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輕輕地,讀我的“書信”,我偷偷的,讀你的“舒心”。你讀懂了我的“真心情書”,我讀懂了的“幸書(福)期待”。世界讀書日,閱讀越快樂,閱讀越幸福!下面是小編帶來的有關(guān)好老師在這里讀書心得,希望大家喜歡。
《好老師在這里》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話是:“教育不是你想帶給孩子什么!而是你想帶給自己什么!不要用冠冕堂皇的句子說一切都是為了孩子”。這樣冠冕堂皇的話我們好多老師經(jīng)常掛在嘴邊,也包括我自己,捫心自問,在現(xiàn)在的大形勢下有多少是真正為了孩子。
什么樣的老師才算好老師呢?從成為老師的第一天我就在探尋標準,但一直都沒找到一個最佳的答案,直到我讀到李鎮(zhèn)西老師所寫的“‘最好’就是‘更好’,雖然這個‘最好’永遠達不到,但一個一個的‘更好’,便匯成了一個人一生的‘最好’”這句話時,頓時豁然開朗。是啊“做最好的自己”,強調(diào)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
回想自己的教學生活,當我擺出“師道尊嚴”嚴厲地去批評學生的時候,我并沒有感受到他們的心悅誠服。反而,只是一個充滿鼓勵的眼神,一個充滿溫情的動作,一個微不足道的幫助,卻使他們更靠近我。當我們故作尊嚴,甚至以犧牲學生的尊嚴來換取自已的尊嚴時,學生根本不會買我們的賬,只會向我們投來冷漠的眼光;當我們‘無視’自己的尊嚴,而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誠的感情,并隨時注意維護、尊重學生的尊嚴時,學生會把他們?nèi)康膼坌暮途匆夥瞰I給我們?!?/p>
當拿起這本將真知灼見以樸實無華的語言展現(xiàn)在我面前的.書時,我喜歡上了這本書。書中的一個個故事,一位位老師折服了我。
教育上的愛,不是為了達到一個目的而做出的一種姿態(tài),它是一種思想,一種情感,一種氛圍,運用得恰當,它會把”愛“自然而然的貫穿于教育的某一個環(huán)節(jié),也會不聲不響的體現(xiàn)在教育的每一個細節(jié),更會潛移默化的浸潤著每一個學生的心靈??傊淠男?、生硬的態(tài)度,永遠也不可能換來心與心真誠的溝通,從今以后我會多試著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用”學生的眼光“看待,用”學生的情感“體驗,用真心、愛心、誠心、耐心,換來學生們純真的笑容,贏得學生們的尊敬和愛戴。
我是一名老師,一名想當好老師,卻苦于還沒有找到好方法的老師;同時,我也是一名家長,一名想選好老師,卻不清楚什么才是好老師的家長。肩負著這兩個重要角色的我,暑假里有幸拜讀了林文虎老師著作的《好老師在這里》一書。
通常而言,教育書籍常常讓人感到枯燥乏味。然而本書中那一個個看似平常卻發(fā)人深省的“真實又有營養(yǎng)”的故事;那一兩句簡潔而犀利的點評無不閃現(xiàn)著作者獨特的批判和精辟的見解;那到處閃爍的真知灼見,都讓我越來越有興趣去深入地了解一下這些還沒有落入俗套的“好老師”。
一、敏銳發(fā)覺孩子情緒,貼心呵護每一個孩子。
書中有這樣一則關(guān)于美惠老師的故事:一個叫阿誠的孩子,因為媽媽無法如約為其過生日而產(chǎn)生不快以及怨恨的心理時,美惠老師竟然冒著大雨,頂著隨時有山石崩落的危險買來生日蛋糕,和同學們一起為阿誠慶生。在這個故事中,正是因為美惠老師用心捕捉到了阿誠的不同的表情,并進行細心觀察與分析,最終使事情有了個最完美的結(jié)局。當然,即使老師不這樣做,阿誠過不了幾天可能也會恢復(fù)情緒,但是這種感動肯定是會讓孩子們一輩子銘記于心的。
是啊,一個班二三十個孩子,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完整的生命,絕對不是簡單的二十分之一,三十分之一。每個孩子都有完整的喜怒哀樂,都需要老師細心貼近。但是作為教師的我們,真的懂得照顧所有孩子的情緒嗎?舉個我們最常見的例子:一個平時成績不甚理想的學生,高舉著一張考了高分的英語試卷給你看時,你會怎么表揚他?一般我們都會說:“瞧,你肯定是通過了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看來只要我們肯用功,沒什么能難倒我們的是不是?”乍一聽好像也沒有什么不對的地方,也確實是我們慣用的'說辭,但我們千萬別忘了,學生中的確有那么幾個,盡管很勤奮很用功,成績還是上不去。如果他們聽見了老師上面的這一番話,心里難免覺得自己又笨又沒出息,努力了還得不到好成績,從而產(chǎn)生更加自卑的情緒??磥恚喓唵螁蔚馁潛P,也是深諳大學問呢。那么讓我們來聽聽徐銀素老師是怎樣來表揚學生的:“哦,恭喜你哦!你瞧,你連這么難的英語都學得這么好,還會怕學不好語文和數(shù)學嗎?”她告訴我,相對來說,孩子們的英語成績都普遍較高,這樣說的話,即使其他孩子聽到,都沒關(guān)系。她說這個叫“以優(yōu)帶全”,用英語成績帶動其他學科的全面提升。這就是一位優(yōu)秀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能把每個細節(jié)落到實處,能照顧到每個孩子的情緒。從此,我也改變了。家長會的時候我再也不會說英語是如何的簡單好學,而是把它描繪得比登天還難。我的英語教得好,那是我這個老師水平高,家長肯定開心;你家孩子學得好,那是你家孩子本事大,家長自然更開心。這種兩全其美的事,以前怎么就一直參不透呢?
二、靜心“燒制”孩子成型,耐心等待每一個孩子。
婉雯老師這幾年燒制了不少陶藝作品,每每看到滿教室的作品,就巴不得一天就把它們?nèi)繜?,想馬上看看這些陶藝制品完成的樣子。但偏偏“燒窯”是個急不得的工作,溫度得一度一度慢慢地上升。時間花得越多,溫度燒得越高,成功率就高;燒得急,常常就是滿窯的失敗品。
靜心燒制陶藝品跟教育也有相通的地方。我們知道,教育是一門需要時間的藝術(shù),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藝術(shù)品,需要時間慢慢雕塑,需要時間慢慢陰干,需要時間慢慢地燒,才能成型。而等待是我們很重要的教育手段。每個孩子都有他自己的學習節(jié)奏。有的孩子快些,“快”未必全然是好,不是常說“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嗎?有的孩子慢些,“慢”未必一定不好,齊白石、吳承恩、姜子牙不都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人物嗎?孩子的教育,還是順著他們的“學習節(jié)奏”最好了,“硬塞”只會“拔苗助長”。
一個又一個的事跡讀下來,心中不禁豁然:好老師們是如此善于挖掘孩子的成就感,就像勘探甘美的泉水,細心觀察、認真挖掘、耐心等待,總會有涌泉的機會。從今以后我也要學習這些“好老師”,彎下身子,和孩子一起笑、一起哭,和孩子用同樣的情感感受問題,面對世界,并贏得孩子們的尊敬和愛戴。
《好老師在這里》中的每一則故事,除了孩子的姓名外,所有的情節(jié)都真有其人,也真有其事,而且就發(fā)生在今日的臺灣校園中。每個故事都像一首抒情詩,能撥動讀者的心弦。好老師成就了好孩子,孩子們純樸、天真、簡單的成就感,也正是好老師教學和感動的來源。好老師善于挖掘孩子的成就感,就像甘美的泉水,只要細心觀察、認真挖掘、耐心等待,總會有噴涌的機會。如果您想當好老師,但苦于沒有找到好方法。抑或想為孩子選個好老師,卻不清楚?么是好老師,那么不妨從《好老師在這里》開始,相信答案就在這里!
一、原來教育可以更簡單
很多教師常常感到學校的教育資源缺乏,想要做一些事情非常不方便。事實上,大量的教育資源就在自己的身邊,關(guān)鍵在于自己有沒有善于發(fā)現(xiàn)的“慧眼”。
位于臺東的海端國小,學校里的教學設(shè)施很匱乏,學生家長也都比較貧窮。臺北的學校到他們這里來進行慰問演出,讓孩子們非常羨慕他們手中的樂器和震撼的音樂。怎樣讓海端的孩子也能舉辦音樂會,品味成功的喜悅?惠珍老師想了很多辦法,最后找到了當?shù)胤浅€樸的樂器——陶笛。她到高雄找到了陶笛的創(chuàng)始人,請他資助學校孩子一批陶笛,并請他培訓孩子們吹奏。惠珍老師當然率先垂范,跟著學習,學校的老師也被發(fā)動了起來。一時間,陶笛成了全校師生共同參與的一項活動。謝長廷是一個陶笛愛好者,他知道這一消息后,專門撥了一筆款項,讓孩子們到臺北參加演出,自己成了行政院院長之后,還專門走到這所學校,跟師生一起吹奏陶笛。因為陶笛,使得全校的師生都品嘗到了成功的喜悅,并將這種喜悅轉(zhuǎn)化為學校各方面的發(fā)展上,就連當?shù)氐纳鐓^(qū)都成了陶笛的天下。
我們身邊有著非常廣泛的教育資源,這種資源可能是一些人,可能是一些器物,也可能是一些場地、科研院所等。從孩子的需求出發(fā)進行課程的設(shè)計,緊緊依靠社區(qū)、家長的力量,可以讓平凡的教學插上飛翔的翅膀,給孩子們帶來一個全新的世界。而要做到這一點,學校領(lǐng)導和老師的一起參與,共同學習,互相促進非常重要。
二、原來教育可以更溫馨
美惠老師是北部山區(qū)一所初中的老師,她善于看見孩子的情緒,用真心去換取孩子的真情。一天一大早,美惠老師看見班里一位平時很害羞的男孩阿誠帶著喜滋滋的神情上學。可是阿誠這喜滋滋的幸福模樣只維持了一天,表情變化之快,引起了美惠老師的注意。原來阿誠的爸爸過世很久了,媽媽也已改嫁,他獨自和阿公、阿奶一起生活。下周月考那天正好是阿誠的生日,媽媽本來說要買蛋糕回來陪阿誠過生日的,可才隔一天,又說工作很忙,又說走不開不能回來了。重復(fù)的幾個“又說”,聽得出來他心中深深的不快和怨恨。雖然只是短短幾句話,話中的每一個字,卻都如巨石一般沖撞美惠老師的心。
月考那天,天上下著傾盆大雨,美惠老師毅然決定開車到深坑街為阿誠買生日蛋糕。半個多小時的山路,幾乎每隔一段就有大小不等的山石崩落,這樣的天氣和路況,讓美惠老師畢生難忘。蛋糕買回來了,在全班生日快樂的歌聲中,阿誠一臉燦爛。美惠老師認為,孩子們的每一張笑臉,都是對老師最好的鼓勵。
三、原來教育還可以更詩意
水源國小的杜老師把學生的作文譜成曲子作為校歌傳唱,從此激發(fā)了他“教學與唱歌”的教育生涯,有了大榕樹下的演唱會,瓦窯坑三號演唱會,水源的孩子cd的發(fā)行等等。他獨創(chuàng)了自己的課程,整理出了少年禮的四個主軸。每個周末他們輪番選定幾個孩子的上學之路,大伙兒一起走那位同學的上學途徑,然后把每個孩子的上學途徑成心靈地圖。杜老師教書沒有講臺,講臺就是茶幾,他陪著孩子聊天,練書法,有了錯誤讓孩子自己懲罰自己。
這樣的教育簡直就是一首浪漫的生活之歌,這是真正意義上的教育,或許這才是教育個本源。
四、原來教育還可以更寬容
同樣是杜老師,在他的書法課上對孩子有這樣一個要求“對得起每一張紙”。有一次,一位叫阿焜的同學直挺挺的坐了一節(jié)課,什么事也沒有做。杜老師問他:“為什么沒有寫?”阿焜回答得很自然“老師不是說要對得起每一張紙嗎?”杜老師點點頭沒說什么,收下了空白的宣紙。
第二周的書法課,阿焜一樣安靜地在座位上坐了一整節(jié)課。杜老師沒有打擾他,一樣任由他枯坐到下課,一樣收下了他那張空白的宣紙。
第三周了,終于又到了書法課,杜老師發(fā)現(xiàn)阿焜開始在紙上涂涂寫寫。下課時,阿焜終于交上來一張寫滿文字的宣紙,那是一首童詩,描述“水源”這個小山村。
那晚,杜老師回到宿舍,拿起吉他,就著阿焜的童詩,他譜了一首《水源風光》的曲子。
全然不動情緒地接下孩子一張空白的作業(yè),能聽懂孩子看似“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不做作業(yè)的理由,更是難事!能沒有指責,沒有羞辱,完全聽懂孩子的心意,尤其不容易!
看完這本書不禁讓我想起了曾經(jīng)看到過的一段很有啟發(fā)性的文字:
小草就是小草,杜鵑就是杜鵑,梅花是梅花,依其本性,依其時節(jié),該給水的時候給水,該照陽光時給陽光。對人的教育亦然,你只要提供一個適合的環(huán)境,適時給予營養(yǎng),引發(fā)學生內(nèi)在本有的生命力,讓他長出該有的自信和風采。
最后用書中的一句話結(jié)束我的交流:好老師會和孩子用同一個鼻孔呼吸,用同一顆心感動。好老師不會累,而且受歡迎!好老師一點也不寂寞!好老師在這里!
這個假期里,我讀了林文虎老師寫的《好老師在這里》這本書,前半部分主要講了很多有個性特點的老師,以及他們的教育故事,對一般老師有參考和借鑒意義,后半部分側(cè)重講述了一些有個性的學校的做法,則對校長或管理者更有啟發(fā)意義。
我很贊同序言中的這句話,“絕大多數(shù)的老師都還是想當好老師,只是有些老師找不到成為好老師的方法罷了。”我認為在所有的為人師者中,排除個別人,大多數(shù)都還是想做一個好老師的,每一個教師都還清楚地記得當初踏上講臺時的那個美好愿望和理想,并為堅守和實現(xiàn)這個夢想而努力地工作和尋找,只是后來啊,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因許多事情而改變了。
我好似亦是如此的吧!我想當好老師,但找不到成為好老師的方法。我很難做到像美惠老師那樣敢于誠懇地給學生道歉,也不如杜老師那樣有足夠耐心來觀察學生和學生談心,我習慣因循守舊,不會像美玲老師那樣自編教材,我遵循師道尊嚴,更不會和林老師樣,把學生當兄弟……說實話,從教十多年來,我還是十分看重教學成績的,我始終擔心所任教的班級考試成績會落后其他班級,有時還為成績沒有達標完成任務(wù)而糾結(jié)自責,嚴重時會失眠。我始終認為成績是最現(xiàn)實的了,沒有好成績,就不是一個好老師。我們整天打著一切為了孩子的大旗而想法設(shè)法的將自己的知識經(jīng)驗灌輸給他們,卻不知道他們想要的是什么,看似無私的背后充滿著自私的影子。
其實,找到好的方式方法,成為了好老師,成績自然也不會差的。讓許多平凡的孩子在平凡的老師那里找到春天,是書中告訴我的,也是我認為我也應(yīng)該能夠做到的事情。教育家陶行知曾有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笔前?我們多一把尺子就多了一批好學生。我們的心中不僅要有分數(shù),更重要的是要有人,一個個有獨立人格和尊嚴的人。
最后用書里陳元利校長的這句話勉勵我自己吧,“教育之道無它,愛與榜樣而已。”
寒假每天在陪女兒看書之余,我總會拿起《好老師在這里》這本書來翻看幾頁,書中的每位老師平凡而又質(zhì)樸,但是他們智慧而又樸實的教學思想和方法卻讓人折服。
印象最深的是文中介紹到的美惠老師,她在教一位初一女生“一元二次方程式”這個知識點時,在反復(fù)講解并練習檢測后,學生仍然似懂非懂,她把原因歸結(jié)為是自己沒有找到好方法,更難能可貴的是,課后,她拼命查找學過的“教學教材教法”,請教每一位能請教的數(shù)學教授,她發(fā)現(xiàn),相對初中孩子的腦力發(fā)展而言,“一元二次方程式”確實太抽象了,如果老師不能將方程式和生活經(jīng)驗想結(jié)合,只顧按部就班地教完課本上的內(nèi)容,學生通常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美惠老師能看到學生的需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并找到真正有效的教學方法,這一點非常不容易。
反思自己,在沒有教學過數(shù)學的情況下,接受一年級包班的任務(wù),由于剛上完六年級,學生年齡跨度大,我沒有真正做到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所以在集體教學后,個別學生難以理解某個數(shù)學知識點時,我就會很困惑:這么簡單的問題講這么多遍為何還是不懂呢?是不是在聽的時候心不在焉?反而很少去反思自己,很少去查找自己的問題,久而久之,問題就會越來越多。
正如書中說的:“看到問題,看到自己的問題”是教學功力成長的關(guān)鍵起點。當一個老師準備好了,優(yōu)秀的學生自然會出現(xiàn)。我們要在生活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尋找教學的能量和技巧,將所學到的教學理論在教學過程中找機會驗證,讓教學理論和教學過程相輔相成。因為很多時候,我們總是要求孩子與別人看齊,要求所有的孩子依循多數(shù)孩子的學習方式和進度,而忽視了很重要的一點:每一個孩子都是特殊的個體,他們不應(yīng)該在同樣的標準下被要求。所以,作為老師,我們可能該思考的更多,如何看到問題,看到自己身上的問題,并學會不露痕跡地處理,是我要努力學習提升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