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煙云》的確是好書,對于我高一的閱讀水平恐怕是個挑戰(zhàn)。讀完了,第一感覺是,書中故事娓娓道來,平淡如水,但是蘊藏著極其深厚的中國文化底蘊,尤其原文以英文著成,不啻是向外國打開一面解讀中國人、中國文化的窗子。下面是由小編帶來的有關(guān)《京華煙云》讀書心得體會5篇,以方便大家借鑒學習。
姚家有很多人,電視劇里編劇將曹麗華合和銀屏并為一個角色——蓀亞的女友。導致了電視劇失去了一段精彩。銀屏無疑是悲劇的一個角色,是當時大家庭等級制度下的產(chǎn)物。姚家不允許兒子和一個丫鬟結(jié)婚,銀屏被逼無奈才做出后來的事情,體仁最后也沒能好好走到最后;紅玉有人說是林黛玉的另一個形象。那阿非要比寶玉強多了。阿非也許受了兩個姐姐的影響,正直善良開放,再加上有著英式的紳士風格,讓人讀到最后最讓人印象深刻。
再來說第二個家庭——曾家。對于曾家,我說得最多的便是曼娘。曼娘,一個傳統(tǒng)而偉大的女人。尚在花齡就嫁到曾家,受了一輩子活寡,沒有自己的親生的孩子。令人慶幸的是,曼娘和去世的平亞是相愛的,即使封建的婚約這個牢籠囚禁了曼娘一生。曼娘遵守婦道,裹著小腳,忍氣吞聲,搭理家事,是典型的中國舊社會婦女狀態(tài)。我以為,曼娘的一生也就那么平平淡淡的度過了,殊不知后來發(fā)生的一切讓這位舊社會的女子也不堪屈辱站起來反抗!全中國的婦女有大多半是“曼娘”!固守禮教,沒有地位,沒有生活的意義,只為了順從,一味的順從。后來,姚先生說“中日大戰(zhàn),曼娘說打就打,說不打就不打?!睍锏哪咎m很疑惑,我也很疑惑,為何?到最后,看到曼娘的結(jié)局,我突然明白,林老想說:連曼娘這位傳統(tǒng)女性都要站起來反抗了,中國人的民族意識是時候覺醒了!曼娘最后上吊了,看到這一節(jié)時我的心一陣一陣的發(fā)麻難過。
曾家的另外的人,曾家的曾先生,也許出于官場的緣故,總是不想承認時代的變化,極力維護舊秩序,和木蘭形成對立。但是在家里,曾先生即使意見不合,但是還是很愛木蘭的。書中對于蓀亞著墨較少,和木蘭伴隨出現(xiàn),林老后來寫蓀亞變得尚金錢。我覺得他即使這樣也不讓人討厭,代表了那個社會隨機應(yīng)變的中年人們。經(jīng)亞顯得平庸的多,我想他最勇敢的事情也許就是和素云離婚吧。曾家,因為木蘭的加入變得精彩萬分,有了素云的加入變得動蕩不堪。曾家,我覺得真正的才像紅樓夢中的賈家,曾經(jīng)輝煌,最后落魄不堪依然驕傲。
《京華煙云》是一代國學大師林語堂的代表作,曾兩次獲諾貝爾文學提名獎。據(jù)說林語堂旅居美國時,本來想把《紅樓夢》翻譯成英文,但考慮到外國讀者對《紅樓夢》理解上可能會有隔膜,于是用英文寫了一個現(xiàn)代版的《紅樓夢》,也就是《京華煙云》。
因為小說的格局和意境模仿了《紅樓夢》,所以一開始看《京華煙云》,確實很不習慣,總有一種東施效顰的感覺。直到后來讀到抗日戰(zhàn)爭,家國情仇,浮生若夢,讀到士兵們唱著歌開赴前線的情景,一聲聲:山河不重光,誓不回家鄉(xiāng),我的心隨之深深地震撼了。
通讀全片,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塑造的女主木蘭,一個對待生活、對待愛情和婚姻充滿智慧的女性形象。
蔣勛在《細說紅樓夢》中提到:曾有人問林語堂《紅樓夢》十二釵,你最喜歡誰?林語堂說:探春。林語堂深受歐洲啟蒙運動影響,重視個人存在的自由意志。探春是他尊崇的生命典型:聰明、大器,精明干練,追求自由,實現(xiàn)自我。因為仿寫,《京華煙云》中木蘭有探春的影子,但并不限于探春,尤其是木蘭對待愛情的態(tài)度。
有人說,從一個人寫作的風格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性格脾氣以及當時的心情,我想是很有道理的。
據(jù)說,林語堂年輕的時候,他喜歡上了自己同學的妹妹陳錦端。陳錦端當時也是非常喜歡林語堂的,但是由于兩個人的家庭背景不同,他們的交往遭到陳錦端父親的嚴重反對。棒打鴛鴦,兩個人不得不分開。
后來他與富家姑娘廖翠鳳相識,對方一句:貧窮算不了什么!此言一錘定音,成就兩人的婚姻?;楹蠓蚱迌扇饲偕{(diào)和,倒也樂哉悠哉,盡管林語堂在心里也一直留有初戀陳錦端的`位置。
林語堂認為婚姻并不是以善變的愛情為基礎(chǔ)的,而是愛情在婚姻中滋長,男女互補所促成的幸福,是可以與日俱增的。
各位書友,大家新年好,在這里先給大家拜年了。又到了該我和大家分享心得的時候了,最近被過年的各種瑣事所困擾,一直沒有真正的靜下心來讀書,碰巧看到了電視里在重播京華煙云,不由的想起了林語堂老先生這本《京華煙云》。
此書講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將近40多年間的悲歡離合和恩怨情仇,從義和團運動到抗日戰(zhàn)爭,展示了現(xiàn)代中國社會歷史的風云變幻。林語堂曾在《我的話》中說自己"兩腳踏東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他通過文字來構(gòu)架其東西方文化的橋梁,致力于向西方人介紹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原本是準備將《紅樓夢》翻譯成英文版展現(xiàn)給西方讀者的,因故未能翻譯完成,便仿照《紅樓夢》用英文寫出了這本《Monent in PeKing》,《京華煙云》是張振玉譯為中文后的書名。我一直比較偏愛以女性為視角的電視或者小說,大學時候因為偶然看到過電視劇版的《京華煙云》,便把原著找來細細品讀,甚至為了追求所謂的原汁原味,還買來了英文版原著打算好好品味一番,奈何水平實在有限,英文版早已被擱置高臺,最近又將中文版翻出來重溫,雖然只讀了前半部分,但還是被書中情節(jié)和人物的個性所深深吸引。
我很喜歡姚木蘭,正如林語堂自己所說:若為女兒身,必做木蘭也。有人說,林語堂筆下的姚木蘭,正是他心中的完美女人。木蘭雖然出身高貴,但是卻沒有富家小姐的傲慢與嬌氣,雖然身處封建社會,但是卻沒有舊社會的陳腐與懦弱。既是道家之女,又是儒家之媳,外柔內(nèi)剛,才華橫溢。
容顏之美。書中有許多對曼娘、銀屏、桂姐等人物形象的具體描述,并沒有過多的對木蘭進行具體的描述,只是在出嫁之日,突出的描述了新娘裝扮下木蘭的美麗。"除去她眼睛的迷人及低沉的音樂美,她的身段窈窕,令人目迷心蕩。一如我們常形容美女說:‘增一分則太長,減一分則太短,增一分則太肥,減一分則太瘦?!眢w各部分配合比例的均勻完美,竟至于此極???/p>
讀《京華煙云》的心情與別的書完全不一樣。緊張、憤怒、悲傷……林語堂的女兒說:“其中有佳話,有哲學,有歷史演義,有風俗變遷,有深談,有閑話,加入劇中人物的喜怒哀樂。”一點不假,讀者憑著這些可以全身心地融入其中。
在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要木蘭與紅玉。木蘭被稱之為妙想家一點也不夸張,她繼承了姚思安的道家思想:逍遙,自由,追求理想?yún)s又不強求,善于在平淡的生活中獲得樂趣。蓀亞娶了她,是幾輩子修來的福氣。木蘭是適合做老婆的,她是一個妙想家,有你想不到的妙點子;她可以與你去很多的風景名勝,和她聊天,永遠不會氣悶;她喜歡做菜,特別愛研究新奇的菜式,對于種花養(yǎng)草,琴棋書畫也有興趣;既能滿足你對生活上的要求,也可以陪你品茗賞月,做風雅之事;有時候可能有些過于理想化,但木蘭也懂得適時調(diào)整。對于書中的人物,我卻更喜歡紅玉。也許是因為出于同情,也有可能是憐香惜玉,總之,她的印象深深印在我的腦海里。她象一個有著許許多多煩惱的青春期少女,想減少自己的煩惱,卻讓自己的煩惱越來越多。阿非對寶芬的仰慕,使紅玉對阿非產(chǎn)生誤會。紅玉愛阿非太深了,加上自己將阿非的話理解錯誤,精神崩潰,最終跳潭自殺。她的身體與林帶玉相似,多病;也像她那樣專情:整日擔心自己喜歡的男子不再愛自己。
這部書不愧為現(xiàn)代版的《紅樓夢》。書中的主角姚木蘭有林黛玉的才智、薛寶釵的守德、史湘云的豪爽、王熙鳳的精明強干、秦可卿的溫和、元春的賢孝才德、迎春的忍讓、探春的睿智……林語堂先生也說過:“若為女兒生,必做木蘭也?!边@是對木蘭的最高評價了。也有人這么說:紅玉就是林黛玉,木蘭就是史湘云,寶芬是寶琴,莫愁是寶釵……全書就是《紅樓夢》的影子。木蘭,不可否認的,一個女性的完美形象,深入人心。但到底是什么,能深深打動讀者的心。是她的美貌?她過人的才智?她的氣魄?她的膽略?……這些其實都是微不足道的。當讀者看到她的寬容的時候,對她也許會有一個新的認識。在木蘭與曹麗華相見中,誰也想不到,木蘭會對她丈夫的情人那么寬容。
《京華煙云》是林語堂旅居巴黎時于1938 年8 月至1939 年8 月間用英文寫就的長篇小說,并題獻給“英勇的中國士兵”,英文書名為《MomentinPeking》,《京華煙云》是他轉(zhuǎn)譯為中文后的書名,也有譯本將這本書譯為《瞬息京華》。林語堂原本打算將《紅樓夢》譯作英文介紹給西方讀者,因故未能譯成,此后決定仿照《紅樓夢》的結(jié)構(gòu)寫一部長篇小說,于是寫出了《京華煙云》。
《京華煙云》講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從1901 年義和團運動到抗日戰(zhàn)爭30 多年間的悲歡離合和恩怨情仇,并在其中安插了袁世凱篡國、張勛復辟、直奉大戰(zhàn)、軍閥割據(jù)、五四運動、三一八慘案、“語絲派”與“現(xiàn)代評論派”筆戰(zhàn)、青年“左傾”、二戰(zhàn)爆發(fā),全景式展現(xiàn)了現(xiàn)代中國社會風云變幻的歷史風貌?!毒┤A煙云》自1939 年底在美國出版后的短短半年內(nèi)即行銷5 萬多冊,美國《時代》周刊稱其“極有可能成為關(guān)于現(xiàn)代中國社會現(xiàn)實的經(jīng)典作品”。
書中人物差不多可以代表中國社會各種人物。此書內(nèi)可以看見舊派人物慢慢的消滅,新式的人物跟著出來。代表最舊的是牛夫婦,曾老爺;代表新的是環(huán)兒,陳三,黛云。
《京華煙云》是一本可以隨時翻看的小說,并不是一定要有閉時才看,最好是夜闌人靜時獨自個兒看;,困倦時,起來喝口清茶自問道:“人生人生,我也是其中之一小丑否?”
《京華煙云》的后續(xù)篇是《風聲鶴唳》,《風聲鶴唳》也被譽為中國的《飄》。《京華煙云》讀后感讀《京華煙云》的心情與別的書完全不一樣。緊張、憤怒、悲傷??林語堂的女兒說:“其中有佳話,有哲學,有歷史演義,有風俗變遷,有深談,有閑話,加入劇中人物的喜怒哀樂?!币稽c不假,讀者憑著這些可以全身心地融入其中。
《京華煙云》讀書心得體會600字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