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學習心得

| 美婷0

心理健康教育學習心得篇1

今年九月我參加了心理健康專題培訓,順利完成了《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心理健康維護》網絡互動學習??v觀本次培訓活動,既有發(fā)人深省、啟迪智慧的專題講座、討論互動、觀摩研討、案例評析的理論培訓,也有親近課堂、體驗名師風采的實踐鍛煉。這些活動都是我們農村教師所關注的但又是必須開拓的領域,也是我們發(fā)自內心想在這次培訓中能得到提高的內容。這兩個月的心理健康培訓學習,讓我再次接受了系統(tǒng)的理論和實踐提升的機會,受益良多。

本次培訓,還加強我們這些在家兼職的與專職心理輔導老師之間的互動交流,成為每位培訓人員提高自己心理輔導課教學業(yè)務水平的一條捷徑。在培訓過程中,我積極嘗試與其他學員之間的交流,在交流過程中,了解到心理輔導課程開展情況,并且注意到他們是如何處理心理輔導課程中遇到的種種困惑,以及他們對心理輔導課程教材的把握與處理。在培訓中,我們不斷地交流,真正做到彼此之間的“相長”。也為學員們創(chuàng)設了一個很好的交流研討平臺。在小組討論中,學員們暢所欲言,提出許多的觀點和問題,都是我們教學中學生心理的實際問題,引起全體學員共鳴同時,也得到專家們的重視,他們的回答也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示,對于我們今后的心理健康輔導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學習之余,自我反思,站在講臺已有10多年了,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深入思考了嗎?自己對心理輔導含義的理解,以及心理輔導方法的選擇的正確性、妥善性,課堂觀察或是深入學生心里等方面,考慮到對學生的有效性了嗎?反思自己的不足,更感學習的重要讓我明確前進的方向,激發(fā)了我深深的思考——主動學習,主動研究。

通過“國培”學習,不僅拓寬了我的視野,還豐富了我的實踐經驗,更讓我的思想得到了升華,使我對教育教學有了更新的認識,更加熱衷于教育事業(yè)。今后,我會更加努力學習,為農村的教育事業(yè)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心與書交流,是一種滋潤,也是一種內省與自察。伴隨著感悟和體會,淡淡的喜悅在心中升起,浮蕩的靈魂也漸漸平靜,讓自己始終保持一份純凈而又向上的心態(tài)。不失信心地切入生活現實,裝點生活。當我們以古典的心態(tài)對待學習時,春日的香花、夏日的小溪、秋天的明月、冬天的暖陽,都將以更美好的風姿走進我們完美的生活。教師教學藝術的能力取決于教學經歷、對教學模式的駕馭能力,更在于老師的精神修養(yǎng)。“運用之妙,存乎于心”就是這個道理。心在享受,藝術的造就就高。學習后,有很多心得,想法也很多,希望可以自我調適自己以前的心理問題和職業(yè)倦怠。我現在很清楚地知道,喜歡發(fā)現并贊美生活的人,總能發(fā)現生活中點滴的幸福,并善于把它傳遞給身邊人。這種人是真正的成熟的人。真正成熟是以一顆感恩的心去接納一切,包容一切,并學會重新去熱愛,熱愛一切美好的人和事。常言道“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讓我們教師的凝固的歲月生動起來吧!讓感動常駐心田,并努力向我們的學生奉獻一份讓人感動的思想和情懷,愛心和詩意。愛心本質上就是詩心!當我們內心蕩漾著詩意,生活也就變得無比清新明麗。

心理健康教育學習心得篇2

短短15天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訓學習,讓我了解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以及它的重要性,明白了教師不僅僅要教書,更重要的是要育人。現就對本次培訓談一談自己的體會: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關鍵是教師,教師要尊重學生。要給孩子們創(chuàng)設和諧、宜人的教育教學環(huán)境,給孩子給孩子一個自由的天空和殿堂,以此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培養(yǎng)了小學生的探索精神與生活情趣。讓學生們能夠快樂學習,快樂成長!

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嘴頭上說說也絕不是每周一、兩節(jié)課或者搞幾次轟轟烈烈的心理健康知識講座就能實現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教育一樣需要與學校日常的常規(guī)教育教學活動相結合,需要潤物細無聲的意識和觀念;需要在點滴的生活實踐經驗中積累而成;需要教師潛移默化的培養(yǎng)。所以學校日常活動就成為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將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內容滲透到具體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去,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實處。利用學科知識加強情感教育,使學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

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是當前學校教育改革在新形勢下的新視角,它注重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素的發(fā)展,雖然,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與途徑有很多,但我個人認為,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創(chuàng)設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

一個學生要在以后的生活中適應社會,就必須學會與人交往,溝通。因此,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我們應該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心理發(fā)展環(huán)境,應該把工作重點放在學生性格發(fā)展、與人溝通以及學生的目標培養(yǎng)上。營造好孩子們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長環(huán)境,為孩子們建設和諧平等的集體,這才是我們作為教師積極追求的。

(二)教師要為人師表

教師心理不健康就導致學生的性格不完整,就不能正確的處理學生之間、教師之間、家庭之間的問題,這些問題一旦爆發(fā),就可能傷害學生心靈。因此,為了更好地教育學生,教師自己首先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其次教師要做到語言規(guī)范。小學生認知水平比較低,所以教師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著孩子的發(fā)展。

另外,作為教師就要學高為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盡快適應新的教學觀念,掌握新的教學方法,達到新的教學要求,才能尋求新的發(fā)展,也才能真正擁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師不斷地接受新知識,開拓自己的視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問題,以更平和的心態(tài)對待生活和工作中不盡人意之處,更少地體驗到焦慮和挫折,對維護心理健康有重要意義。

總之,教學的目的就是教書育人。為了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師就要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及高尚的道德品質將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熏陶與教化作用,真正作到為人師表。

學習已結束,我找到了自己以后努力的方向,我要從心理教育的層面上去教育我的學生,更多的關注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相信這次培訓給予我的東西決不止理論知識,它會有一種延續(xù),影響我的生活,影響我的工作,影響我的人生!為了讓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我會繼續(xù)認真學習,并將所學運用到實際工作之中!

心理健康教育學習心得篇3

通過學習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我深深體會到了“健康”的真正含義?,F在說說我的兩點體會:

一、家長對孩子健康的關注。

直到現在,家長更多的關心孩子的“身體健康”,而忽視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對他們而言,只要孩子吃、穿、住、行都好就行了。所以只要是孩子的要求,家長都一律滿足。而孩子有什么想法,什么行為,他們都不了解,也不關注。

二、教師對學生健康的關注。

到現在為止,教師關心的依然是學生的成績和表現。只要學生成績好,教師就很滿意。成績一般或較差的,只要不打架,不鬧事,教師也很滿足。至于他們內心的想法和感受,教師關注的仍然很少。特別是那些表現差的學生,他們?yōu)槭裁幢憩F差,具體的原因是什么就不清楚了,也不關心了。很多時候還對這些事情很厭煩更別說關注了。

通過這幾天的學習,我深深體會到,作為一名教師,我應該多關心關心學生的心理。特別是學生表現差的時候,我應該更多的分析內在原因而不是一味地埋怨他們。

心理健康教育學習心得篇4

在我教學的千萬個日日夜夜中,教育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科學技術的進步,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人際關系的復雜,人們的思想觀念不斷更新,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日益橫行,社會環(huán)境也日趨復雜。這一切給人們的心靈帶來極大的沖擊,也波及到了校園,波及到了學生。加之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受家庭、社會影響等種種原因,造成學生心理問題日漸增多,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尤為重要。使他們擁有健康的心理,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更是我們老師的責任。

首先教師自己要能夠面對現實、積極樂觀,對前途有信心;具有能夠勝任教學工作的認知能力。有獨創(chuàng)性,能運用有效合理的方式解決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挫折;有較強的心理適應能力和活動能力;有健全的人格,在與他人交往中能和諧相處,積極態(tài)度(如尊敬、羨慕、信任、贊美等)多于消極態(tài)度(如畏懼、懷疑、憎惡、嫉妒等)。教師無論處于何種狀態(tài)下,都必須表現出心理狀態(tài)的穩(wěn)定性。對學生一視同仁,要和每個學生的心理距離應是一致的、等距的。尤其是小學生,他們模仿性很強,所以要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心理,我們教師應首先擁有同樣健康的心理。教師擁有了健康的心理,還需要良好的教育方式。

一、首先創(chuàng)設和諧、宜人的教育教學物質環(huán)境。

給孩子一片空氣,讓他們自由呼吸;現在不管是數學還是語文教改理念都是遵循“生本”原則,遵循孩子年齡特點,生理特點,成長規(guī)律,還孩子快樂、健康的童年。順孩子之天性,讓他們快樂的成長。創(chuàng)設優(yōu)美、安全、舒適的校園環(huán)境。

二、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的教育教學精神環(huán)境。

一篇文章是這樣寫的:教師要當好導演、指揮家、和教練,教學中,教師要扮演好一名引導者、組織者、協(xié)作者的角色,創(chuàng)造最佳的心理氛圍,使學生情感得到體驗,心靈得到溝通,理念得到認同,情緒得到調節(jié),行為得到訓練,讓學生充分地展示自我,從而使學生能學得懂、學得好、學得輕松。這樣不僅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信心和勇氣,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相互協(xié)作,共同探究的精神,也為學生的心理能夠健全發(fā)展打下扎實的基礎。

總之,作為一名教師,一名心理輔導員,只有理解兒童的心理情感,與他們真誠的相處,才會順利開展工作的。隨著社會的不斷變化發(fā)展,人的心理也在不斷地變化著。社會的因素,家庭的教育都給我們的教育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唯有積極探索,適應新情況,敢于面對新問題,才能不斷地發(fā)現兒童的最新動態(tài),走出一條與時俱進而不會落后的道路。

心理健康教育學習心得篇5

通過這次學習,作為一名班主任,我深深感到做學生心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能把學生的任何問題都定位在表面處理上,而且應該透過現象看學生行為的心理因素,從根本上指導學生心理健康地發(fā)展。

在這里,我談一下自己這次學習的心得感受:

感受之一:這次培訓幫助我認識了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學科的重要。真正的心育確實是進行德育、智育等教育的基礎,而心理健康教師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發(fā)揮自己的作用,贏得學生、家長、學校的認同,才能更好的發(fā)揮中學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感受之二:這次培訓幫助我重新認識了學生、認識了自己、認識了教育。可以說每一位教師都是愛學生的,正是有了這份愛,我們才對學生付出了很多,可結果卻是我們常常感慨:學生怎么會是這樣?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而我現在真正體味到: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一句話的內在含義,那就是我們沒有真正了解學生、沒有把握學生的心理需要,我們的愛再多卻都偏離了我們的預期,簡言之我們的愛不是學生所需要的,那結果就可想而知了,這樣怎能談到教育的效果?也正因為如此,教師也無法體味到自己工作的樂趣,沉重的負擔壓得教師沒有也不可能體味到應屬于自己的快樂,這也許就是不懂心理教育、不會運用心理教育的必然結果吧!讓我們每個人都學會去觀察學生、去了解學生、去把握學生的心理需求,再循序漸進、因材施教。

感受之三:每一名教師都應該成為一名合格的心理健康教師。作為一名正規(guī)師范院校的畢業(yè)生,每一個人都接觸、學習過心理學,但一走上工作崗位之后卻沒有感到心理學的用途,因此早已將它拋之腦后了,雖然有時也會裝模作樣的應用一兩個心理學的術語,那也不過是裝裝自己的門面罷了??梢哉f那是真的不懂心理學,更沒有想到如何正確在教育教學上運用心理學的知識,所以在工作上產生了許多的困惑。正是這次學習它幫我才開始認識到心理學的重要,更幫我認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原來我們在不經意之中雖運用著心理學,我們的困惑也正是源于不了解學生、不了解心理學啊!只有每一名教師都成為合格的心理健康教師,我們才會更了解自己、更了解學生,從而更好的做好教育工作。

感受之四:通過培訓我學到了更多的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以往,自己將心理健康課看的過于神秘,原因就在于沒有真正的懂得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質,而忽視了學生的心理感受和心理需求,通過培訓我明白了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質,那就是:源于學生,服務學生;引導學生,把握人生!

感受之五:這次培訓幫助我明白了學無止境的道理,人非生而知之者,不學習,不及時充電,不及時改變自己的知識結構,我們就將被時代所淘汰。有太多的感受,溢于言表;有太多的工作,等著我們去做。作為班主任,我們始終應該把心理和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以其來促進智育的發(fā)展,使得學校能培養(yǎng)出健康的學生。

27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