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要將自己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就要不斷讀書進行學習。不妨寫一篇教師讀書心得。我們要在書籍中品味知識的博大精神,在書籍中培養(yǎng)修養(yǎng)的文雅得體。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有關(guān)于青年教師假期讀書心得體會,希望你喜歡。
在這短暫的一個假期里,我讀到了平時沒看過的書,讀書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這一個假期里,我感覺收獲頗豐。以下就是我這一假期來讀書的心得。
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書能香我不需花。"我們渴望讀書,渴望獲得知識,但是我們卻常常會有這樣的疑惑:我們就應(yīng)如何讀書?自古以來,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而讀書作為其中一種既普通又直接但卻十分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為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chuàng)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為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yǎng)來提高自我。所以我們理應(yīng)多讀書,用書來凈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我。同時我們也應(yīng)拋棄古時舊的求知理念,什么"書中自有黃金屋"等等,都不足取。
為了使讀書到達更好的效果,我除了善于動腦,找到所讀文章的“眼睛”,心領(lǐng)神會之外,還寫讀書筆記和讀后感。當然讀書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但是正如俗話所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把思考的結(jié)果整理出來,寫成筆記和感想,既有助于思考,也能夠幫忙我們記憶思考的結(jié)果,便于日后比較、綜合、分析。如果所讀的書是自我的書,我還在書的空白處寫下自我看法、疑問、評論等,或做一些記號。它會加強我們對文章的理解、記憶,作文時如果要參考、模仿渡過的文章,有沒有做過評注的,效果大不一樣。
常聽學生家長說“我家的孩子只聽老師的,老師的話簡直比圣旨還靈,回到家里就誰的話都不聽了?!痹谘凶x中,我想到了學生的向師性,這是一種純潔的完美的心理品質(zhì),我們當教師的要好好地利用和開發(fā)。在教學中,我有意或無意中出了這個那個錯,學生都會及時地為我指出,這樣不僅僅師生之間的關(guān)系逐漸融洽,班級氣氛也極為活躍。
讀書讓我更深刻得體會了教育的民主,在學生眼里,教師能夠與他們平起平坐,他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學生樂意與我走近,常把心里話告訴我,向我訴說煩惱,向我傾訴困難,我因此常和學生交流,這不能不說是一筆最寶貴的財富。回想每一次學生在向我表達著他們對我的感激和敬意是,我的情緒都莫名的激動,我總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種最崇高的價值。毫不避諱地說,這種崇高,正是我在讀書工程中所獲得的最大的收獲,是我不斷學習、不斷完善的具體表現(xiàn)。
更深的體會是教師的成功,來自學生要當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首先就認識教師是什么?要教好自我的學生,首先務(wù)必認識學生是什么?答案是顯然的:教師是人,學生也是人。如何做人?其實這不只是學生就應(yīng)學會的`,更就應(yīng)是我們教師要學會的!從眾多的教育家的言行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做人貴在“求真”。只有“真”才是美,只有“真”才會善。我的這種感受是在學習過程中的積累,一向以來,我就以教育家的成功經(jīng)驗為借鑒,堅持以“認真負責”處世,以“嚴于律己,寬于待人”為原則,我覺得,作為一位教師,首先務(wù)必做到:
一、說到做到,從不失信;
二、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三、尊重學生,一視同仁;
四、講求效率,仔細認真;
五、嚴于律己,寬于待人;
六、精讀細講,教學相長。
話又說回來,常言道: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有人說,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應(yīng)有一桶水。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盡的時候。我以為,教師不僅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來水"、"長流水"。"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是固教然后知困,學然后知不足也"。因此,在學習中,書本是無言的老師,讀書是我學習中最大的樂趣。學習型社會為全體社會成員帶給了充裕的學習資源。學習化社會中的個體學習,猶如一個人走進了自助餐廳,你想吃什么,完全請便。個體完全能夠針對自身的切實需求,選取和決定學習什么、怎樣學習、學習的進度等等。
簡言之,同時結(jié)合自我的教育教學實際,我覺得做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其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也并不是如“蜀道之難”。只要我們不斷的加強理論學習,不斷積累經(jīng)驗,長期地持續(xù)一顆好奇心,想一想這天學生又將演出一幕怎樣的好戲?我這天又將看到孩子們的什么新花樣?我自我又該為他們做些什么事?處處為孩子們著想,在為學生做些你力所能及的事時,你也必然在一步一步的接近成功!
我很慶幸自我是一名教師,我也期望與我的同仁共勉:在讀書中自我提高,走近學生,我們都將是人生舞臺中最重要的主角!
《愛的教育》是一本日記體小說,小說的主人公是小學四年級的安利柯,作者以安利柯記日記的形式記錄了主人公小學四年級一學年的學習生活。
雖然《愛的教育》是一本兒童讀物,作者的意圖主要是以此來教育兒童,幫助青少年健康成長,但是這部作品也表現(xiàn)了亞米契斯的教育主張,他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教育內(nèi)容以及教育目的三個方面都有較深刻的思考,為我們今天的教育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首先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人們的常識中,理所當然的,教育這就是教師,而受教育者就是學生。但是在亞米契斯看來,教育者并不僅僅是學校教師,還包括家長,同學,甚至還有陌生人。
安利柯的父親就是通過給他寫信,同他交談,邀請他的朋友等方法來教育安利柯,教他學會與人相處,要求他熱愛祖國,積極上進,孝順父母等;他的母親通過寫信,交談等告訴他人要有愛心,有同情心,與人為善。而安利柯的同班同學卡隆讓他學會了勇敢、善良;可萊蒂教會他勤勞,孝順,樂觀;代洛西也成為了他學習的榜樣,還有小石匠,潑來可西等同學也常常通過一些小事感動著安利柯,教育著安利柯,讓他不斷的學習,完善自己。此外,路上幫助苦命小男孩湊錢的小女孩們,以德報怨的被打傷眼睛的老人,這些陌生人們也觸動著小安利柯的心靈,影響著他。甚至是可恨的弗蘭諦,他的行為,他的下場也給孩子們起了警示作用,使安利柯能明辨是非。這么看來,可以說人人都是教育者。《論語·述而》中有句家喻戶曉的名句:“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逼鋵逃叩睦斫鈶?yīng)該與亞米契斯是一致的。
至于受教育者,亞米契斯對其的界定也不僅限于學生,還包括其他在知識方面或在道德等方面等需要受教育的人。小說里的那些上夜校的工人,小石匠的父親,潑來可西的鐵匠父親其實也是接受教育的人,上夜校的工人和一些同學的家長為了充實自己,白天上班,晚上學習,學習認字寫字,學寫文章,他們也是受教育者;包括那位鐵匠,通過兒子的努力,兒子的獲獎,也通過老師,頒獎?wù)叩母谢?,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改掉酗酒的壞習慣,全心投入工作,所以,在小說中,他也是受教育者。因此,在亞米契斯看來,人人都可以成為受教育者。
其次是教育內(nèi)容,在這部小說中,教育內(nèi)容并不局限于書本知識,更多的是教育同學謙遜,友愛,具有同情心,進取心,并且教育同學們要愛國,有自我犧牲精神。 以前我們常常問,教育是什么?《辭?!穼Α敖逃币辉~的解釋是:①培養(yǎng)新生一代準備從事社會生活的整個過程,主要是指學校對兒童、少年、青年進行培養(yǎng)的過程。②用道理說服人使照著(規(guī)則、指示或要求等)做。從辭海的解釋可以看出,教育教給學生的應(yīng)該是他們社會生活的方法,他們所應(yīng)遵守的準則等。所以,教育不應(yīng)該只是簡單的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所以,我們會發(fā)現(xiàn),亞米契斯并沒有將過多的筆墨浪費在描寫小安利柯的科學知識學習過程,而是更多的記錄了教育者們教育安利柯熱愛學習、熱愛勞動、熱愛祖國、同情弱小、樂于助人、尊師愛生、體貼父母等美好精神的過程。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作者想主張的教育思想是愛的教育。在小說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無論是安利柯的嚴父還是慈母,無論是他的老師或是姐姐,都打心里的愛著安利柯,他們?yōu)樗麅A注心血,用愛感化他,用愛教育他,同樣的,也將愛植入他的心底。在父親的信里面,雖然句句透露著威嚴,偶爾還帶有譴責之意,可是字里行間卻是藏不住對孩子的愛。他為了安利柯不用心讀書而煩惱,為了安利柯不孝順母親而傷心,為了安利柯與同學交往的方式不當而擔心,可以看出,他真心愛著安利柯,為他操心。而且父親關(guān)心的不僅僅是小事,更重要的是,他教育安利柯要熱愛祖國,熱愛勞動人民,要求他為了祖國應(yīng)該不惜犧牲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告訴他對待勞動人民應(yīng)該友善,尊重他們,從這可以看出,安利柯的父親有多大的胸懷,有多大的愛心,同時也如此要求著他。安利柯的母親是一位樂善好施的善良女人,她帶著安利柯去救濟困難的朋友,她寫信告訴安利柯,希望他能夠有一顆仁愛的心,教育他不能對路邊行乞的人視而不見,應(yīng)該給予可憐的人兒更多的關(guān)愛。這位母親就是這樣,身體力行的告訴著安利柯什么是愛,教他愛別人。安利柯的幾位老師,包括校長都十分偉大,他們嘔心瀝血,不計較個人得失,全身心的愛著學生們,為他們操心,不遺余力的教育他們,不求回報,只求學生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此外,安利柯身邊的同學,如卡隆,潑來可西,代洛西等,他們?nèi)绱擞褠?,有著一顆寬容他人的心,處處體現(xiàn)了愛,這也給了安利柯很大的感觸,讓他更加切身體會到什么是愛。處于這樣一個愛的教育的環(huán)境下,我想,安利柯一定能成長為一名善良的,具有愛心的人,而對祖國,對家庭,同學等的愛,最終會使他更加努力,更加上進,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人。
分析了亞米契斯的教育主張后,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這樣的教育是如此美好,令人向往,我不由的想,如果當今的教育是這樣進行的,或許,效果會是驚人的,世上一片祥和,人才云涌,人們互敬互愛,沒有階級對立,沒有貴賤之分等等。這樣的教育是如此完美,這樣的教育思想早在120年前就已經(jīng)被提出,可是為什么直到今天,它都無法得以實現(xiàn)呢?因為,亞米契斯的主張只是烏托邦式的教育思想,在理想狀態(tài)下才能夠得以實現(xiàn),而在現(xiàn)實中,這樣的教育是難以實施的。
一種有實踐意義的思想應(yīng)該是基于現(xiàn)實情況下提出的。意大利于1870年才完成統(tǒng)一,在之前,長期處于割裂狀態(tài),亞米契斯經(jīng)歷了獨立戰(zhàn)爭,之后歷經(jīng)十年的創(chuàng)作,才在1886年出版的這部小說,所以在這部小說里,愛國主義教育思想貫穿始末;19世紀正是歐洲工業(yè)革命大力展開的時代,隨著工業(yè)革命的完成,工業(yè)資產(chǎn)階級和工業(yè)無產(chǎn)階級最終形成,富人窮人的分化也十分嚴重,因此,亞米契斯在文中著重提倡關(guān)愛他人,尊重勞動人民,尊重愛護窮人的思想,由以上兩點可以看出,他主張的教育內(nèi)容是與意大利當時的國情密切聯(lián)系的。但是,很可惜,這樣的教育卻無法實施。首先,亞米契斯文中的教育者們都是理想化的,無論是父親,母親,老師,周圍的同學,家長,甚至包括陌生人,他們都有近乎完美的品德,并且具有敏銳的洞察力。但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即使在當今社會。因為每個人的生長背景都不一樣,在那樣的年代,受教育的人少之又少,每個人的素質(zhì)參差不齊,無法為學生創(chuàng)造如此良好的人文環(huán)境。其次,亞米契斯文中的社會是理想社會,沒有過多的競爭,沒有過多的壓迫,沒有階級的對立,他的教育也是以這樣的理想狀態(tài)為基礎(chǔ)的,但可想而知,這是不現(xiàn)實的。當時,窮人的孩子即使受了教育,他們大多也只能繼續(xù)當普通工人,而富人的孩子卻能受到更好的待遇,有更光明的前程,而且,在那樣的年代,工人們是被壓榨的,他們首要解決的是溫飽問題,教育卻往往被忽視,階級的對立在當時是很明顯的,窮人與富人之間總有無法逾越的鴻溝。
一本好書帶給人的是沁人心脾的快感,是醍醐灌頂?shù)挠X悟,是甘露灑心的暢快。近期,我拜讀了李鎮(zhèn)西老師所著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使我受益匪淺,為了能更好的促進今后的工作,現(xiàn)淺談一下自己的讀書體會。
《做最好的老師》是李鎮(zhèn)西老師25年教育教學思想和智慧的精華集粹,全方位地闡述了李鎮(zhèn)西老師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語文教學的理念與實踐。全書集中展示了李鎮(zhèn)西老師的教育思想、教學藝術(shù)和具體的操作方法。李鎮(zhèn)西老師擅長把理性的思考傾注于可讀性極強的教育故事中,在一個個跌宕起伏、曲折動人、引人入勝的故事里,作者的教育思想、教育機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渾然一體,讀后發(fā)人深省,撼人心魄,催人淚下。
我作為一名青年教師,工作中熱情有余而思考不足,困惑與迷茫中讀讀此書猶如雪中送炭,也引發(fā)了我對教育的一些思考。想起曾經(jīng)讀到的一則寓言。一位農(nóng)夫得到一塊玉,想把它雕成一件精美的作品,可他手中的工具是鋤頭。很快,這塊玉變成了更小的玉,而它們的形狀始終像石頭,并且越來越失去價值。我們老師也得到許多塊玉——可愛的學生們。但是幾年后,并不是所有的玉都能雕琢成令人滿意的作品。恰恰相反,我們常常眼瞅著玉石的變化越來越失望。良好的意圖,變成了令人失望的結(jié)果,這是教育的悲哀。我們于是抱怨學生,認為他們天生就是一塊不可雕的朽木。
今天想來,我找到了問題的癥結(jié)。我在雕琢手中的玉時,用的卻是一柄鋤頭。我的教育工作沒有做到學生的心坎上。我對學生用心的教育,處處充滿痕跡深重的干涉,學生所體會的多是強制力,而不是教育。教育結(jié)果可想而知。李鎮(zhèn)西老師的教育手法自然而無痕,我想,這才是真正的教育,是教育最美妙的境界!
是的,只有童心才能理解童心,才能夠發(fā)現(xiàn)學生缺點中的可愛之處,甚至智慧之處,才能夠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才能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維?!叭酥?,性本善”。兒童的心靈比成人純潔,是不爭的事實。教育的過程是讓學生盡可能保持童心的過程。不能老用成人的思維、意愿和標準硬是強加給學生當做教育,硬去要求和束縛學生;用成人的冷漠去對待孩子的真誠。而應(yīng)該是教師與學生的共同成長。如果我們在教育學生學習的過程中用成了鋤頭,即懲罰措施等,對學生的心靈造成了傷害,一切“語重心長”甚至強制措施的教育都無濟于事。
以前,我在教育孩子中不能細膩體察孩子的心理,不考慮把工作做到孩子的心坎上,只是滿足于學生表面的、暫時的服從;只有教育者對自己錯誤的真誠追悔和對高尚人格的不懈追求,才會感染著、激勵著學生在人生的路上不斷戰(zhàn)勝自我,一步一步走向卓越……我想,教育是師生心靈和諧共振,互相感染、互相影響、互相欣賞的精神創(chuàng)造過程。他是心靈對心靈的感受,心靈對心靈的理解,心靈對心靈的耕耘,心靈對心靈的創(chuàng)造。把自己的整個心靈獻給孩子們。只有理解了這些,我才明白了什么是鋤頭,什么才是真正的雕刻刀,什么是教育的最為美妙的境界!
我由衷地佩服李老師,尊敬李老師,因為他是那么富有童心和愛心。也正是因為是這樣,李老師與學生的交流總是充滿無限真情,也正是因為這樣,李老師以愛回報愛,從而使教育獲得最終的“成功”。他的教育,“是充滿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仡櫸业墓ぷ?,在各位老師的幫助下,在自己的努力下,我覺得自己總體還是要有更大進步的。但是工作的過程中,我也發(fā)現(xiàn)自己丟掉了自己原有的一些很寶貴的東西。
讓我們用“心”愛孩子吧,讓愛一路伴隨他們成長。從而實現(xiàn)愛的教育的最終目的,也就是使學生在感受到老師無私的愛后,再把這種愛自覺地傳播給周圍的人,進而愛我們的社會,愛我們的民族,愛我們的國家……我也希望自己在以后漫長的工作生涯都能多一些愛心教育,也給學生多創(chuàng)造一些感動。
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教師”!
我很慶幸自己是一名教師,因為教師這個職業(yè)能夠獲得千萬人的信任,擁有千百人的愛戴,因為教師能夠真正體驗到人生歷程中最寶貴的真情。十三年的教學生涯,讓我逐漸體會到了作為一名教師的快樂,讓我體味到了當教師的崇高,也讓我領(lǐng)悟到了作為教師的成功的真諦——走近學生,就是完善生命。教師的快樂,來自學生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以“教學相長”、“誨人不倦”為樂,終于讓他的“仁政”思想得以傳承;孟子以“師不必賢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為原則,因材施教,終于成大器;荀子推崇“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為理念,學以致用,鍥而不舍;韓愈以“業(yè)精于勤”、“師意不師辭”為宗旨,著《師說》,駁“道統(tǒng)”;還有柏拉圖用“音樂是求心靈的美善”的教育思想,寫了著名的《理想國》;亞里士多德從“理論理性”的學說出發(fā),提出了“文雅”之說;夸美紐斯的《大教學論》更是內(nèi)容豐富,高瞻遠矚;而杜威的學說“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更加前衛(wèi);蘇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更是“心靈的藝術(shù)”。還有陶行知、朱永新、李鎮(zhèn)西、魏書生等等。這些教育家,他們在教育工作中的研究與發(fā)現(xiàn),讓他們獲得了最大的成功與快樂,而這正是他們走近學生所獲得的碩果。
讀了這些理論著作以后,我的心更加透徹了,因為對這些經(jīng)驗的汲取,使我更自信的走近我的學生,讓我更自覺地去研究我的學生,去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優(yōu)點,尋找與學生交流與溝通的橋梁,從而把學生的純真的心靈開啟,把學生智慧的火花點燃。每當接到學生的喜報時,或者看到學生的進步時,我就有一種收獲碩果的快慰。特別是在課堂中,我常與學生一起做同樣的事,甚至是率先垂范,做學生的榜樣。比如我的傾情的示范朗讀,我的感情豐富的下水文,都贏得了學生熱烈的掌聲,也拉近了我和學生在課堂中的距離。雖然現(xiàn)在的我還如此渺小,缺乏陶行知先生那種拼命的工作熱情,沒有蘇霍姆林斯基的那種敏銳的眼光,更沒有孔子的聰慧心智,但我已嘗到了教書育人工作中的甜頭,生活中以獲得了充實與滿足。我想,我會讓這份快樂延續(xù),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教師的崇高,來自學生教師是學生心目中的偶像。具有高尚的的師德,才會得到學生的尊重,教師自己也才能從中體會到自身的崇高所在。常聽學生家長說“我家的孩子只聽老師的,老師的話簡直比圣旨還靈,回到家里就誰的話都不聽了?!?/p>
由此看來,我作為教師想到了學生的向師性,這是一種純潔的美好的心理品質(zhì),我們當教師的要好好地利用和開發(fā)。特別是在學習了魏書生老師的教育理論后,我也曾刻意仿效,在班上定下“規(guī)矩”:凡是老師或?qū)W生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錯誤,就要當場表演一個節(jié)目,沒想到這一舉措竟然讓我獲得了意想不到的威信。在教學中,我有意或無意中出了這個那個錯,學生都會及時地為我指出,我也自覺“遵規(guī)守章”,每次都認真的為學生唱一首歌。這樣的“懲罰”卻博得了學生的歡心,不僅師生之間的關(guān)系逐漸融洽,班級氣氛也極為活躍。也許,這正體現(xiàn)了教育的民主,在學生眼里,教師能夠與他們平起平坐,他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學生樂意與我走近,常把心里話告訴我,向我訴說煩惱,向我傾訴困難,近四年中,我因此收到學生來信近60封,這不能不說是一筆最寶貴的財富。每一次學生在向我表達著他們對我的感激和敬意是,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動,我總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種最崇高的價值。
自古以來,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而讀書作為其中一種既普通又直接但卻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為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當然,現(xiàn)今社會,不單單可以從書本中獲取知識,通過網(wǎng)絡(luò)讀書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當然因為我專業(yè)的特點,所以,平時我較少進圖書室讀書,我大多數(shù)的讀書時間,都是在網(wǎng)絡(luò)上看書。
今天,什么“讀書是一種享受,讀書是一種情懷”“讀書能促進教師的精神生長”“書籍會使教師不再自甘平庸、俗不可耐”這些大道理我也不再說什么,相信老師們都了解,如果要講,你們肯定比我還講的多。
我要和大家交流的是我平時讀書幾種做法,這樣可以更好的了解書本的知識,走進書的海洋,理解書本的精髓:
一、要確定一個讀書坐標。
書海卷軼浩繁,讀無止境。必須把書籍分類,規(guī)劃。從而一類一類的循序閱讀。
二、在時間上要善于擠和鉆。
要養(yǎng)成手不釋卷,巧用點滴時間的習慣。
三、在態(tài)度上要敢于下吃苦的決心。
面對書籍的知識高地,要敢于橫下一條心,以冬戰(zhàn)三九,夏戰(zhàn)三伏的韌勁,以頭懸梁,錐刺股的拼搏毅力,攻破一個個知識高地。
四、要勤于動筆,善于思考。
學而不思則罔。遺忘是讀書的大敵,動筆則是加深記憶的良方。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奔皶r把讀書心得、啟迪隨手記下來,把重點語句圈點劃線,是深化大腦記憶痕跡的有效途徑。因此,手中的筆墨是苦攻書籍最直接的利器。 最后,我想和大家分享網(wǎng)文上的一段話,相信很多老師都看到過,“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有人說,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yīng)該有一桶水。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盡的時候。我以為,教師不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來水"、"長流水"。"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是固教然后知困,學然后知不足也"。因此,在學習中,書本是無言的老師,讀書是我學習中最大的樂趣。”
教師閱讀心得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