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散文讀書心得

| 吉智0

林清玄散文讀書心得篇1

最近我讀了《清歡》中的《沿溪行》一文,感觸頗深。

文章講述了作者平時身體不錯,卻總在秋冬交替時節(jié),因過敏性體質(zhì)而頭暈咳嗽。他為此十分苦惱。可是,他很快改變了自我的態(tài)度和想法,因為它想起了鏡虛禪師說的“三不求”。

“三不求”是指:一、不求絕對的健康;二、不求沒有煩惱的人生;三、不求修行中始終沒有障礙。這或許在那些完美主義者看來簡直不可理喻,但在我看來卻帶著深深地禪意。人不能求絕對的健康,因為絕對的健康有貪欲,所以古人云:“久病成良醫(yī)”是有道理的。而沒有煩惱的人生也是不可行的,舒適的生活會造成人的怠情,也就是古人所說的:“理解生命中的焦慮和痛苦?!弊罱K一點,就是不求修行中始終沒有障礙。修行無障礙,求道之心就會熄滅。這也是對“在困境中得道”的論證。

傳說,一千兩百年前,有一位苦思禪悟的和尚迷路了,他問大梅法師出山的路,大梅法師只說了三個字:“沿溪行”。沿溪行?!那和尚頓時開悟:沿溪行,不就是順著心的水流走嗎?巖石,樹根,落葉……對溪水都是一種障礙,可是當(dāng)你有了新的認(rèn)識,樹根和落葉能使溪水更美,巖石與懸崖能使山溪更加壯闊。人生的山溪也是這樣。學(xué)習(xí)上的成功與失敗,順境與挫折,都如巖石,樹根美化著我們,只要我們坦然理解這一切,就會像溪水一般,找到出山之路。

林清玄散文讀書心得篇2

剛買到這本散文集,我就深深地被吸引住了,他的散文很美很美,但重要的是其中蘊含的哲理才是他文章的亮點,異常是《生命的化妝》這篇散文,化妝的最高境界能夠用兩個字形容,就是“自然”,說得多好啊!

在書中,書中一位化妝師說::“化妝只是最末的一個枝節(jié),它能改變的事實很少。深一層的化妝是改變體質(zhì),讓一個人改變生活方式、睡眠充足、注意運動與營養(yǎng),這樣她的皮膚改善、精神充足,比化妝有效得多。再深一層的化妝是改變氣質(zhì),多讀書上、多欣賞藝術(shù)、多思考、對生活樂觀、對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關(guān)懷別人、自愛而有尊嚴(yán),這樣的人就是不化妝也丑不到哪里去,臉上的化妝只是化妝最終的一件小事。我記住了三句話,三流的化妝是臉上的化妝,二流的化妝是精神的化妝,一流的化妝是生命的化妝。我也很欣賞”精神的化妝與生命的化妝“!容顏易失,再昂貴的化妝品也留不住青春,而人的內(nèi)在氣質(zhì)卻與表相無關(guān)。也說得很好,談得很有條理,說得讓人僅有點頭的份。

林先生的文章從自我的認(rèn)識談起,經(jīng)過自我的詢問,化妝師巧妙作答,讓全文主題一步一步凸現(xiàn),讓讀者清楚的明白了化妝的內(nèi)涵。全文很好的運用了類比的寫法,讓我們更好的理解了作者的看法,全文雖沒有華麗的詞藻,讀來卻給人一種流水樣清涼的感受,讓我們的心靈為之震撼,并真切想讓我們的生命也變得像化妝手下的人一樣靚麗起來!

那怎樣才是對生命的化妝呢?學(xué)習(xí)!終身學(xué)習(xí)能夠使你成為一流的人,終身學(xué)習(xí)就是生命的化妝。

林清玄散文讀書心得篇3

寒假,我一口氣讀完了《林清玄散文集》,讀林清玄散文集有感。林清玄的文字并沒有華麗的辭藻,只有最簡單的表達(dá)。讀著他的書,那清澈靈動的話語像一股甘泉,緩緩滋潤著我干涸的心田。那一行行文字讓我覺得平和安寧,心如止水。

散文集分為四卷,分別是“天真的心”“純善的心”“美好的心”和“莊嚴(yán)的心”。只有擁有天真的心、純善的心、美好的心、莊嚴(yán)的心,才能在這混濁的世界保持清明,在這悲傷的人間擁有快樂。在一行行質(zhì)樸的文字中,我悟出了豐富的人生哲理:要重視人與人的差異;人們之間要互相關(guān)愛;面對挫折不輕言放棄,等等。其中,一篇小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國王召集群臣開會,希望找到能讓她的幼女立刻長大的靈藥。一位名醫(yī)說在遙遠(yuǎn)的東方有這種藥,不過往返要至少十二年的時間,而且藥需要在新鮮時服用,因此要將公主帶走。國王欣然應(yīng)允。十二年之后,名醫(yī)果然帶回了亭亭玉立的公主。國王興奮不已,厚賞了名醫(yī)。

也許讀完故事,我們都會笑國王太傻。沒有什么靈藥的存在,十二年的時間過去,公主自然已經(jīng)長大??墒钱?dāng)我們靜下心來再一次品味這個故事的時候,就會發(fā)現(xiàn)“國王”就是我們自己的影子。我們中的每個人都曾經(jīng)像國王一樣,希望這個世界有一顆萬靈丹,讓我們選擇人生里自己喜歡的部分。然而只有到了最后,我們才會恍然大悟:原來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什么靈藥,一切都如作者在故事最后寫下的話--生命的一切成長,都需要時間。

的確,在人生漫長的歷程中,只有珍惜當(dāng)下,才能不怨恨于過去,懷憂于未來,才能在每一個過程中勇敢地承擔(dān),以最大的'心意投入進生活,讀后感《讀林清玄散文集有感》。我們用不著急于知道結(jié)果,而是應(yīng)當(dāng)在每一個過程,慢慢地成長。也許這個過程會很痛苦也很漫長,但我們要知道:挫折讓我們更加智慧,只有忍苦耐艱,人生才能顯現(xiàn)真實的價值。人生不免會有灰心無助的時刻,但是只要有了堅強果敢的性格,就不容易被外在的環(huán)境所迎頭擊倒。當(dāng)我們踏過荊棘,勇敢地走向終點的時候,就能舉起勝利的旗幟,自豪地對自己說:我長大了。

林清玄散文讀書心得篇4

讀《林清玄散文集》之前,我對散文的接觸不是很多,只看過老舍先生的散文集,最喜歡的就是老舍先生寫的《貓》以及《濟南的冬天》。這次寒假,在書店的架子上看到了這本書,就想看看不同作家的散文口味是不是也不同。

剛打開書的第一頁,我就看到了林清玄的介紹:原來林清玄從小就是一個小作家。我繼續(xù)翻開第二頁,慢慢的我一下子就看了半本書。我合上了書,在腦海里回憶著自己看過的一字一句,我覺得林清玄寫散文時一定就像畫素描,有時畫的濃了,便把這一段寫的深情一點;有時畫的淡了,就把這一段一筆帶過。但是不管他畫的如何淡還是如何濃,那股對家鄉(xiāng)對親情的懷念與向往卻總是在書中的每一頁,每一句,每一行,甚至于每一個字里流露。

親情與鄉(xiāng)情是林清玄散文必不可少的兩大元素。他寫母親的時候,雖然不是自己的母親,但是寫的仿佛就如自己的母親一般。雖然這不是她的母親,但是天下的母親都是一樣的,都是一般的孩子心,對于描寫母親的畫面不必轟轟烈烈,只需要寫一句真真正正的對母親的話。

而鄉(xiāng)情,我卻不怎么有感觸,畢竟我還沒有真正的出過遠(yuǎn)門。但是中國上下五千年以來,哪一個鄉(xiāng)里出了個狀元,不都得回鄉(xiāng)嗎?在文中作者經(jīng)常將家鄉(xiāng)與親人聯(lián)系在一起,我忽然覺得,也許作者因為年齡比我大,所以想的也比我遙遠(yuǎn),比我深沉。作者說,他出遠(yuǎn)門總要帶一些家鄉(xiāng)的故土,這樣才會踏實。我覺得作者與近些時間的一個人很像。那個人就是汪峰。雖然汪峰與林清玄不一樣,汪峰是每一次遠(yuǎn)處旅行都會把自己父親的骨灰?guī)б稽c在自己身上,但是不管怎么樣,這都是汪峰對親情的熱愛,對逝去的父親的回報。

看完了《林清玄散文集》之后,我產(chǎn)生了一個問題:如今我還沒有出過遠(yuǎn)門,一直和父母在一起。但是如果有一天,我因為工作離開了家鄉(xiāng),離開了家人,那么我該如何,我該怎么辦呢?這個問題我一直沒有解開,但是我相信總有一天我會把這個問題解開,把親情與鄉(xiāng)情的問題徹底解決。

林清玄散文讀書心得篇5

在讀了林清玄的散文過之后給人一種回味無窮的感覺,作者那易懂的語言,卻又含著很深的寓意,哲理。讀完后撼動了我的心

這本書的封皮呈黃色,醒目卻不刺眼,與它的圖案十分相配:一陣風(fēng)吹來,純白的蒲公英種子隨風(fēng)飄散,飄渺、空靈,十分簡潔唯美,我想也代表著我們這一代代的孩子的夢想吧。中央用孩子的字體寫著“林清玄”三個大字,給人一種親切的感覺。展開封皮,一行小而精練的小字映入眼簾:“期許少年們有天真的心,純善的心,美好的心,莊嚴(yán)的心……能在這悲傷的人間,擁有快樂?!闭沁@一行字,給了我很大的興趣讓我讀下去。

正式打開書時,我便被那充天真,無邪的自序吸引。和標(biāo)題一樣,拉近了我們與作者的距離,向我們訴說了作者不老的心。這本書分四卷,分別是天真的心、純善的心、美好的心、莊嚴(yán)的心。每一卷的開頭都有一首精練的小詩,讀來十分有趣,我仿佛能從一首首小詩中看到作者兒時天真可愛的臉。

第一卷“天真的心”:講述了一件件小事,都是些我們生活中很平凡的事情,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小事:一只烏龜、一棵樹、一些流浪狗、一個傳說……而令我感到吃驚的是,作者用孩童般的最單純天真的視角,把最單純天真的事情,竟能寫出如此多的細(xì)節(jié)和道理。在作者的筆下,可以從一只烏龜寫到身外之物的不重要,寫到人只看到名利金錢的悲哀……作者循序漸進,由淺到深,直擊我們的內(nèi)心--那如白紙般內(nèi)心的最深處的那片凈土。

而第二章“純善的心”描繪的不是一直再清澈的人或心。而是在塵世扎根,出淤泥而不染的人或心。作者用這“灰色”社會中的真善美、假丑惡的對比,引起了我們對良知的新看法。

第三、第四卷則是繼續(xù)沿著之前的風(fēng)格,用孩子般的筆法,給我一種親近的感覺,讓我借作者的文筆來看那充滿未知的世界。

看完這本書,突然發(fā)現(xiàn)書的最后也有一行小字。它告訴我們:“挫折,學(xué)習(xí)智慧;離散,學(xué)習(xí)成長。我們是不是除了課業(yè),更重視這些優(yōu)良品質(zhì)的養(yǎng)成那?”或許,這就是作者寫這本書的原因吧。

199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