāng)時北宋的局勢比較牢固,政府收藏的書籍很多,他們能夠任意參考。
《資治通鑒》中唐朝中后期的歷史很詳盡,有六十多章,可以看到一個大帝國怎么緩緩地變成了分崩離析的藩鎮(zhèn)割據(jù)的局面。從代宗的放任開始,到唐德宗的無奈,有憲宗、武宗的振作,到昭宗的任人使喚。即使宰相有像陸贄、李德裕,也只能抖擻一時,而不能改變歷史變遷的常態(tài)。
在割據(jù)勢力強盛時,不得不緩緩而動。唐德宗開端武力削藩,導(dǎo)致李希烈、田悅、王武俊、李納等人叛亂。后來轉(zhuǎn)變態(tài)度,對藩鎮(zhèn)一味姑息。唐德宗即位之初,雄心壯志,圖強振興,履行改造。但一遇挫折,這些措施便消失殆盡。所以子曰:“三年無改父之道,堪稱孝矣?!睘檎彩沁@樣,一開始不熟悉情況,需要一段時光的觀察,之后辦法才華有所興。
這是一部可能媲美《史記》的史學(xué)鴻著。千百年來,多少帝王賢臣、鴻儒大家都頻頻為其作注,足見其在史學(xué)界占據(jù)舉足輕重的地位。大家都來看看吧!
去年讀《資治通鑒》,岳麓書社的版本,主要圖個便宜,厚厚四大本,網(wǎng)上買才78元,抱在懷里很有滿足感。以前讀《史記》,花三個月細細啃完,以為已是不小的工程,這次才發(fā)現(xiàn)太小CASE了?!顿Y治通鑒》整整3700多頁,我每小時只能讀10頁,每天都堅持讀的話,也要一年時間。倒是也不愁,畢竟是好書,古文好處在于精煉,有味道。政論洋洋灑灑,戰(zhàn)爭血脈賁張,尤其是講朝代興替,讓人覺得天道茫茫不可逃。這套書真正考驗了我的耐心,在家坐著、躺著都讀倦了,就在書的空白處寫點評。這種大部頭的東西,如果不做點記號,看到后面就會把前面忘了。偶爾周末,去火車站附近24小時營業(yè)的麥當(dāng)勞讀通宵,凌晨兩點看到晚歸的情侶吃漢堡,拾荒的老人在店角落中安睡,心中莫名生出親切感。在異鄉(xiāng)城市的深夜,想千載世事沉浮,越發(fā)覺得自己渺小,出門正寒雨瀟瀟,恍惚間不知今夕何夕。
雖然幾番痛下決心,《資治通鑒》我也讀了80%,而后就在我的床 頭擱置下來。從這套書開始,我漸漸養(yǎng)成一個惡習(xí) ,不自量力地喜歡讀大部頭的書,但每本都讀不完,買一本新書就把剛讀一半的書扔掉,床 頭的書越堆越高,有《五燈會元》、《元好問全集》、《清代筆記小說》等。每每讓我感慨時間有限的同時,也鄙視自己的恒心。
讀書貴在活學(xué)活用,我始終沒真正領(lǐng)會這點。辦公桌上那本梅爾文門徹的《新聞報道與寫作》已陪了我5年多,但直到我告別新聞,也始終沒讀完一半。學(xué)以致用成了笑話。
不過換角度來看,既然明知道書無用,也就早熄了好勝的心;既然知道讀不完,也就沒了執(zhí)著的苦。這樣為自己一開脫,有始無終讀死書的樂趣反而浮現(xiàn)出來。書這個東西上癮很難,但一旦上癮就無藥可醫(yī)。每次逛書店都要經(jīng)歷復(fù)雜的心理斗爭,買和不買難以抉擇。在回家的車上也憂喜參半。喜的是接下來幾天又有好書可讀,憂的是這次又超支了,接下來幾天要過緊日子。
《資治通鑒》在編年體史書領(lǐng)域和中國寶貴文化遺產(chǎn)領(lǐng)域之所以享有盛譽,我想一定與作者創(chuàng)作的思路、方法,以及該書特別的語言形式和經(jīng)世致用的目的有關(guān)。由于《資治通鑒》的確太博大精深了,無論我如何努力,也只能窺見書中的一角,但是就是憑著這種熱愛的精神,我也想談?wù)勛约簩τ凇顿Y治通鑒》的一點感受。
首先是感覺到司馬遷著作該書時的細致和認真。在閱讀《資治通鑒》文言文版本的時候,就被該書中不厭其煩的注釋、考異感染了興趣。從前,我讀書都是“盡信于書上”的,即書中說什么,我便相信什么,而當(dāng)看了《通鑒》之后,我的一個很有體會的想法是,原來歷史書中寫的歷史也是不能盡信的。我們要讀歷史,就應(yīng)該像司馬遷那樣,進行辨析似的閱讀,對所讀到的史實進行驗證推理,取其精華,積累經(jīng)驗。而正是因為司馬遷著書的細致認真,從而才為我們不厭其煩地留下各種線索和史料,讓我們更加客觀地了解歷史的。
另一點是從《資治通鑒》的文章中,可以看到作者的語言運用極其簡練,通俗易懂,脈絡(luò)分明?!顿Y治通鑒》全文一般沒有太多的偏僻字,即使橫跨一千多年的今人,只要有點文言文功底都可以讀個明白。記述各種事情和描寫各種場景,尤其是戰(zhàn)爭方面的題材的文章,司馬遷總是將前因后果交代的明明白白,讓讀者能夠一目了然。這種重視情節(jié)描述的寫法值得今人借鑒。
另外,司馬遷在每一篇文章的結(jié)尾處通常都會給出自己的點評,并且把一件原本零散的表面的事件上升到一個更高的理論上去。司馬遷的這些觀點和思想這好迎合了發(fā)展一個國家政治經(jīng)濟的需要,今人閱讀起來,也會得到許多借鑒作用。我想,這大概也是《通鑒》流傳至今,仍然廣受歡迎和好評的原因。
總之,閱讀《通鑒》受益匪淺,我想,有機會,我還要把文言文版的《通鑒》繼續(xù)讀下去。
司馬溫公編纂《資治通鑒》不可說不受到《春秋》的影響。溫公早年便愛讀《春秋》,編出一部《資治通鑒》這樣的書可能是他一直的愿望吧。這部書剛出爐時,其實并未像今天這般受到人們普遍肯定,用溫公自己的話說:“修《通鑒》成,惟王勝之借一讀,他人讀未盡一紙,已欠伸思睡。”然而經(jīng)過時間的沉淀,這部被稱為帝王教科書的大作,最終綻放出比《春秋》更耀眼的光芒。
《資治通鑒》與《春秋左氏傳》在時間上大致承接,都是編年體史書,但《春秋左氏傳》寫出的更多是道義。因為在春秋那個時代,即使周王室衰微,在道義上還是有一定地位的,諸侯想要稱霸,在實力雄厚的前提下,還必須顧及周王室的顏面,打起‘尊王’的旗號,才能使得其他諸侯心服。縱觀春秋時代幾個有實力的諸侯,如鄭莊公、齊桓公、秦穆公、晉文公和楚莊王等,他們有的“奉天子以令諸侯”,有的“尊王攘夷”,在外交手段上的拿捏是很有藝術(shù)性的,不像戰(zhàn)國那樣全憑實力和暴力。雖說“春秋無義戰(zhàn)”,但比起戰(zhàn)國來說,至少是做足了表面工作的。所以,讀《春秋左氏傳》可以發(fā)現(xiàn),我們民族幾千年來講的道德、禮義和廉恥都可以再里面找到源頭,它對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影響很深,今天的中國人處理人際關(guān)系的標(biāo)準(zhǔn),大多還是出自這本書的?!洞呵镒笫蟼鳌吠ㄟ^對道義的表現(xiàn),揭露出更深刻的人性。因為那是一個開放的時代,人與人之間也沒有像今天這么多所謂道德的束縛,人的思想還未被封建統(tǒng)治所禁錮,使得最原生態(tài)的人性得以表現(xiàn),這也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讀完令人掩卷嘆息。
春秋的情義浪花流到戰(zhàn)國,拍打出另一番的激情澎湃。戰(zhàn)國是一個充滿激情而殘酷的大爭時代,在充滿熱血和激情地追求自強的同時,血腥和暴力始終充斥著整個戰(zhàn)國。從戰(zhàn)爭就可以看出,春秋時期戰(zhàn)敗大多是被俘,而戰(zhàn)國時期則全是大屠殺,一只延續(xù)到秦帝國的滅亡?!顿Y治通鑒》便是從韓、趙、魏三家正式立為諸侯開始的,從一個大分大爭的戰(zhàn)國時代開始,到另一個大分大爭的五代十國結(jié)束,大體來說歷經(jīng)五個統(tǒng)一(秦、漢、晉、隋、唐)、六個分裂(戰(zhàn)國、楚漢、三國、南北朝、隋末、五代十國),每個時代的人物和事件娓娓道來,大氣磅礴?!顿Y治通鑒》所表現(xiàn)的側(cè)重點和《左傳》是不同的,它更注重挖掘歷史對現(xiàn)在的實用性,以史鑒今,借鑒歷史中的用人之道、管理之道及成功之道,學(xué)習(xí)其中說話的藝術(shù),做人的道理,還有對歷史趨勢的把握等等,這部書中的寶藏取之不盡。
《資治通鑒》是當(dāng)之無愧的鴻篇巨制。以前所看的任何一部書,都沒能夠跨度時間長達如此之久。將千年中各種人物的命運濃縮在一部書中,其所帶來的振憾,遠非一般講一兩個主角命運的書籍可比。一千三百年,無數(shù)的風(fēng)流人物貫穿其中。偉大的人物的確推動并書寫著歷史,普通的人也在其中扮演了自己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在這漫長的一千三百年中,任何的偉大風(fēng)流,又能夠延續(xù)多久?任何一個英雄,從他誕生到建功立業(yè),到最后的逝去,最多不過幾卷的篇幅。在他之后,又有新的人物不斷誕生,不斷殞落。在歷史的長河中,每個人的光輝都是如此短暫。縱使能略有所成,進而蔭及子孫,又算得了什么?開國的帝王混壹四海,號令天下,但真又能保江山幾何?子子孫孫,也終有為階下囚的一天。劉邦規(guī)定非劉氏不得王,但也止不住漢獻帝的悲劇。李世民英武蓋世,又怎料得到子孫為無賴出生的朱溫誅殺。大燕開國,雄據(jù)東北,一時風(fēng)頭無兩。但數(shù)百年后的女真契丹,又有誰還會念及當(dāng)年慕容氏的榮光?蜀地天險,歷公孫述、劉備、李特、王建、孟知詳,最終誰能長保一姓王朝?江南世家,門閥大姓,屢經(jīng)歲月滌蕩,風(fēng)流最終也被雨打風(fēng)吹去。讀通鑒的歷程,正如《桃花扇》里唱的: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所有的人和事在歷史的長河中都微如星火,轉(zhuǎn)瞬即逝,太渺小,太渺小??赐高@一切,人真的應(yīng)該更豁達。 就如六尺巷的啟示一樣: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dāng)年秦始皇。
《資治通鑒》所載,多為政治史,更是一部斗爭史,將中國人的政治傳統(tǒng)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因為這一政治傳統(tǒng)直到今天也未改變多少,所以《資治通鑒》經(jīng)世致用的意義仍然巨大。本朝太祖與蔣先生都曾是本書的讀者,對他們而言確實起到了資治的作用。而普通的讀者,從中看透中國式政治的核心,無論在哪一領(lǐng)域,都會更理解中國人社會的游戲規(guī)則,行事方式。中國人的特點是,對不是最正大光明的東西都不愿意宣講,所以很流行潛規(guī)則,也就是很多東西不會講出來的,要你自己來感悟。
《資治通鑒》與《春秋左氏傳》在時間上大致承接,都是編年體史書,但《春秋左氏傳》寫出的更多是道義。因為在春秋那個時代,即使周王室衰微,在道義上還是有一定地位的,諸侯想要稱霸,在實力雄厚的前提下,還必須顧及周王室的顏面,打起‘尊王’的旗號,才能使得其他諸侯心服。縱觀春秋時代幾個有實力的諸侯,如鄭莊公、齊桓公、秦穆公、晉文公和楚莊王等,他們有的“奉天子以令諸侯”,有的“尊王攘夷”,在外交手段上的拿捏是很有藝術(shù)性的,不像戰(zhàn)國那樣全憑實力和暴力。雖說“春秋無義戰(zhàn)”,但比起戰(zhàn)國來說,至少是做足了表面工作的。所以,讀《春秋左氏傳》可以發(fā)現(xiàn),我們民族幾千年來講的道德、禮義和廉恥都可以再里面找到源頭,它對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影響很深,今天的中國人處理人際關(guān)系的標(biāo)準(zhǔn),大多還是出自這本書的?!洞呵镒笫蟼鳌吠ㄟ^對道義的表現(xiàn),揭露出更深刻的人性。因為那是一個開放的時代,人與人之間也沒有像今天這么多所謂道德的束縛,人的思想還未被封建統(tǒng)治所禁錮,使得最原生態(tài)的人性得以表現(xiàn),這也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讀完令人掩卷嘆息。
春秋的情義浪花流到戰(zhàn)國,拍打出另一番的激情澎湃。戰(zhàn)國是一個充滿激情而殘酷的大爭時代,在充滿熱血和激情地追求自強的同時,血腥和暴力始終充斥著整個戰(zhàn)國。從戰(zhàn)爭就可以看出,春秋時期戰(zhàn)敗大多是被俘,而戰(zhàn)國時期則全是大屠殺,一只延續(xù)到秦帝國的滅亡。《資治通鑒》便是從韓、趙、魏三家正式立為諸侯開始的,從一個大分大爭的戰(zhàn)國時代開始,到另一個大分大爭的五代十國結(jié)束,大體來說歷經(jīng)五個統(tǒng)一(秦、漢、晉、隋、唐)、六個分裂(戰(zhàn)國、楚漢、三國、南北朝、隋末、五代十國),每個時代的人物和事件娓娓道來,大氣磅礴?!顿Y治通鑒》所表現(xiàn)的側(cè)重點和《左傳》是不同的,它更注重挖掘歷史對現(xiàn)在的實用性,以史鑒今,借鑒歷史中的用人之道、管理之道及成功之道,學(xué)習(xí)其中說話的藝術(shù),做人的道理,還有對歷史趨勢的把握等等,這部書中的寶藏取之不盡。
常言道“半部《論語》治天下,一卷《資鑒》定乾坤”,這句話不為夸張。一部《資治通鑒》共二百九十四卷,司馬光在其第一卷中所揭示的用人之道與管理之道,就足夠一個管理者在一生中去實踐做到。所以,一卷《資治通鑒》已經(jīng)可以讓人受用一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