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讀書的方法,培根說得比較抽象,沒有說出那些書應該如何?他只是提醒人們,“有些書只需淺嘗,有些書可以狼吞,有些書要細嚼爛咽,慢慢消化”。淺嘗不就是蜻蜓點水嗎?有些知識只要知道就行;狼吞不就是鯨吞嗎?
有些知識要求迅疾、新鮮;細嚼爛咽,如經(jīng)典思想需要品讀,要品讀,需要把心靜下去,需要把時間投入進去,使之消融于我的精神之中。初次的閱讀經(jīng)典,可能給你的感覺就像一盞很小的路燈,照亮你的腳下,光圈也不見得范圍很大,不過,只要堅持下去,又會迎來第二盞路燈……一盞盞路燈延續(xù)到未來的路上。
等到走過漫長的道路,遠離你熟悉的環(huán)境時,你若是回頭遙望,盡管是山重水復,煙霧迷茫,但你會從心底里發(fā)現(xiàn)第一盞路燈的意義。
培根進一步的提醒很有必要,“有的書只需選讀,有的書只需瀏覽,有的書卻必須全部精讀。有些書不必去讀原本,讀讀他們的節(jié)本就夠了,但這僅限于內(nèi)容不大重要的二流書籍;否則,刪節(jié)過的書,往往就像蒸餾水一樣,淡而無味?!辈贿^,這里原則的話說了一大堆不行,對實際的操作沒有意義,按照我的觀點,只能選擇簡潔、便捷。
要我的做法便是選讀古詩詞,瀏覽的可能是小說,精讀的,就是那些有一定思想意蘊的著作,如《蒙田隨筆錄》、《培根隨筆集》、《帕斯卡思想錄》、《理想國》、《叔本華隨筆》、《尼采隨筆》、《西方哲學史》等;還有《道德經(jīng)》、《論語》、《孫子兵法》、《幽夢影》、《菜根談》等等。
讀書的問題,有時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而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因為問題在書中無法解決,只能在書外化解。培根的閱歷,使他談讀書有了更厚的底子,更廣闊的視野,談吐就變得非常精妙,“讀書使人淵博,辯論使人機敏,寫作使人精細?!?/p>
以前我并不熱愛培根,不過,前兩天讀了《培根隨筆》后,我才發(fā)現(xiàn)了另一個與我想法完全不同的培根。我看到他對哲學的執(zhí)著,對政治的熱衷,對生活的熱愛,對夢想的追求與對困難決不輕言放棄、自強不息的精神和態(tài)度。
我恍然明白:“噢!原來還有這樣一個培根!”
在這數(shù)十篇隨筆中,《論美》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避開這文章中寫的都是美、德兼?zhèn)涞哪行缘弁醪徽f,這則是一篇關于“美”的經(jīng)典之作。它著重論述人應該怎樣對待外在美和內(nèi)在美的問題展開評述?!吧篇q如寶石,以鑲嵌自然為美;而善附于美者無疑最美,不過這美者倒不必相貌俊秀,只須氣度端莊,儀態(tài)宜人?!辈诲e,形體之美要勝于顏色之美,而優(yōu)雅行為之美又勝于形體之美。因此我想,人的外表固然關鍵,但如果沒有內(nèi)涵,光有外表,只是一個軀殼,行尸走肉,又怎么能算得上是美麗呢?所以,人是因為可愛而美麗,而不是因為美麗而可愛。
讀完這書后,我忽然想起,人是沒有十全十美的,而且每個人的夢想與信念不同,當然,所追求的事物和追逐的夢想也各不相同,不可把自己的喜好強加在別人身上,也不能依照自己的喜好來評判他人。況且人是有兩面的嘛!應多看看別人的優(yōu)點,吸取精華之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為將來漫漫人生路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本好書可以使人明白一個道理,一本好書可以為人建造一條捷徑,一本好書甚至可以改變?nèi)艘簧拿\!如同培根所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shù)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不得不肯定,從某一方面來說,這是一本使人上進的好書!
“事情一旦到了采取行動的地步,迅捷就是最好的手段?!辟r根在隨筆中如此說道。
的確,世上最無用之物莫過于拖延。
“幸運如市場,許多時候,如果你能多待一會兒,價格就會降下來,或者至少,它先給你容易抓的瓶把,如果你不及時抓住,就給你難抓的瓶身……”培根講述了哲學、倫理、處世之道。
常道:“今日事今日畢?!笨杉词故沁@句爛熟于心得話,也未在心中打下牢固的根基。
不知多少人,拿著手機,抱著“再玩五分鐘”的心態(tài),一夜不眠,最后落個頭暈眼花,腰酸背痛,次日昏昏欲睡,說不清昨夜究竟有何意義。不知多少人,將事情一拖再拖,最后手忙腳亂,悔不當初;不知多少人,在選擇的路口舉棋不定,錯過了最佳時機,最后落得兩手空空。
拖延是一把枷鎖,鎖其心智,鈍其行為,毀其人生。
個人拖延,得一時歡愉,在事后暗悔時光飛逝,竟抓不住它的尾巴。上級拖延,導致任務完結不了。社會拖延,使整個社會停滯不前,淪為一盤散沙,國家拖延,逃不了“落不了就要挨打”的悲催命運。
百無一用是拖延,在經(jīng)歷了無數(shù)個起早貪黑的日子,終有一日下定決心將之更改。于是,每日緊抓時間,竟比之前早了幾個小時入眠。不曾為當初愚笨的作法所自恥。
生而在世,難免心存幾分懶惰。但如何將之克服?可謂,目標之重要了。拖延最好的解藥便是恒心與毅力。
“在事情初起之際抓住最佳時期,絕對是至高無上的智慧?!辟r根又道。
是啊,機會不等人。
總有人自認為“懷才不遇”是他人的不賞識,亦或認為某些機遇“不堪入目”而一拖再拖,最后在心怡之物來臨之際,芳華逝去,束手無策。
中國首富李嘉誠,當機立斷,改革開放初期,社會落后,土地空曠。但就是這樣前途渺茫,經(jīng)濟體系不全的舊社會,李嘉誠牢抓商機,代巨款買地皮。也正是這令人大跌眼鏡的做法投資,使他發(fā)家起業(yè),成為了亞洲地產(chǎn)大亨。在機會的路口,他絕不拖延。
百無一用是拖延。
作為新時代的接班人,我們是否應遵從先輩的教誨,在機遇、選擇、心智中不留下一絲拖延呢?
馬上行動,沒有借口。對遲疑說不,對猶疑說不,對彷徨說不。
“子彈出了槍膛,飛起來速度極快?!笔郎献顭o用之物,莫過于拖延!
點評:本文立意深刻,由拖延時間到拖延時機,層次分明,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沒有華麗的辭藻,卻以樸實獨特的觀點脫穎而出,作者所選用的素材引述時代普遍關注的事例輔助議論,運用李嘉誠的事例突出議論了把握時機的重要,使議論的針對性、時代感更強,扣題緊,聯(lián)系生活實際,結尾由偉人到自身,呼吁青少年遠離拖延。大有憂國憂民的心態(tài),引發(fā)讀者深刻的思考。可謂一篇佳作。(指導教師:劉冬梅)
《培根隨筆》是英國隨筆文學的開山之作,是詩意和哲思的完美結合,“讀之猶如聆聽高人賜教,受益匪淺?!?/p>
作家培根竭力倡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shù)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薄杜喔S筆》的內(nèi)容涉及政治、經(jīng)濟、宗教、愛情、婚姻、友誼、藝術、教育和倫理等等,幾乎觸及了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論真理》中,他談到“探究真理即要對其求愛求婚,認識真理即要與之相依相隨,而相信真理則要享受真理的樂趣,此乃人類天性之至善。”是啊,要追求真理,認識真理,更要依賴真理,因為與智慧相伴的是真理,智慧只存在于真理中。
在《談讀書》中,知道了讀書之用有三:一為心曠神怡,二為增趣添雅,三為長才益智。其實,讀書不是為了雄辯和駁斥,也不是為了輕信和盲從,而是為了思考和權衡。但讀書亦有方法,講求實際者鄙薄讀書,頭腦簡單者仰慕讀書,唯英明睿智者運用讀書。的確,讀書補天然之不足,經(jīng)驗又補讀書之不足。
我最喜歡的就是那篇《論友誼》了。
“得不到友誼的人將是終身可憐的孤獨者,沒有友情的社會將是一片沙漠,因此那種樂于孤獨的人不是屬于人而是屬于獸的?!泵總€人都需要朋友的陪伴,需要友誼的滋潤。人的一生會遭遇無數(shù)次相逢,有些人是你看過便忘了的風景,而朋友,將成為在你心里生根抽芽的人。培根在文章中寫道“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是的,友誼能使歡樂倍增,悲痛銳減。
但是世上友誼本罕見,真摯友情更難求。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并不是失去了一些朋友,而是我們懂得了誰才是真正的朋友。成長總會讓我們或得或失,朋友彼此之間容易出現(xiàn)分歧誤會,可能有吵鬧,可能有諒解,但總是需要信任、寬容、真誠來輔助陪伴。因為,友誼有著兩種可觀的作用,即平息感情和加強理智。
處于花季的我們,左右有朋友,曾經(jīng)的懵懂可能讓我們在友誼上付出過代價,但是不得不說,友誼真的很重要,缺乏真正的朋友乃是最純粹最可憐的孤獨;沒有友誼則斯世不過是一片荒野。朋友是什么?一個靈魂居住在兩個肉體中,《論友誼》讓我明白了,不是在最好的時光遇見了朋友,而是有朋友相伴,我們才有了最好的時光,且行且珍惜。
讀《培根隨筆》,好像聽不到作者靈魂的絮語,也不像一位朋友在娓娓談心,倒像是在聽一位睿智的老人侃侃而談,因為書里包含著這位先哲的思想精髓,是對人生的體會。
若讀透這本書,仿佛就看透了人生,因為作者從字里行間透露出他的人生態(tài)度和處事方式。
很多時候,換一個視角,就會發(fā)現(xiàn)一個全新的世界和一份精彩的生活,智釋人生吧!
《培根隨筆》就是一部寫道理的文章集錦,沒有華麗的辭藻和聲情并茂的人物,只有無限的討論與研究,真是是物必談,無所不談。
本書作者,自然就是弗蘭西斯—培根英國哲學家和文學家。一六〇三年被封爵士,一六一三年升為首席檢察官,一六一七年成為掌璽大臣,一六二〇年被封為子爵。一六二一年被控受賄,從此下野,脫離官場。一六二六年死于實驗。本書的道理,均是其一生中經(jīng)歷中總結出來的。
還有其中一些完全是十七世紀的思想,例如:世上的確有人好見異思遷,視固守信仰為枷鎖纏身,故而在思想行為上都追求自由意志。
雖說專講道理,但也不乏有趣的比喻:一位先人曾因詩能滿足想象而稱其為魔鬼的酒漿。而有些話也是經(jīng)典:所有感情中最令人神魂顛倒這莫過于愛情與嫉妒。
本書也似乎是借助《圣經(jīng)》來說明道理。
從書中所用的人名、地名、事名,更可以看出他的才識來。
我悶在生活之中總會不經(jīng)意之間說幾句富有哲理的話,只要用心記錄,你也會成為培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