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的森林》已經(jīng)看了不下3遍,每次都會讓自己很感傷。用作者的話,《挪威的森林》是根據(jù)自己的短篇《螢火蟲》為底本寫的,那么,很多問題和情節(jié)必定在村上春樹的大腦里縈繞了很久,此為其一。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關(guān)于挪威的森林讀書心得,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挪威的森林》里,只有三個人知道尊重自己感覺的涵義。其中渡邊、綠子是天生就知道,而玲子則是在渡過痛苦的海洋后才到達彼岸。渡邊、綠子是現(xiàn)世社會里兩顆絕無僅有的璀璨明珠。他們天生就懂得尊重自己感覺,不會因為內(nèi)心感覺奇特、“骯臟”、自私而刻意壓抑它們,他們天生就有抗拒“非黑即白”的現(xiàn)世道德的力量。他們不會自己把自己看成怪人,別人把他們看成是怪人的時候,他們也不會認為自己是怪人。只有內(nèi)心強大的人才會如此.
只是渡邊與綠子獲得尊重自己感覺的途徑不同。綠子尊重自己的方式仿佛是從外部世界獲得的,她融身于熙熙攘攘、熱熱鬧鬧的市井之間,看見一縷白煙,會與第二次見面的渡邊說那是高中校工在燃燒女生衛(wèi)生巾;聽到第三次見面的渡邊夸自己的廚藝,會馬上回憶起當(dāng)初為買鍋而擠掉買胸罩的錢;會在一大群朋友前,講鄰居阿姨打噴嚏把衛(wèi)生巾打掉在地的趣事。不隱瞞自己的感覺,不用非此即彼的現(xiàn)世道德約束自己,是綠子與自我和解的方法,是綠子尊重自己的感覺的途徑,也是她深深吸引渡邊之處。她也有過掙扎,比如她一開始找的是個中規(guī)中矩的“好人”男朋友,不許她吸煙,不許她講黃色笑話,她自己可能也這樣約束過自己,比如在高中階段,但她發(fā)現(xiàn)此路不通時,就任自己尊重自己,不再橫加批判。她時時感到在現(xiàn)實社會中窒息,因此她總想在深夜的東京街頭爬樹——爬得高高的,脫離污穢的空氣,自由自在地吸口氣。
為何渡邊能夠尊重自己,我實在不知道,書里也沒交待,也許是天生吧。他天生淡定從容,現(xiàn)世規(guī)則控制不了他,他自己也不控制自己。在他那里,既也善也無惡,既無好也無壞,既無忠也無奸,他“既不辯護也不解釋”。他像海上一葉小船,既無帆也無升帆的欲望,只任海風(fēng)海浪任意把他吹到任一個角落。他在哪兒都是他自己?!拔矣X得自己周身仿佛緊緊貼上了一層薄膜。由于薄膜的關(guān)系,我無法同外界相融無間,而同時他們的手也無從觸及我的皮膚。我本身固然軟弱無力,然而只要我處于這種狀態(tài),他們在我面前也同樣無能為力?!币钟糁械亩蛇呑钅芊从吵龆蛇厓?nèi)心的真實狀況。
尊重自己的人才會真正尊重別人,因此,綠子說渡邊“或許你有一種讓人心里坦然的能力也未可知”。這句話極富魅力,任何人都想與“讓人心里坦然”的人相處。因此綠子能夠在渡邊面前如此輕松,如此放得開。但因為人們離自己內(nèi)心太遠,往往會不看出誰是“讓人心里坦然”的人,只有極少數(shù)認清內(nèi)心的人才能敏銳地覺察出來。也即因此,綠子與渡邊的相遇、相愛才顯得那么難能可貴。
我個人覺得,渡邊選擇綠子合情合理,只有綠子才是渡邊內(nèi)心感覺的棲息之地,綠子是渡邊自我的實現(xiàn)之地。一開始,渡邊以為自己只會迷戀純而美的直子,但渡邊最后認清了自己的內(nèi)心,對綠子說:“但見不到你后我才深深意識到——只因有你,我才得以好歹堅持到現(xiàn)在。而失去你之后,我實在孤獨得好苦?!?/p>
上周日在上舊書攤上買了一本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大作《挪威的森林》.一周就把它看完了,好久沒有這樣痛痛快快的讀小說了,心中好象有一樣?xùn)|西堵住,不吐不快,總覺得還是隨便寫幾句所謂的讀后感吧!
當(dāng)看到書的簡介就知道這是一部年輕人讀的愛情小說,已步入中年的我能否讀完一點把握都沒有,開始的時候無法靜下心來仔細閱讀的,但我還是像年輕時一樣,認真的讀完了,也重溫了戀愛時的感覺.這是一部純情、坦率的小說,成長的苦悶,無奈,恐懼,好奇,令人感動共鳴.正如作者說,有些人會喜歡這部小說,有些人不喜歡,只要是熱愛生命,對生命敏感的人一定喜歡. 這部小說中人物稀少,寫來寫去就是那幾個人:渡邊君、直子、玲子、綠、永澤.故事情節(jié)就是圍繞渡邊君與直子純美而毫無結(jié)果的愛情展開.先簡單的介紹一下讀完后我對書中這幾個人物的一點體會吧:
1、 渡邊:渡邊是一個很不起眼的小人物,感受強烈的是渡邊的“真”,他真實地生活在自己的天地里,把自己真實的一面原汁地展示給別人 ,包括他對人對事的表現(xiàn),如玲子問他跟幾個女人睡過,他都毫不保留的講給玲子聽.接著感受的是渡邊博大平和象大海一樣寬廣無邊的心胸和細膩的感情.面對明知是“不正常的”的直子卻“潤物細無聲的”默默關(guān)心,一天一天的寫信,而且一直堅持,更令人傷感的是直子并不知道欣賞,卻固守在已經(jīng)自殺已久的木月的傷感中.我覺得渡邊對直子的愛情是由替朋友照顧女友的關(guān)心同情轉(zhuǎn)化而來.
2、直子:直子有點象我國的《紅樓夢》中的林妹妹,多愁善感、纖細柔弱,林妹妹一旦走出了大觀園,她也是無法生存的.因而無論渡邊怎樣努力去撫慰,也無法挽回直子因“不正常”而自殺的宿命.
3、 永澤:永澤是唯一可以把持自我的積極的人,事實上,他的所作所為是對現(xiàn)實的嘲弄,游戲人生而已.
4、 綠子:綠子是我喜愛的人物,她真實、率真,簡單.綠子身上體現(xiàn)出來的真誠與渡邊表現(xiàn)出的真誠不管在哪個年代,哪種環(huán)境都難得可貴.
5、玲子:玲子的心理不正常和其它人不太一樣,她一生的禍福都是音樂所賜.在某種程度上,玲子受直子影響很深.
讀完這本書最大的感觸就是書中對“生與死”的描述:“死并非生的對立面,而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 這本書一共寫到四個人自殺,木月、直子、直子的姐姐和初美.書中冷峻平緩的文筆把這些莫名其妙但又沉悶的自殺擺到我的面前,我不理解,這是怎么回事,是日本人的社會現(xiàn)象還是他們?nèi)毡灸贻p人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呢?在我們這個現(xiàn)實世界中當(dāng)我們身邊的親友撒手人寰時,每一次的葬禮都讓人反省活著的人該如何更好地活著.因為人來到世上只活一次,要讓這一次活得有價值.我想可能是這些年輕人陷入了一種莫名的孤獨空虛之中,到了難以自拔無人幫助的境地,可能與西方根深蒂固的思想、生活方式、社會環(huán)境、受到的教育有關(guān),不像我們中國人的“好死不如賴活著”.其實有的時候我們也會感覺到孤獨寂寞,有時候也會陷入無盡的空虛之中.孤獨、寂寞、空虛是每個人都有的.無論你是達官貴人、百萬富翁還是布衣百姓、窮人乞丐都會有,只不過看你怎樣去面對?人人都有這種經(jīng)歷,但人人卻未必用相同的方式面對.如果你不用正常的平常心去積極面對,那么你將無法走出孤獨的世界,那就會像直子他們一樣變成了“不正?!钡娜?現(xiàn)在我們的現(xiàn)實世界中不也經(jīng)常聽到有的人自殺嗎?可能也走進了孤獨、寂寞、空虛、厭世的死胡同而難以自拔了吧.
從我讀《挪威森林》到今天寫讀后感已經(jīng)很久了,我已經(jīng)忘了書中提到的一些人物的名字,也忘了村上是如何描寫自然的美景的,但是我記得大致的情節(jié)。讀完這本書之后我又專門抽出時間將甲殼蟲樂隊演奏的《挪威的森林》和伍佰演唱的《挪威的森林》聽了數(shù)遍。記得渡邊君就是在機場聽到《挪威的森林》這支曲并回憶起他年輕時的經(jīng)歷的。
人都有一種懷舊的心理,尤其是在他失落的時候。一個人經(jīng)歷了許多人事的變遷,心態(tài)上應(yīng)該是比較平和的,而最讓人難忘的恰恰是年輕時的情,一首熟悉的歌曲會令我們想起當(dāng)年喜歡過的男孩(女孩)的模樣,一幅相同的場景也會讓我們記起當(dāng)年的故事。不管是怎樣一個人,成功的或不成功的,男人或女人在他(她)的心底深處總是銘記著一段往事。
所以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小說中的開頭并沒有詳細的交代渡邊現(xiàn)在的生活情況,僅僅因為那感傷的曲調(diào)令他想起了往事。對于全文,我在印象中主要把問題歸成了2 點:
1、小說中絕大部分內(nèi)容寫的是渡邊上高中的事情。一個高中生的憂郁和孤獨卻用性的方式來緩解,我不認為是件好事。我認為生理的宣泄只能緩解暫時的困惑,卻不能徹底擺脫掉抑郁,反而會養(yǎng)成依賴。如同不能忍受疼痛的人用來減輕疼痛一般,并不能從根本上來解決。記得當(dāng)年歌德寫《少年維特之煩惱》之后,有很多的年輕人向維特學(xué)習(xí)選擇自殺??磥砦膶W(xué)的導(dǎo)向作用是不可低估的,那么我們的文學(xué)評論者在極力抬高這部作品的價值的時候有沒有考慮過它有可能會引起的負面效果?
2、有人認為:當(dāng)一個人對現(xiàn)實社會感到恐懼而無法逃避的時候只有選擇死亡。當(dāng)然渡邊不是這樣做的,他選擇出去流浪一個月,這是逃避。可后來又回來了,這卻不是逃避。這也正是我們大都數(shù)人的生活經(jīng)歷。
其實我們每個人何嘗不是一個路人呢?我以路人的眼光來看渡邊,反之亦然。人與人完全默契與溝通簡直如同天方夜譚。我們應(yīng)該怎樣去評價一部文學(xué)作品呢?如果人人都叫好是不是真的完美無缺呢?我認為人性的完美就在于它的真實:優(yōu)點,缺點;健全,殘缺;理智,感性;清醒,糊涂;等等等等。
所以我看到的是一個真實的渡邊。因為年輕,所以憂愁。
每一部文學(xué)作品都或多或少的對社會與時代有所反映。六十年代的日本的具體情況我不了解,但是我想渡邊之所以有如此的苦悶與孤獨一定與大時代背景分不開的。社會的低迷狀態(tài)自然使得人頹廢。我不能理解渡邊那時的行為,這恐怕就是所謂的時代與時代間的代溝吧!
對《挪威森林》一書我沒有要求大家接受我的觀點,就如同你不能強求我接受你們的觀點一樣,知人論世或者論世知人同樣重要,正如馬克思所說:人是一切社會關(guān)系的總和。人不可能脫離社會獨立存在,所以人的思想與行為必然受到時代的影響,那么渡邊的失落與頹廢就有了它存在的理由與合理性。
“挪威的森林”自己沒有很多印象,所以無法說什么。如果很多年后,書中的主人公們都已經(jīng)成家立業(yè),有著各自的家庭,那么我們可以為此點一首《愛的代價》,結(jié)局于是中國化,不再那么感傷,或者有一點好萊塢的輕松。
對于書中的女孩,綠子這種類型,應(yīng)該是很好的伴侶;而玲子這樣的,雖然是另一種類型,但也很好;對于直子,象渡邊這樣的人,都無法放棄責(zé)任,愛,在這種角度,沒有人會講明白到底是什么。
在療養(yǎng)院,玲子說,他們和外邊的人的區(qū)別在于他們知道自己不正常,聽起來象一種反諷。
渡邊,這個看似普通的人,有著誠實的可愛。就像我們身邊的人一樣,不會那樣光芒四射的讓人難受。平淡,有時還讓人覺得有點冷冷的感覺。對于別人的看法,他似乎并不怎么在意。即便你有興趣了解,之后,我也不會因此作出改變。但這種性格又不是我行我素,而是充滿善意和誠懇的樣子。我喜歡這樣性格的青年。
一個人獨獨的在角落了看書,或者漫無目的地游走在東京的街頭,有著一份眷戀和深沉的激情埋藏在一段回憶或愛戀中,神色間有些孤獨的樣子。說實話,這個可以溫柔的暗暗走在直子身后的少年,這個可以在雨天里溫柔的擁抱陽臺女孩的少年,這個總是愛在星期天寫信的少年,這個把自己甩向泥潭里不能自拔的少年,讓我深深地著迷。
我還在想象,他可以不時地前去那個遙遠的世界探望直子,可以同綠子一起相擁而眠,撫摸她的短發(fā),或者過去很久的日子里,某天,渡邊又再次回憶起直子的種種。
在我理解,直子的存在除卻愛戀,更有依靠和寄托的意味,寄托了還有木月的種種。直子,讓人向往和憧憬,她的美好和神圣早在相遇之時便覺得仿佛在身邊,卻又遙不可及般。明明知道永遠無法像綠子般存在,卻像是身體的一部分一般無法離開。于是當(dāng)直子,真的離開的時候,就連可以遙望的距離都無法得見的時候,我感到深深的悲哀。這種感覺在開篇,就如同一股清冽的風(fēng),始終消散不去。
綠子就像陽光一樣,盡管喜歡雨天的愜意美好,晴天的日子卻是不能離開的必須。綠子就是這樣的存在。愛上綠子,就像愛上陽光的溫暖。這個可愛的女孩,隨口說著粗話,把自己的感覺清晰的表達出來,真是的無可替代。渡邊,會需要她,會愛她。最后的電話也是打給了她,可我還是感到有點難過。好像這個可愛的女孩,受了很多委屈一樣的難過……
路漸漸的遠去了,心卻還在開始的地方掙扎著,這種痛一如離開母腹的嬰兒,非要那么痛徹心菲的哭上幾聲才能證實自己真的存在。
直子就這樣無聲的啜泣著,雖然她很想哭出聲來,可是女性的虛榮在阻止著她,不想成為眾人取笑的對象,唯一所能做的就是壓抑。
曾說過以前我是這樣活過來的,往后也只能這樣活下去。一旦放松,就無可挽回了。是的曾經(jīng)的目標(biāo)在今天如果一旦放松,那么往后的希望就將不復(fù)存在,活著就是為了那一虛渺的幻想,盡管窮盡一生也未必能夠完成。
喜歡直子,喜歡渡邊君,喜歡《挪威的森林》,這種喜歡讓我覺得迷失,因為沒有任何的一個人可以讓我知道只要跟著他就不會落入枯井,因為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像愛直子的渡邊一樣深愛著我的一切,包括思想,包括文字。于是就在那樣的地方,就在那個陰慘慘濕漉漉的枯井里一個人孤零零一分一秒地掙扎著死去。
而我的記憶,最終也將在記憶堆那個昏暗場所里化為一攤爛泥。
一直喜歡描寫死亡,那種生活終結(jié)時的無奈而又放松,那種莫可名狀的心緒,我既不能將其排遣在外,又不能將其深藏于內(nèi)。于是只能自己壓抑著對死亡的恐懼及向住,把它化解成我的文字,以此來證實我此生的目的。
愛是那樣的一個博大精深的字眼,可是無數(shù)的人卻在褻瀆著它,我愛是因為我心崇拜,女人因崇拜而愛此時卻是多么的虛無,可許每個人都很平凡,平凡就是像一頁書上的一張白紙。圖然有著忘卻的失落,卻也只是無力去挽回的空白著,像迷失方向的魂靈,在漆黑厚重的夜幕中彷徨。
永澤說:“人生中無需理想這種東西,需要的不是理想,而是行為規(guī)范?!彼终f:“紳士就是:所做的,不是自己想做的事,而自己應(yīng)做的事。”然而我們這個社會,在這樣的冷漠的人群中,圖有網(wǎng)絡(luò)的溫暖,卻不需要紳士,我們只需要一個真正的男人,一個有血有肉有愛有恨的脫離了社會性那樣的一個單一的人,如此而一。
正是因為這樣,死的陰影才一步一步侵入生命的領(lǐng)地,等察覺到的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到了。這樣的后悔著,也無事無補。于是直子死了,活著的渡邊親身將摯愛的直子送進了墳?zāi)?,送到了木月的身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