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可以幫助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成果,從而針對性地調整教學策略。六年級簡單的數(shù)學教案上冊怎么才能寫好?這里分享一些六年級簡單的數(shù)學教案上冊,方便大家學習。
一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借助示意圖理解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意義,滲透數(shù)形結合思想。
2.借助轉化的方法理解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算理,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提高計算能力。
3.在探索與交流活動中培養(yǎng)觀察、推理的能力。
二學情分析
1.由于分數(shù)乘法的計算過程要比整數(shù)乘法的極端過程復雜,因此學生對于這方面知識的學習有很大的吃力感,所以加強學生的計算能力是學習這方面知識的保證。
2.學生認知發(fā)展分析:小學學生現(xiàn)在的認知基礎還是以整數(shù)乘法為主,他們習慣于學習整數(shù)乘法方面的知識和解題方法與思路。因此學習本節(jié)課內容主要從整數(shù)入手,逐漸加強學生對分數(shù)乘法的認識。
3.學生認知障礙點:學生在剛開始學分數(shù)乘法時可能有時想不到先約分,后計算。
三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他數(shù)乘整數(shù)的意義,掌握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計算方法。
四教學過程
4.1分數(shù)乘整數(shù)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復習舊知,引出課題。
1.復習題。
(1)列式計算。
5個12是多少?9個11是多少?8個6是多少?
提問:你還記得整數(shù)乘法的&39;含義嗎?
(2)計算:
提問:分母相同的分數(shù)相加,如何計算?
2.引出課題。
第二道題還可以怎么計算?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分數(shù)乘法。
活動2【活動】創(chuàng)設情境,探究分數(shù)乘整數(shù)
1.教學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意義。
出示例1,自由讀題。小新、爸爸、媽媽一起吃一個蛋糕,每人吃個,3人一共吃多少個?
(1)分析演示:
題中的:“小新、爸爸、媽媽一起吃一個蛋糕,每人吃個”意思什么?(每人吃了整個蛋糕的)
每人吃了整個蛋糕的,可以畫圖表示嗎?怎樣表示?
3個人呢?
求3人一共吃了多少個,
就是要求什么?怎樣列式計算?
用加法計算:++==(個)
求3個的和是多少,還可以怎樣列式?
用乘法計算:×3
這個乘法算式與我們之前學習的有什么不同?分數(shù)乘整數(shù)與整數(shù)乘法意義相同,都表示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的簡便運算。區(qū)別在于,在整數(shù)乘法中,相同加數(shù)是整數(shù),在分數(shù)乘整數(shù)中,是分數(shù)。板書課題:分數(shù)乘整數(shù)
2.教學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計算法則。
(1)推導算理:由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意義導入。
問:怎樣計算?分數(shù)乘整數(shù)第一次遇到,能轉化成我們學過的式子來計算嗎?為什么?
引導學生說出表示求3個的和。板書:++。
學生計算,教師板書:。提示:分子中3個2連加簡便寫法怎么寫?學生答后板書:(塊)
補充兩個例子:若每人吃個,×3=
若每人吃個,×3=
今后每次都要轉化成分數(shù)加法來計算嗎?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計算有沒有什么規(guī)律可循呢?
(邊說邊加虛線)
(2)引導觀察:分子部分、分母與算式中兩個數(shù)有什么關系?(互相討論)
匯報結果:(多找?guī)酌麑W生匯報)使學生得出是用分數(shù)的分子2與整數(shù)3下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
(3)概括總結計算方法。(同桌互說)
請學生總結。教師板書。
(4)介紹約分及注意事項。
根據的計算過程,指出:計算過程中,分子、分母能約分的可以先約分,然后再乘,結果相同。教師示范,注意約分書寫格式:約得的數(shù)要與原數(shù)上下對齊。追問:你知道為什么先約分,再相乘,結果不會變嗎?(還是根據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那么請你比一比,想一想,計算結果約分和在過程中約分,你傾向于哪一種,請說明理由。
3.反饋練習:練習一第1題、做一做。
活動3【活動】全課小結
今天學習的主要內容是什么?關于分數(shù)乘整數(shù)有哪些收獲?
活動4【練習】課堂作業(yè)
A部分:練習一第2、3題。
B部分:青島地鐵2號線將于20__年底實現(xiàn)東段通車,全線共設車站22個,平均每兩個站之間距離是五分之六千米。青島地鐵2號線全程長是多少千米?
教學目標:
1、創(chuàng)設自主探索的學習情境,使學生在合作交流、嘗試練習、歸納領悟等過程中,理解一個數(shù)乘分數(shù)的意義,掌握分數(shù)乘以分數(shù)的計算法則,學會分數(shù)乘分數(shù)的簡便計算。
2、通過組織學生進行遷移、類推、歸納、交流等數(shù)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類推、歸納能力。
3、通過一個數(shù)乘以分數(shù)應用的廣泛性事例,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性教育,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和興趣。
教學重點:理解一個數(shù)乘分數(shù)的意義,掌握分數(shù)乘分數(shù)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推導算理,總結法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計算下列各題并說出計算方法。
__
2、上面各題都是分數(shù)乘以整數(shù),說一說分數(shù)乘以整數(shù)的意義。
3、引入: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一個數(shù)乘以分數(shù)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二、新課
1、教學例3
(1)出示條件和問題:每小時粉刷這面墻的,小時粉刷這面墻的幾分之幾?根據公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學生列式:×
(2)引導學生動手操作,把一張紙張看作一面墻,第一步先涂出1小時粉刷的面積,即這面墻的,第二步再涂出小時粉刷這面墻的面積,即的,由此得出×這個乘法算式表示“的是多少?”
(3)根據直觀的操作結果,得出×=,根據剛才操作的過程和結果推導出計算方法:×==。
(4)提出問題:小時粉刷多少呢?讓學生用前面的方法涂色、推導、計算,自主解決問題。
2、相關練習:練習二第5題。
3、小結一個數(shù)乘分數(shù)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1)意義:一個數(shù)乘分數(shù),表示求這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2)計算法則:分數(shù)乘分數(shù),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4、教學例4
(1)引導學生分析題意,根據“速度×時間=路程”的數(shù)量關系列出算式:×。
(2)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再交流計算的方法,明確分數(shù)乘分數(shù)也可以先約分再乘。通過展示學生的計算過程,進一步明確約分的書寫格式:()
(3)學生獨立解答“5分鐘飛行多少千米?”,講評中介紹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另一種格式。
5、鞏固練習:P11“做一做”(注意提醒學生要先觀察能否約分,再著手計算)。
三、練習
1、練習三第6題
(1)求2枝長多少分米,就是求2個是多少?算式:×2
(2)求枝或枝長多少分米,就是求的是多少,或的是多少。
2、練習三第9題。(學生討論交流,說說錯在哪里,結合學生易犯的錯誤講解)
四、作業(yè)
練習二第3、7、8、10題。
教學目標:
1、在學生已有的分數(shù)加法及分數(shù)基本意義的基礎上,結合生活實例,通過對分數(shù)連加算式的研究,使學生理解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意義,掌握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計算方法,能夠應用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計算法則,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2、通過觀察比較,指導學生通過體驗,歸納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計算法則,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引導學生探求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通過演示,使學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這過程中感悟到數(shù)學知識的魅力,領略到美。
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意義,掌握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總結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計算法則。
教學過程:
(一)鋪墊
1.出示復習題。(投影片)
(1)整數(shù)乘法的意義是什么?
(2)列式并說出算式中的被乘數(shù)、乘數(shù)各表示什么?
5個12是多少?9個11是多少?8個6是多少?
(3)計算:1/6+2/6+3/63/10+3/10+3/10
計算3/10+3/10+3/10時向學生提問:這道題有什么特點?計算時把什么做分子?使學生看到三個加數(shù)都相同,計算時3個3連加的結果做分子,分母不變。
2.引出課題。
分數(shù)加法是否也有簡便算法?今天我們學習分數(shù)乘法。(板書課題:分數(shù)乘整數(shù))
(二)探究新知。
1.教學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意義。出示例1,指名讀題。
(1)分析演示:師:每人吃2/9塊蛋糕,每人吃的夠一塊嗎?(不夠一塊)接著出示如課本的三個扇形圖。問:一個人吃了2/9塊,三個人吃了幾個2/9塊?使學生從圖中看到三個人吃了3個2/9塊。讓學生用以前學過的知識解答3個人一共吃了多少塊?(教師在3個扇形下面畫出大括號并標出?塊)訂正時教師板書:
2/9+2/9+2/9=2+2+2/9=6/9=2/3(塊),(教師將3個雙層扇形圖片拼成一個一塊蛋糕的2/3圖片)
(2)觀察引導:
這道題3個加數(shù)有什么特點?使學生看到3個加數(shù)的分數(shù)相同。教師問:求三個相同分數(shù)的和怎樣列式比較簡便呢?引導學生列出乘法算式。教師板書:
2/9×3。再啟發(fā)學生說出2/9×3表示求3個2/9相加的和。
(3)比較2/9×3和12×5兩種算式異同:
提示:從兩算式表示的意義和兩算式的特點進行比較。(讓學生展開討論)。通過討論使學生得出:
相同點:兩個算式表示的意義相同。
不同點:2/9×3是分數(shù)乘整數(shù),12×5是整數(shù)乘整數(shù)。
(4)概括總結:
教師明確:兩個算式表示的意義相同,誰能用一句話概括出兩算式的意義?(引導學生說出都是表示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
2.教學分數(shù)乘以整數(shù)的計算法則。
(1)推導算理:
由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意義導入。
問:2/9×3表示什么意義?引導學生說出表示求3個2/9的和。學生計算,提示:分子中3個2連加簡便寫法怎么寫?學生答后板書:2×3/9=6/9=2/3(塊)教師說明:計算過程中間的加法算式部分是為了說明算理,計算時省略不寫。(邊說邊加虛線)
(2)引導觀察:2×3/9的分子部分、分母與算式2/9×3兩個數(shù)有什么關系?(互相討論)
觀察結果:2×3/9的分子部分2×3就是算式中2/9的分子2與整數(shù)3相乘,分母沒有變。
(3)概括總結:請根據觀察結果總結2/9×3的計算方法。(互相討論)
匯報結果:(多找?guī)酌麑W生匯報)使學生得出2/9×3是用分數(shù)2/9的分子2與整數(shù)3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根據
2/9×3的計算過程,明確指出:分子、分母能約分的要先約分,然后再乘。約分后約得的數(shù)要與原數(shù)上下對齊。然后讓學生將2/9×3按簡便方法計算。
3.反饋練習:
1)教材第2頁“做一做”第1題。
訂正時讓學生說出乘法中被乘數(shù)、乘數(shù)各表示什么?
2)教材第2頁“做一做”第2題。
教師提示:乘的時候如果分子分母能約分的要先約分。
3)教材第6頁“練習一”第1、2、3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交流,重點讓學生說一說思路。
(三)全課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知識,相乘時,用分子乘整數(shù)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能約分的可以先約分,再計算,結果相同。
板書
分數(shù)乘整數(shù)
2/9×3=2×3/9=6/9=2/3
分數(shù)乘整數(shù),用分子乘整數(shù)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
教學反思:
教學要求:
1、使學生認識分數(shù)除法應用題的特點,能根據應用題的特點理解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學會解答已知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shù)的應用題。
2、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問題解決的能力和分析、推理和判斷等思維能力,提高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分數(shù)除法應用題的特點及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根據條件說出把哪個數(shù)量看作單位1。
(1)棉田的面積占全村耕地面積的2/5。
(2)小軍的體重是爸爸體重的3/8。
(3)故事書的本數(shù)占圖書總數(shù)的1/3。
(4)汽車速度相當于飛機速度的1/5。
2、找單位1,并說出數(shù)量關系式。
(1)白兔的只數(shù)占總只數(shù)的2/5。
(2)甲數(shù)正好是乙數(shù)的3/8。
(3)男生人數(shù)的1/3恰好和女生同樣多。
3、一個兒童體重35千克,他體內所含水分占體重的4/5,他體內的水分有多少千克?
集體訂正時,讓學生分析數(shù)量關系,說出把哪個數(shù)量看作單位1,并說出解答這個問題的數(shù)量關系式,即:體重4/5=體內水分的重量。同學們都能正確分析和解答分數(shù)乘法應用題,分數(shù)除法應用題又如何解答呢?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板書課題:分數(shù)除法應用題)
二、新授
1、教學例1。一個兒童體內所含的水分有28千克,占體重的4/5。這個兒童體重有多少千克?
(1)指名讀題,說出已知條件和問題。
(2)共同畫圖表示題中的條件和問題。
(3)分析數(shù)量關系式
提問:根據水份占體重的4/5,可以得到什么數(shù)量關系式?
學生回答后,教師說明:例1和復習題的第二個已知條件相同,因此單位1相同,數(shù)量關系式也相同,都是把體重看作單位1,數(shù)量關系式是:體重4/5=體內水分的重量。
根據學生的回答,把線段圖進一步完善。
提問:根據題目的條件,我們已經找到了這一題的數(shù)量關系式:體重4/5=體內水分的重量。現(xiàn)在已知體內水分的重量,要求兒童體重有多少千克,可以用什么方法解答?(引導學生說出用方程解答。)
讓學生試列方程,并說出方程表示的意義。
讓學生把方程解完,并寫上答案。
出示教材的檢驗,提問:要檢驗兒童的體重是不是正確,應該怎樣做?(用求出的體重乘4/5,看看是不是等于水分的千克數(shù)。)
2、比較。
提問:我們再把例1與復習題比較,看看這兩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根據學生的回答,幫助學生整理出:
(1)看作單位1的`數(shù)量相同,數(shù)量關系式相同。
(2)復習題單位1的量已知,用乘法計算;
例1單位1的量未知,可以用方程解答。
(3)因為它們的數(shù)量關系式相同,所以這兩種題目的解題思路是一致的,都是先找出把哪個數(shù)量看作單位1,根據單位1是已知還是未知,再確定是用乘法解還是方程解。
三、鞏固練習
1、做書P34做一做
要求學生先按照題目中的想說出想的過程,說出數(shù)量關系式,再列方程解答。訂正時要說一說是按照什么來列方程的。
2、做練習九第1題。
先讓學生找出把哪個數(shù)量看作單位1,說出數(shù)量關系式,再列方程解答。
四、小測:(略)
五、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研究了什么問題?解答分數(shù)應用題的關鍵是什么?單位1已知用什么方法解答?未知呢?
六、布置作業(yè)
練習九第2題
教后反思:學生在已學過的分數(shù)乘法應用題的基礎上,能找出關鍵句,并根據關鍵句說出相對的數(shù)量關系式。為孩子創(chuàng)造做數(shù)學的機會,通過讓學生積極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方法獲取新知識,在不同程度上都得到發(fā)展。使學生不但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同時又使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培養(yǎng)和發(fā)展,在學會的過程中達到會學的目的。
再根據題目的條件判斷單位1的量,是已知的就乘法計算;單位1的量是未知的就用方程來解答;并學會了怎樣驗算。教學中不僅要重視知識的最終獲得,更要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探究過程。結論僅是一個終結點,而探究結論、揭示結論的過程則是由無數(shù)個點組成的線、面、體,在探究的過程中,只有讓學生動手做數(shù)學,學生很可能獲得超出結論自身的價值的若干倍的數(shù)學知識。
小測:列出數(shù)量關系式,并列式解答。
1、六年一班有三好學生9人,正好占全班人數(shù)的1/5,全班有多少人?(用方程解)
2、一瓶油吃了3/5,正好是300克,這瓶油重多少克?(用方程)
小測:列出數(shù)量關系式,并列式解答。
1、六年一班有三好學生9人,正好占全班人數(shù)的1/5,全班有多少人?(用方程解)
2、一瓶油吃了3/5,正好是300克,這瓶油重多少克?(用方程)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數(shù)與除法的關系,會用分數(shù)表示兩個整數(shù)相除的商,會用分數(shù)表示有關單位換算的結果;能列式解決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的簡單實際問題。
2、使學生在探索分數(shù)與除法關系的過程中,進一步發(fā)展數(shù)感,培養(yǎng)觀察、比較、分析、推理等思維能力。
3、構筑探索交流的平臺,體驗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增強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難點
理解分數(shù)與除法的關系
教學準備
每人準備4張同樣大小的圓片
教學過程
一、引入情境,揭示例題
口答題
1、把8塊餅干平均分給4個小朋友,每人分得幾塊?
2、把4塊餅干平均分給4個小朋友,每人分得幾塊?
3、把3塊餅干平均分給4個小朋友,每人分得幾塊?
怎樣列式?板書3÷4
引導:把3塊餅干平均分給4個小朋友,平均每人能分到1塊嗎?
不滿1塊那該怎么表示呢?
生:小數(shù)或分數(shù)
二、實踐操作探索研究
師:那怎樣用分數(shù)表示3÷4的商呢?請大家拿出3張同樣的圓片,把它看作3塊餅,按題目的要求把它分一分,看結果是多少?
學生動手操作
教師巡視,了解學生是怎樣的想的,當學生表述比較好時,教師有選擇的.把圓片貼在黑板上,等集體交流時讓學生說說這樣分的理由。
師:接下來我們請同學匯報一下他們研究所得結果。
(生講述這樣分的理由)
教師總結:
(1)把一塊餅干平均分給4個小朋友,所以就平均分成4份,每人就可分得1/4塊,現(xiàn)在一共有3塊餅干,每人就可得到3個1/4塊,就是3/4塊。
(2)如果把三塊餅干放在一起分,每人就可以分得3塊的1/4,就是3/4塊。
總結:把3塊餅干平均分給4個小朋友,每人分得3/4塊
板書:3÷4=3/4(塊)
師:如果我想把3塊餅干分給5個小朋友呢?,每人分得多少塊?
學生口述理由。板書:3÷5
師:想想該怎么去分?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下。
指名讓學生說說思考過程。
板書:3÷5=3/5(塊)
師:如果分給7個小朋友呢?
學生口述3÷7=3/7(塊)
三、歸納總結,圍繞主題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上面的兩個等式,你發(fā)現(xiàn)分數(shù)和除法算式之間有和聯(lián)系?這也正是本節(jié)課我們所要學習的內容。
板書課題:分數(shù)與除法的關系
生相互交流。教師板書:被除數(shù)÷除數(shù)=
師:除法算式又可以寫成什么形式?
生補充:被除數(shù)÷除數(shù)=被除數(shù)/除數(shù)
師:如果用a表示被除數(shù),b表示除數(shù),那么a÷b又可怎么寫?
生:a÷b=a/b
師:這里的a和b可以取任何數(shù)嗎?為什么?
生:除數(shù)不能為0。
師:分數(shù)和除法之間的關系,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記住它們嗎?
生交流討論并回答
師總結,被除數(shù)相當于分子,除數(shù)相當于分母,除號相當于分數(shù)線。
四、鞏固練習,拓展延伸
師:請大家把書本打開到第45頁,馬上完成“練一練”的第一小題。
集體校對。
師引導:比較上下兩行有什么不同?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引導:用分數(shù)可以表示整數(shù)除法的商,反過來,一個分數(shù)也可以看成兩個數(shù)相除。
師:接下來請大家獨立完成“試一試”兩小題。
然后小組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師:把7分米改寫成用米作單位,可以列怎樣的除法算式?
生:7÷10=7/10(米)
師:第二個呢?
生:23÷60=23/60(時)
師:獨立完成“練一練”的第二題
集體講評校對。
師:完成“練習八”的第一題口答
師:完成“練習八”的第三題
學生在書本上完成,
教師追問:把1米長的彩帶平均分成3份,求1份有多長,可以列怎樣的除法算式?把2米長的彩帶平均分成3份,求1份有多長,可以列怎樣的除法算式?
五、課堂作業(yè)
完成“練習八”的第二題
教學內容:學唱歌曲《我愛銀河》。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歌曲,感受合唱歌曲和諧、優(yōu)美的音樂情緒。
2、啟發(fā)學生的想象力,激發(fā)學生努力學習科學知識的熱情。
教學重點:學會歌曲,激發(fā)學生學習科學知識。
教學難點:用悠長的氣息表現(xiàn)歌曲。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本單元的標題是“星空暢想”。星空能引起人無數(shù)的遐想,自古到今,
關于星空有著很多美麗的神話故事,你們知道嗎?(牛郎織女、嫦娥奔月)
銀河并不是“河”,但說它是一條巨大的“天河”也未嘗不可。銀河最少有2000億顆恒星組成,地球只是其中的一顆行星。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童聲合唱歌曲《我愛銀河》。
二、學唱歌曲《我愛銀河》。
1、聽歌曲《我愛銀河》錄音范唱。
2、歌曲優(yōu)美動聽,銀河是童聲合唱團的名字,銀河合唱團員親密合作、共同閃爍,美麗而純潔。我們在合唱時也應做到人人努力,使聲音和諧,讓合唱的聲音美妙動人。
3、學生有感情的朗讀歌詞。
4、隨錄音學唱歌詞。
注意:A、弱起樂句的起始,第二樂句要準確起唱。
B、第一、三樂句前半句相同,后半句不同,較易混淆。
5、隨教師學唱第二樂段歌詞,引導學生注意合唱部分的第二樂句。
注意:第二結尾最后兩個音“銀河”,用稍弱的力度
6、將兩個樂段連起來演唱,并由學生自主設計速度、力度和演唱方法。
7、跟伴奏帶練習歌詞。
三、教師小結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學會根據需要,對聲音、圖像和視頻素材進行簡單處理。
2.能力目標
讓學生學會聲音素材的加工、圖片素材的加工、視頻素材的加工等方法,通過學生的操作和協(xié)作探討,培養(yǎng)學生的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通過知識的再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3.情感目標
通過作品展示和評價,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熱情;通過小組的協(xié)作,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和集體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聲音素材的加工;圖片素材的加工;視頻素材的加工。
教學難點:聲音素材的加工;圖片素材的加工;視頻素材的加工。
教學方法:情景導入法、任務驅動法。
所用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在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學習了如何建立了多媒體寶庫,但是在很多情況下,我們采集到的多媒體素材就像一個未經加工的原材料,需要根據實際的需要進行加工。下面我們學習一些簡單的多媒體素材加工方法。首先請大家聽聽上節(jié)課我們用“錄音機”制作的“靜夜思”聲音素材。
廣播聲音:播放自己錄制的“靜夜思”。
師:細心的同學可能會發(fā)現(xiàn),在我們錄制的聲音素材中,前后都有一段不必要的雜音,我們首先來看看如何去掉這些雜音。
投影廣播任務:運用我們上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四人為一小組摸索去掉“靜夜思”前后的雜音??茨囊唤M最先找到聲音素材加工的辦法。
學生練習,教師巡視時加以指導。
大部分同學完成后,教師總結操作方法并演示操作過程:
步驟1:運行“錄音機”程序,打開我們已經錄制好的聲音文件,播放該文件,找到需要刪除的多余部分的位置(第23秒)。
步驟2:將定位游標移到第23秒要刪除的位置上,單擊“編輯”→“刪除當前位置以后的內容”菜單命令。
步驟3:然后將定位游標移到第3秒要刪除的位置上,單擊“編輯”→“刪除當前位置以前的內容”菜單命令。這樣我們就把“靜夜思”前后的雜音去掉,完成了對“靜夜思”聲音素材的加工。我們再來聽聽。
師:同學們對處理后的聲音還滿意吧。我們有沒有辦法把它加工得更好?
學生:還可以在“靜夜思”中加入古箏音樂?!?/p>
師:對,我們還可利用“錄音機”中的“插入文件”功能將錄入好的兩段聲音文件合并為一個文件。
教師演示操作:
步驟1:打開第一個聲音文件,移動游標到要插入位置。
步驟2:單擊“編輯”→“插入文件”菜單命令,將會彈出“插入文件”對話框,在該對話框中,選中要插入的聲音文件,并按“確定”按鈕,該聲音文件就被插入到指定的位置。
小結課堂,學生操作,老師個別指導,播放學生的作品,展示成果。
二、圖片素材的加工
對圖片素材的加工,常常涉及亮度色彩調整、裁剪、復制、翻轉等基本操作。在以前學習使用計算機畫圖的過程中,我們已經基本掌握了圖片的裁剪和復制?,F(xiàn)在請同學們啟動“畫圖”軟件,將素材庫中圖片進行裁剪。
投影廣播任務:使用畫圖軟件,對圖片進行裁剪。
教師巡視課堂并對學生進行指導。
除了裁剪和復制外,我們還需要對圖片本身的效果(亮度、色彩等)進行調整,下面我們來看看如何利用ACDSee對圖片的亮度、色彩等進行調整。
教師演示操作:利用ACDsee完成對圖片的大小、旋轉、色彩、飽和、濾鏡等操作。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學生利用老師下發(fā)的樣本,進行實踐操作。
教師隨堂檢查并指導學生,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大多數(shù)學生完成后教師進行總結,展示學生修改后的作品,讓學生體會成就感。
三、視頻素材的加工
在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一些簡單的圖像處理方法。接下來我們再來學習視頻素材的加工。
不同格式的視頻圖像文件往往大小不同,有不同的用途。通過對視頻影像文件格式的轉換,可以壓縮文件大小。轉換影像文件的格式一般是將非壓縮的AVI格式轉換成壓縮的MPEG格式,以減小文件的存儲容量。這些格式的轉換,我們也可以通過“超級解霸”來實現(xiàn)。
教師演示操作;
步驟1:單擊“開始”→“程序”→“豪杰超級解霸”→“實用工具集”→“常用工具”→“AVI轉MPEG”,啟動該程序。
步驟2:單擊“文件”→“打開”菜單命令,找到目標影像文件,然后單擊“開始轉換”按鈕即可。
四、授課完畢,課程總結
本節(jié)課主要講了以下兩個知識點:
1.圖片素材的加工;
2.視頻素材的加工。
單元目標:
1.理解并掌握分數(shù)除法的計算方法,會進行分數(shù)除法計算。
2.會解答已知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shù)的實際問題。
3.理解比的意義,知道比與分數(shù)、除法的關系,并能類推出比的基本性質。能夠正確地化簡比和求比值。
4.能運用比的知識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單元重點:
理解并掌握分數(shù)除法的計算方法,理解比的意義,能用比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單元難點:
理解分數(shù)除法的算理,列方程解答分數(shù)除法問題
第一課時:分數(shù)除法的意義和分數(shù)除以整數(shù)
教學目標:
1、通過實例,使學生知道分數(shù)除法的意義與整數(shù)除法的意義是相同的,并使學生掌握分數(shù)除以整數(shù)的計算法則。
2、動手操作,通過直觀認識使學生理解整數(shù)除以分數(shù),引導學生正確地總結出計算法則,能運用法則正確地進行計算。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分析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提高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理解算理,正確總結、應用計算法則。
教學難點:
使學生理解整數(shù)除以分數(shù)的算理。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舊知鋪墊(課件出示)
1、復習整數(shù)除法的意義
(1)引導學生回憶整數(shù)除法的計算法則:已知兩個因數(shù)的積與其中一個因數(shù),求另一個因數(shù)的運算。
(2)根據已知的乘法算式:5×6=30,寫出相關的兩個除法算式。(30÷5=6,30÷6=5)
2、口算下面各題
×3__
__6×
二、新知探究
(一)、教學例1
1、課件出示自學提綱:
(1)出示插圖及乘法應用題,學生列式計算。
(2)學生把這道乘法應用題改編成兩道除法應用題,并解答。
(3)將100克化成千克,300克化成千克,得出三道分數(shù)乘、除法算式。
2、學生自學后小組間交流
3、全班匯報:
100×3=300(克)
A、3盒水果糖重300克,每盒有多重?300÷3=100(克)
B、300克水果糖,每盒100克,可以裝幾盒?300÷100=3(盒)
×3=(千克)÷3=(千克)÷3=3(盒)
4、引導學生通過整數(shù)題組和分數(shù)題組的對照,小組討論后得出:
分數(shù)除法的意義與整數(shù)除法相同,都是已知兩個因數(shù)的積與其
中一個因數(shù),求另個一個因數(shù)。都是乘法的逆運算。
(二)、鞏固分數(shù)除法意義的練習:P28“做一做”
(三)、教學例2
(1)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紙,小組討論操作,如何把這張紙的平均分成2份,并通過操作得出每份是這張紙的幾分之幾。
(2)小組匯報操作過程,得出:將一張紙的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這張紙的。
(3)引導學生數(shù)形結合,對照不同的折法,說出兩種不同的計算方法。
A、÷2==,每份就是2個。
B、÷2=×=,每份就是的。
(4)如果把這張紙的平均分成3份呢?讓學生從上面兩種方法中選擇一種進行計算,通過操作對比,讓學生發(fā)現(xiàn)第二種方法適用的范圍更廣。
4、引導學生觀察÷2和÷3兩個算式,概括出分數(shù)除以整數(shù)的計算法則:分數(shù)除以整數(shù),等于乘上這個整數(shù)的倒數(shù)。
三、當堂測評(課件出示)
1、計算
÷3÷3÷20÷5÷10÷6
2、解決問題
(1)、一輛貨車2小時耗油10/3升,平均每小時耗油多少升?
(2)、正方形的周長是4/5米,它的邊長是多少米?
學生獨立完成。
教師講評,小組間批閱。
四、課堂總結
1、今天我們學習了哪些內容?(分數(shù)除法的意義及分數(shù)除以整數(shù)的計算法則)
2、誰來把這兩部分內容說一說?
教學后記
第二課時:一個數(shù)除以分數(shù)
教學目標:
1、在學生學習了分數(shù)除以整數(shù)、整數(shù)除以分數(shù)、一個數(shù)除以分數(shù)計算法則基礎上,引導學生總結出分數(shù)除法的計算法則,能利用計算法則,正確、迅速地進行分數(shù)除法的計算。
2、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
教學重點:
總結出一個數(shù)除以分數(shù)的計算法則,并抽象概括出分數(shù)除法的計算法則。
教學難點:
利用法則正確、迅速地進行計算,并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舊知鋪墊(課件出示)
1、計算下面,直接寫出得數(shù)
×4×3×2×6
÷4÷3÷2÷6
2、列式,說清數(shù)量關系
小明2小時走了6km,平均每小時走多少千米?
(速度=路程÷時間)
二、新知探究
(一)、例3,
1、實物投影呈現(xiàn)例題情景圖。
理解題意,列出算式:2÷÷
2、探索整數(shù)除以分數(shù)的計算方法
(1)2÷如何計算?引導學生結合線段圖進行理解。
(2)先畫一條線段表示1小時走的路程,怎么樣表示小時走了2km這個條件?(將線段平均分成3份,其中2份表示的就是小時走的路程)
(3)引導學生討論交流:已知小時走了2km,要求1小時走了多少千米?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根據學生的回答把線段圖補充完整,并板書出過程。
先求小時走了多少千米,也就是求2個,算式:2×
再求3個小時走了多少千米,算式:2__3
(5)綜合整個計算過程:2÷=2__3=2×
(二)、小結出計算法則:從上面這個推算過程,我們發(fā)現(xiàn)——整數(shù)除以分數(shù),等于用整數(shù)乘這個分數(shù)的倒數(shù)。
(三)、計算÷,探索分數(shù)除以分數(shù)的計算方法
1、學生根據整數(shù)除以分數(shù)的計算方法,自己獨立嘗試分數(shù)除以分數(shù)的計算。
÷=×=2(km)
2、學生用自己的方法來驗證結果是否正確。
3、總結計算法則:無論是整數(shù)除以分數(shù),還是分數(shù)除以分數(shù),都可以轉化成乘法來計算,也就是說除以一個不等于0的數(shù),等于乘上這個數(shù)的倒數(shù)。
三、當堂測評
1、P31“做一做”的第1、2題。
2、練習八第2、4題。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回指點,幫助學困生度過難關。
小組內講評,發(fā)揮組長的作用,以求“兵強兵、兵練兵”。
四、課堂總結
1、這節(jié)課你們有什么收獲呢?
2、在這節(jié)課上你覺得自己表現(xiàn)得怎樣?
設計意圖:
這兩節(jié)課的教學我從以下著手:
1、重視分數(shù)除法的意義過程性。我只是讓學生理解,并沒有強調口述,而是重點讓學生應用分數(shù)除法的意義,根據給出的一個乘法算式寫出兩道除法算式,使得對除法的意義有更深的理解。
2、在分數(shù)除以整數(shù)的教學上,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動手操作、集思廣益,根據操作計算方法。讓學生從小養(yǎng)成自主學習、勇于探究的好習慣。
教學后記
第三課時:練習課
第四課時:分數(shù)混合運算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分析、使學生掌握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應用計算法則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2、通過練習,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及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3、通過觀察、類推,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整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定律在分數(shù)四則運算中同樣適用,并能應用運算定律及有關性質進行簡便運算。
4、通過練習,培養(yǎng)學生觀察、類推的思維能力和靈活計算的能力。
教學重點:確定運算順序再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明確混合運算的順序。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舊知鋪墊(課件出示)
1、復習整數(shù)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1)在一個沒有小括號的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或加減法,應該從左往右依次計算;如果既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應該先算乘除法,后算加減法。
(2)在一個有小括號的算式里,應該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后算小括號外面的。
(3)在一個既有小括號又有中括號的算式里,應該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后算中括號里面的,最后算中括號外面的&39;。
2、說出下面各題的運算順序。
(1)428+63÷9―17×5(2)1.8+1.5÷4―3×0.4
(3)3.2÷[(1.6+0.7)×2.5](4)[7+(5.78—3.12)]×(41.2―39)
3、小紅用長8米的彩帶做一些花,每朵花用2/3米彩帶,一共可以做多少朵?
二、新知探究
1、教師課件出示例4
2、課件出示自學提綱:
(1)例4中的哪些條件和復習中的3相同?問題相同嗎?
(2)自己讀題,明確已知條件及問題,想:要求小紅還剩幾朵花,應先求……
(3)嘗試說說自己的解題思路并解答。
3、學生根據提綱嘗試解題。
4、全班匯報
(1)根據學生的回答,歸納出兩種思路:
A、可以從條件出發(fā)思考,根據彩帶長8m,每朵花用m彩帶,可以先算出一共做了多少朵花。
B、從問題入手想:要求小紅還剩幾多花,根據題意,應先求小紅一共做了幾朵花。
(2)說說運算順序,再進行計算。
(1)計算1/5÷(2/3+1/5)×15
讓個別學生說出運算順序并計算題目的得數(shù)。
教師巡回指點,搜集存在問題。
教師黑板出示問題,學生上臺改正,并說明理由。
(2)小組間討論帶有中括號的計算題,并正確計算。然后全班校對。
三、當堂測評
練習九第1、2、3題:
注:第2題求樓的樓板到地面的高度,但要注意引導學生意識6
樓樓板到地面的高度實際上只有5層樓的高度。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點評,解決疑難。
學生相互得分,評選優(yōu)勝小組。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說一說。
還有什么不懂的?提出來小組內解決。
設計意圖
1、在課初始,我便從復習整數(shù)及小數(shù)的運算順序入手,
重點讓學生回憶、熟悉運算順序,然后再以例題為載體,讓學生發(fā)
現(xiàn)分數(shù)的運算順序同整數(shù)、小數(shù)的運算順序相同,繼而配合課后練
習加強計算的訓練。
2、當堂測評題將學生置于提高之處,聯(lián)系實際生活解決問
題,讓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知識的廣泛性和嚴謹性
教學后記
第五課時:練習課
已知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shù)的應用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掌握“已知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shù)”的應用題的解答方法,能熟練地列方程解答這類應用題。
2、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問題解決的能力和分析、推理和判斷等思維能力,提高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弄清單位“1”的量,會分析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
教學難點:
分數(shù)除法應用題的特點及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舊知鋪墊(課件出示)
1、根據題意列出關系式。
(1)一個數(shù)的3/4等于12.
(2)男生人數(shù)的11/12等于220人。
(3)甲數(shù)的5/8是40.
(4)乙數(shù)的4/5剛好是1/6.
2、解決問題
根據測定,成人體內的水分約占體重的,而兒童體內的水分約占體重的,六年級學生小明的體重為35千克,他體內的水分有多少千克?
(1)看看題目中所給的三個條件是否都用得上,并說說為什么。
選擇解決問題所需的條件,確定出單位“1”,并引導學生說出數(shù)量關系式。
小明的體重×=體內水分的重量
(2)指名口頭列式計算。
二、新知探究
(一)教學例1.
1、課件出示自學提綱:
(1)這一例題和復習中的題有什么不同和相同呢?想一想。
(2)有幾個問題?都和哪些條件有關?
(3)讀題、理解題意,并畫出線段圖來表示題意
(4)獨立解決第一個問題。
2、全班匯報
(1)學生結合線段圖理解題意,分析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式,并寫出等量關系式。
小明的體重×=體內水分的重量
(2)相同點和不同點(相同點是它們的數(shù)量關系是一樣的;不同點是已知條件和問題變了)。
(3)列方程來解決問題。這道題什么是單位“1”?單位“1”是已知的還是未知的?怎樣求?(引導學生根據數(shù)量關系式,將未知的單位“1”設為χ,)
(4)用算術解來解答應用題。(根據數(shù)量關系式:小明的體重×=體內水分的重量,反過來,體內水分的重量÷=小明的體重)
3、解決第二個問題:小明的體重是爸爸的,爸爸的體重是多少千克?
(1)啟發(fā)學生找關鍵句,確定單位“1”。
(2)讓學生選擇一種自己喜愛的解法進行計算,獨立解決第二個問題。
(3)指名說說自己是怎樣理解題意的,并與其他同學交流自己的解題思路。(出示線段圖)
爸爸的體重×=小明的體重
①方程解:解:設爸爸的體重是χ千克。
χ=35
χ=35÷
χ=75
②算術解:35÷=75(千克)
4、鞏固練習:P38“做一做”(學生先獨立審題完成,然后全班再一起分析題意、評講)
三、當堂測評(課件出示)
1、根據題意列出算式,不必計算(每題15分)。
(1)一個數(shù)的2/5是40,這個數(shù)是多少?
(2)一個數(shù)的3/8是24,這個數(shù)是多少?
(3)甲數(shù)是100,占乙數(shù)的4/5,乙數(shù)是多少?
(4)甲數(shù)是乙數(shù)的2/3,已知甲數(shù)是12,乙數(shù)是多少?
2、解決問題(40分)。
某校有女生160人,正好占男生的8/9,男生有多少人?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回指點,注重學困生的提高。
小組內訂正、互評,做到兵強兵。
四、課堂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分數(shù)應用題中“已知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shù)的應用題”,我們知道了,如果關鍵句中的單位“1”是未知的話,可以用方程或除法進行解答。
設計意圖:
本堂課我設計了“題目——線段圖——等量關系式——解決問題”這樣四個環(huán)節(jié)來教學例題的第(1)個問題,以使學生很清晰地掌握解題思路,引導學生解決問題的同時教給他們此類問題的解決方法。
教學后記:
教學目標:
1、鞏固學生對計算方法的掌握,提高計算能力。
2、進一步把握分數(shù)乘法的意義。
3、養(yǎng)成學生良好的審題,計算習慣。
教學重點:提高計算能力。
教學難點:把握分數(shù)乘法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口算
1/4×1/31/5×1/22/3×3/42/5×1/2
14×3/715×4/55/8×2/57/15×5
2、4/11×5表示()。
10×3/5表示()。
二、鞏固練習。
1、計算
7/33×3/145/7×427×5/9
5/8×4/157/12×3/714×6/7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匯報時先要求學生說清算式意義,再說計算過程。
2、列式計算
9/10噸的2/3是多少噸?
5/8米的1/2是多少米?
9千克的一半是多少千克?
學生獨立完成,同桌互說解題思路后,集體匯報,強調理解“一半”。
3、1千克牛奶含乳糖1/21千克,蛋白質的含量是乳糖的7/10,1千克牛奶含蛋白質多少千克?
學生小組合作完成練習題。
三、總結
通過今天的練習,希望同學們可以更熟練掌握計算。
板書
練習課
求“一半”乘1/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圓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掌握求圓面積的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2.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啟發(fā)思維,開闊思路;
3.滲透初步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教學重點和難點
圓面積公式的推導方法。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我們已經學習了圓的認識和圓的周長,誰能說說圓周長、直徑和半徑三者之間的關系?
已知半徑,圓周長的&39;一半怎么求?
(出示一個整圓)哪部分是圓的面積?(指名用手指一指。)
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圓的面積怎么計算。
(板書課題:圓的面積)
(二)學習新課
1.我們以前學過的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面積公式,都是轉化成已知學過的圖形推導出來的,怎樣計算圓的面積呢?我們也要把圓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然后推導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
決定圓的大小的是什么?(半徑)所以,分割圓時要保留這個數(shù)據,沿半徑把圓分成若干等份。
展示曲變直的變化圖。
2.動手操作學具,推導圓面積公式。
為了研究方便,我們把圓等分成16份。圓周部分近似看作線段,其
用自己的學具(等分成16份的圓)拼擺成一個你熟悉的、學過的平面圖形。
思考:
(1)你擺的是什么圖形?
(2)所擺的圖形面積與圓面積有什么關系?
(3)圖形的各部分相當于圓的什么?
(4)你如何推導出圓的面積?
(學生開始動手擺,小組討論。)
指名發(fā)言。(在幻燈前邊說邊擺。)
①拼出長方形,學生敘述,老師板書:
②還能不能拼出其它圖形?
學生可以拼出:
等等
剛才,我們用不同思路都能推導出圓面積的公式是:S=r2。這幾種思路的共同特點都是將圓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并根據轉化后的圖形與圓面積的關系推導出面積公式。
例1一個圓的半徑是4厘米,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S=r2=3.1442=3.1416=50.24(平方厘米)
答:它的面積是50.24平方厘米。
想一想;求圓面積S應知道什么?如果給d和C,又怎樣求圓面積?
(三)鞏固反饋
1.求下面各圓的面積。
r=2(單位:分米)d=6(單位:分米)
2.選擇題。
用2米長的繩子把小羊拴在草地上的木框上,羊吃到地上的草的最大面積是多少?
(1)3.1422=12.56(米)
(2)3.1422=12.56(平方米)
(3)3.1432=28.26(平方米)
3.思考題:
已知正方形的面積是18平方米,求圓的面積。(如圖)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1.使學生運用遷移的方法,把新知識轉化為舊知識,把圓轉化成已經學過的圖形。
2.在面積公式推導過程中,老師介紹分割圓的方法,展示由曲變直的過程,然后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小組討論,從各個角度推導出圓面積公式。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口頭表達和邏輯思維的能力,滲透了極限和轉化思想。
3.安排了坡度適當、由易到難的練習題,使學生由淺入深地掌握了知識,形成了技能。同時,還注意培養(yǎng)學生邏輯推理的能力。
一、設計理念
新課標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因此我在教學中力求做到: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提出相關的問題,并以獨立思考、小組討論、合作探究、小組匯報等學習方式解決問題,感受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感悟到優(yōu)化解決問題的方法,從中獲得廣泛的活動經驗,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增強數(shù)學的應用意識,感受到學數(shù)學、用數(shù)學的樂趣。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利用大連旅游的豐富資源,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發(fā)現(xiàn)旅游中的數(shù)學問題,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處處需要用數(shù)學,并在活動中感受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感悟到優(yōu)化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shù)學知識計算、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能力目標
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三、對課程的開發(fā)
為了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教學上力求做到:
1、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呈現(xiàn)豐富多彩的精美圖片,讓學生欣賞美麗動人的大連風光,為學生創(chuàng)設和諧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自主參與到學習活動之中。
2、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旅游活動情景,讓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3、以學生為本,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合作探究解決問題,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感悟到優(yōu)化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體現(xiàn)學生是數(shù)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shù)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四、教學流程的構思
1、活用資源、激發(fā)興趣、提出問題
《標準》指出:“數(shù)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shù)學活動的機會?!?/p>
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上課伊始,我就利用海旅游的豐富資源,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主動和學生交流溝通,并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呈現(xiàn)豐富多彩的大連風光,為本課的學習創(chuàng)設一種和諧的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自主參與到模擬旅游的活動中,積極為旅游前的準備工作出謀獻策,并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與本次旅游相關的問題,如:參加這樣的集體旅游應考慮好哪些方面的問題?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很自然地提出應考慮安全、租車、租房、吃飯、門票等問題。
2、創(chuàng)設情境、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這是本課的中心環(huán)節(jié),《課標》指出:“有效的數(shù)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边@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主要以學生為本,模擬生活實際,逐一創(chuàng)設、租房、租車吃飯、門票4個活動情境,去大連那么遠的地方,學生首先考慮的是租房問題,所以我創(chuàng)設租房情境,在設計租房方案前向學生設計了這個問題:租房要考慮好哪些方面的問題?旨在提醒學生討論設計方案,要聯(lián)系生活實際,弄清男、女生人數(shù)各是多少及各種房間的價格。使學生在小組合作討論的過程中總結出怎么樣租房最合算以上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活動,讓學生感受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感悟到優(yōu)化解決問題的方法,使學生們體會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掌握到一定的生活技能。
3、反思交流、形成技能、感受快樂
全課總結時問學生:“在這次的模擬旅游的活動中,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有什么收獲?”學生在反思交流中感受到學數(shù)學、用數(shù)學的樂趣,懂得數(shù)學的真價值,從中獲得廣泛的數(shù)學活動的經驗,形成技能,為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奠定基礎。
五、教學設計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旅游嗎?都去過哪?
生:答
師:老師也很喜歡旅游,祖國的山山水水神奇秀美,蘊藏著好多知識,在旅游中,老師還發(fā)現(xiàn)會遇到好多數(shù)學問題呢
師:這節(jié)課王老師就帶大家去一個美麗的地方(出示課件),你們知道這是哪?
生:大連
師:想去嗎?
生:想去
師:可是要去大連這么遠的地方,我們不能說去就去,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考慮,請大家仔細想一想,我們都需要考慮哪些問題?
生:隨意回答
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你們打算怎么去?
生:做火車
師:老師這里有一張車票,請你仔細觀察,在車票上你能讀到哪些信息?
生:哈爾濱開往大連的車票,起車時間為9:00
師:大家觀察的真仔細?,F(xiàn)在就請大家?guī)宪嚻焙屠蠋熞黄鹛ど瞎枮I開往大連的火車吧。(出示課件,播放信息)
師:在列車員的介紹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生:晚九點從哈爾濱發(fā)車,第二天早上六點到達大連站,列車每小時行駛103千米
師:那你能不能利用你得到的信息算一算我們從哈爾濱到大連需要坐多長時間的火車?
生:九個小時
師:你是怎樣算出來的?
生:晚九點到早九點經過十二個小時,再減去三個小時就是九個小時
師:你的回答真不錯。我們需要坐這么久的&39;火車,大家想不想知道從哈爾濱到大連到底有多遠呢?現(xiàn)在就請你拿出練習本算一算,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師:你是怎么樣計算的?
生:103__7=927
師:同學們的回答到底對不對呢?我們來聽聽列車員的回答。(播放課件)
師:大連站到了(播放課件)
師:坐了這么久的火車,你們一定很累了是吧?現(xiàn)在你們最想做的是什么?
生:找個地方休息
師:好,現(xiàn)在王老師就帶大家找住的地方好不好?
生:好
師(播放課件)來到旅店,你看到哪些信息:
生:4人間80元,3人間66元
師:由于我們人數(shù)太多,只能安排13名男生和11名女生住在旅店的一層,既然是租房,我們就要考慮怎樣租房合算,你們對合算這個詞是怎么理解的呢?
生:合算就是便宜
師:你的理解沒有錯,那么我們就先來討論一下男生的租房方案,看一看男生怎樣租房最合算,好不好?
師:在考慮男生租房問題之前啊,王老師先請同學們看一個表格,(課件)仔細觀察一下,你能不能讀懂表格?
生:(說明表格的意思)
師:理解了表格的意思,現(xiàn)在就請同學們結合這個表格在小組內設計一下男生的租房方案,注意思考,男生怎樣租房最合算
生:小組討論
師:現(xiàn)在請小組派大表匯報一下你們設計的租房方案
生:匯報方案
師:你認為哪種方案最合算?
生:第四種
師:為什么
生:因為它最便宜
師:請大家再結合表格考慮一下,為什么這么多種方案,只有這種方案最便宜?
生:因為它正好住滿了13人,沒有空床位
師:也就是說,因為它正好住滿了13人,沒有空床位,所以它的價錢最便宜,也就最合算,是嗎?
生:是
師:同學們的回答很有道理,現(xiàn)在你們知道怎樣租房最合算了嗎?
生:只要沒有空床位就可以了
師:好,知道了這個道理,現(xiàn)在就請你用最快的速度來設計一下女生怎樣租房最合算,可以獨立思考,也可以在小組內完成。
生:思考
師:你認為怎樣設計女生的租房方案最合算?
生:租兩個4人間,一個3人間最合算
師:為什么這樣設計
生:因為它正好住滿了11人,沒有空床位,所以它最合算
師:同學們可聰明,通過自己的努力就設計出了男生和女生的租房方案,那剩下的15名男生和18名女生怎樣租房最合算?請男女生分別進行設計
生:小組合作設計方案
師:那么在這節(jié)課的學習中,你有什么收獲?
生:談收獲
師:是啊,同學們,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只要我們細心去觀察,大膽去探索,努力去解決,一節(jié)課短短四十分鐘時間遠遠不夠我們欣賞大連的美景,下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我們的大連之旅,最后,讓我們一起提前來欣賞一下大連的美麗風光,在這如詩如畫的美景中結束這四十分鐘的旅行。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觀察,引導學生推導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并能運用公式解答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圓的面積教案。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推理和概括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并滲透極限、轉化的數(shù)學思想。
3、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提高動手實際和數(shù)學交流的能力,體驗數(shù)學探究的樂趣和成功。
二、教學準備:
1、復習已學過的平面圖形的面積推導過程;
2、教具學具:課件、生活中呈圓形的物品、直尺、三角板、棉線、剪刀、圓形紙片
三、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提出問題
1、多媒體出示:學校草坪中間的"噴水喉"灑了一圈水
師:看了剛才的演示,你想提出哪些與數(shù)學有關的問題?
(結合學生的提問,抓住有關周長和面積的問題,引導學生區(qū)分圓的周長和面積,同時引出課題"圓的面積")
2、"圓面積"的含義:圓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圓的面積。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猜想:
(1)出示大小不同的兩個圓,讓學生比較,猜想圓面積的大小和什么有關?(半徑)那么圓的面積和半徑的關系究竟是怎么樣的呢?
(2)出示邊長和大圓直徑相同的正方形,和大圓比較,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重疊后,大圓剛好能夠放進正方形里面)這說明了什么?(邊長=2r)
引導學生將大正方形分割成四個小正方形,觀察比較(每個小正方形的面積是r2,大正方形的面積就是4 r2,圓的面積比4 r2小,可能比3 r2大。)
2、驗證:
(1)引導轉化:
師:猜想只能是大致的估計,圓的面積公式需要同學們動手推導出來。回憶一下,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課件出示),它們的面積公式是什么?分別怎么推導出來的?(略)
以上這些圖形都是通過剪拼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再進行推導。那么圓是否也可以把它剪拼轉化成為熟悉的平面圖形,推導面積公式呢?你能猜一猜嗎?(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
(2)動手操作:
①分小組動手操作,把圓平均分成若干份,剪開后,拼成其他圖形,看誰拼得好,拼出的圖形多。
②展示交流并介紹:你是怎樣拼接的?拼出來的圖形近似于什么?為什么只能說是"近似"?能不能把拼出的圖形的邊變直一點?
學生回答,課件演示(以拼成的近似長方形為例,平均分成32份、64份)想象一下,平均分成128份、256份…會是什么情形?
③小結:分的份數(shù)越多,拼成的圖形越接近于長方形,教案《圓的.面積教案》。
(3)動手推導:
①引導:當圓轉化成近似的長方形后,圓和它有什么聯(lián)系呢?(近似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的周長和半徑有什么關系?)如果圓的半徑是r,這個近似長方形的長和寬各是多少?如何根據已經學過的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怎樣推導出所要研究的圓的面積公式?
學生討論交流:長方形的長是圓周長的一半,即C/2=2πr/2=πr,寬是圓的半徑。教師板書如下: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
圓的面積=πr×r=πr2 S=πr2
②自主探究:
A、把圓轉化成一個近似的平行四邊形
平行四邊形的底是圓周長的一半,高是半徑
B、把圓轉化成一個近似的三角形
三角形的底是圓周長的1/4,高是4r C、把圓轉化成一個近似的梯形
梯形的上底是圓周長的3/16,下底是圓周長的5/16,高是2r
質疑:為什么不能把圓轉化成一個近似的正方形嗎?(用假設法,如果圓能拼成近似的正方形,那么它的其中一條邊是圓周長的一半,另一條是圓的半徑。而無論哪個圓,它的半徑都不可能與圓周長的一半相等。)
你還能用其他更簡潔的方法推導圓的面積嗎?
D、用圓的1/4拼成一個近似的小平行四邊形
E、圓的1/16就是一個近似的小三角形
③歸納評價:通過把圓轉化成近似的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或先算出其中的一小份再求出總的面積的方法,都能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S=πr2
你認為哪種推導方法最好呢?為什么?
理解r2的含義并口答:62、72、102、0.52
(4)情景延續(xù):
①如果"噴水喉"的最遠射程是5米,你可以自己來回答剛才提出的問題嗎?(學生求周長和面積)
②由于改進技術,"噴水喉"的最遠射程是原來的2倍,那么它的噴灑面積也是原來的2倍。對嗎?
3、小結:同學們通過大膽猜想和動手驗證,終于得到了圓面積的計算公式,老師祝賀大家取得成功!那么,求圓的面積需要什么條件呢?(半徑)是否只有知道半徑才能求圓的面積?
(三)實踐運用,體驗生活
1、求下面各個圓的面積。(課件出示)
半徑為3分米;直徑為10米。
2、拿出自己帶來的圓形物品,動手測量后計算出它的面積。
介紹你測量的方法,為什么可以這樣測量?計算圓面積的依據是什么?
3、一張圓桌的桌面直徑是1.5米,油漆師傅要在圓桌面的邊上貼一圈鋁合金,并在正面漆上油漆。請問,油漆師傅要買多長的鋁合金,油漆的面積有多大?
4、王大伯想用31.4米長的鐵絲在后院圍一個菜園,要使面積大一些,該圍成正方形好還是圓形好呢?你能當回小參謀嗎?
5、城市廣場中央有一個具也沒有,所以無法測量。他一邊延噴泉外圈慢慢走著,一邊想,走完一圈,終于想出了一個好辦法,算出了噴泉池的面積。你知道小琪用了什么方法嗎?
(四)總結評價,拓展延伸
1、今天我們學了什么知識?是怎樣學習的?你有什么感受嗎?
2、在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到圓面積的知識?你打算如何運用?
教學目標
抓住分數(shù)應用題的核心倍數(shù)關系和等量對應,通過一例多用、一題多變,把各類應用題構成一個整體,幫助學生從本質上理解分數(shù)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解題能力.
教學過程
一、引入
根據條件列出對應關系.
1.青磚的塊數(shù)比紅磚多
2.青磚的塊數(shù)比紅磚少
3.紅磚的塊數(shù)比青磚多
4.紅磚的塊數(shù)比青磚少
上面各題哪一個量是單位1的量,占幾份?另一個量所對應的分率是什么,占幾份?
二、展開
(一)將上列各條件補充一個共同的條件和問題,出示例1.
紅磚2100塊有青磚多少塊?
1.學生獨立解答;
2.大組交流;
3.列表歸納.
(二)出示例2
電視機廠今年生產電視機3600臺,____________________,去年生產多少臺?
1.根據已知的一個條件和問題,對照下列含有分率的條件,找出相應的式子.
(1)相當于去年的25%
(2)比去年少25%
(3)比去年多25%
(4)去年生產的是今年的25%
(5)去年比今年少25%
(6)去年比今年多25%
2.將應選擇的條件填入下列各式后的括號內.
()
()
()
()
()
()
3.師生共同分析
(1)按照補充的條件,找相應的式子,如(1)相當于去年的&39;25%.
分析:去年的生產量是單位1的量,占100份,今年的生產量相當于去年的25%,占25份,對應關系是:
去年的產量□100
今年的產量360025
設去年生產x臺,得到的式子:
在第六個式子的括號里填(1).
(2)按照式子找應補充的條件.
如:
分析:100份與3600臺相對應,也就是今年的生產量3600臺是單位1的量,占100份,去年的生產量是未知數(shù),比今年多25份,即去年比今年多25%.括號里應填(6).
三、鞏固
(一)根據題意列式解答:
果園里有梨樹168棵蘋果樹有多少棵?
(二)機床廠現(xiàn)在制造一臺機器的成本是1200元,比原來的成本降低25%.原來制造一
臺機器要多少元?
(三)工廠去年生產換氣扇6220臺,今年比去年增產20%,今年計劃生產多少臺?
(四)某印染廠原來印花需要60人,制造自動印花機后,印花人數(shù)減少了40%,現(xiàn)在印花需要多少人?
教案點評
這節(jié)課所出現(xiàn)的分數(shù)兩步應用題的。四種類型,在通常情況下是在幾節(jié)課中出現(xiàn),采用一例一類題的教學方法。這樣的教法,學生學起來似乎輕松一些,但對數(shù)量關系的理解往往不夠深刻。這節(jié)課擺脫了常規(guī)的教學方法抓住了分數(shù)應用題的核心倍數(shù)關系和量率對應,采用了一例多用,一題多變的教學方法,把四種題型構成一個整體,把分數(shù)所表示的兩個量的倍數(shù)關系作為教材的基本結構,揭示數(shù)量的具體和抽象的矛盾,把分析具體的數(shù)量與抽象的數(shù)之間的關系作為基本的教學方法。這樣,使學生能在較高的水平上來理解分數(shù)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既提高了教學質量,又減輕了負擔。整節(jié)課的設計,體現(xiàn)了在簡明的結構中包含較大的知識容量。簡明的結構,主要指再生能力較強的基本結構。這節(jié)課把分數(shù)所表示的兩個量的倍數(shù)關系作為基本結構。這樣的結構,具有數(shù)量關系之間的聯(lián)結和轉換功能,具有認知結構的同化和調整功能,它必須包含較大的知識容量,能將所包含的內容統(tǒng)籌兼顧,有主有從。這種簡便而大容量的知識結構,還為學生提供了多層次的訓練材料,使不同認知水平的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掌握分數(shù)乘法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學會應用一個數(shù)乘以分數(shù)的意義解答分數(shù)乘法一步應用題。
2、培養(yǎng)學生分析能力,發(fā)展學生思維。
教學重點:
理解題中的單位1和問題的關系。
教學難點:
抓住知識關鍵,正確、靈活判斷單位1。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激發(fā)興趣,引入鋪墊)
1、列式計算。
(1)20的是多少?
(2)6的是多少?
二、自主探究(自主學習,探討問題)
1、教學例1。
出示例1:學校買來100千克白菜,吃了,吃了多少千克?
(1)指名讀題,說出條件和問題。
(2)引導學生畫出線段圖,并在線段圖上標出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
先畫一條線段,表示100千克白菜。
吃了,吃了誰的?(100千克白菜)要把100千克白菜平均分成5份,吃了4份,怎樣表示?
教師邊說邊畫出下圖
(3)分析數(shù)量關系,啟發(fā)解題思路。
A.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圖畫,并認真想一想,吃了,是吃了哪個數(shù)量的?
B.分組討論交流:依據吃了100千克的把哪個量看作單位1呢?為什么?你是怎樣想的?
(4)列式計算。
A.學生完整敘述解題思路。
B.學生列式計算,教師板書:(千克)
C.寫出答話,教師板書:答:吃了80千克。
(5)總結思路。
根據以上分析,讓學生討論一下解題順序:吃了吃了誰的誰是多少(已知)誰的是多少乘法。
(6)反饋練習。(14頁)1-3題,做完后訂正。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2、閱讀課本:把書中的想的過程和線段圖認真看一下,不懂提問。
三、拓展總結(應用拓展,盤點收獲)
1、判斷下面每組中的兩個量,應該把誰看作單位1。
(1)乙是甲的.,甲是乙的。
(2)甲是乙的,乙是甲的倍。
2、練習四1、2題,完成在練習本上,然后訂正。
3、操作:畫出體育小組的人數(shù)是美術小組的倍的線段圖自己補充條件和問題并解答。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了解身邊多媒體技術的應用;
認識制作多媒體作品的常用工具;
了解制作多媒體作品的基本過程。
2.能力目標
讓學生了解PowerPoint、認識多媒體作品制作工具、制作簡單的幻燈片、了解制作多媒體作品的基本過程等方法,通過學生的操作和協(xié)作探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協(xié)作學習、探討問題的能力;通過知識的再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3.情感目標
通過作品展示和評價,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熱情;通過小組的協(xié)作,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和集體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了解制作多媒體作品的基本過程。了解制作多媒體作品的基本過程。
教學方法:情景導入法、任務驅動法、比較學習法。
所用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師:同學們,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多媒體技術在生活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課堂上,取代粉筆“沙沙”聲的,是寬大的屏幕、豐富多彩的圖片、優(yōu)美的音樂、動感的電影……多媒體教學方式深深地吸引著我們。多媒體作品種類也很多,使用PowerPoint制作的演示文稿,是應用最廣泛的一種。教師使用它幫助教學,學生使用它幫助學習,企業(yè)使用它介紹產品。可以說PowerPoint是我們制作多媒體作品的最常使用工具之一。
師: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多媒體制作工具——PowerPoint。
二、認識多媒體制作工具
師:和我們學過的Word軟件一樣,PowerPoint擁有典型的Windows應用程序的窗口,我們可以同時使用多個PowerPoint的窗口,可以自由切換,操作非常方便。
投影廣播:PowerPoint界面和Word界面。
師:PowerPoint的窗口界面與Word窗口很相似。請同學們認真比較兩個軟件的界面,找出其中不同之處。
生:……
師:對,剛才同學們找出它們許多不同點。PowerPoint跟Word不同點在于,在PowerPoint中,文字必須在文本框中輸入。雖然PowerPoint跟Word有這么多不同點,但是PowerPoint與Word大部分卻是相同的。下面我們就來一起體驗一下PowerPoint的神奇功能。
三、制作簡單的幻燈片
師:利用PowerPoint做出來的演示文稿,是一個擴展名為“Ppt”的文件。演示文稿中的每一頁就叫幻燈片,每張幻燈片既相互獨立又相互關聯(lián)。請同學們認真觀看老師操作。
教師演示操作:建立一張簡單的幻燈片:
步驟1:啟動PowerPoint2000軟件。
步驟2:先選擇“空演示文稿”,再單擊“確定”。
步驟3:在打開的“新幻燈片”選擇默認版式,然后單擊“確定”按鈕。
步驟4:在文本框中輸入“走進藏羚羊”。
步驟5:用名稱“走進藏羚羊”保存文件。
步驟6:按鍵盤“F5”或播放按鈕播放,觀看播放效果。
第二課時
一、簡單復習上節(jié)課內容:
二、教學制作多媒體作品的基本過程
師: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也許會發(fā)現(xiàn)制作多媒體作品也不是一件難事,跟以前學過的制作電子文檔也沒有什么區(qū)別。事情可并不像看到的這么簡單。我們先來看看《走近藏羚羊》這個作品吧。
投影展示《走近藏羚羊》。
師:這個作品圍繞藏羚羊這個主題,設計了既相互獨立,又相互關聯(lián)的六張幻燈片。每張幻燈片的主題和所用媒體素材各不相同。它們組合在一起,才構成了一個完整的作品。
師:其實,制作一個多媒體作品就像拍一個小電影一樣,是一項綜合性的任務,在動手制作之前,我們要有一個基本的構思。要想清楚表達什么主題,如何分解主題,選用怎樣的素材最合適。
提供機會,學生實踐探究。
投影廣播任務:根據投影上《走近藏羚羊》設計圖表,4人為一小組,探索PowerPoint功能并插入第二張幻燈片“藏羚羊檔案”及其余幻燈片。
教師巡堂檢查學生作業(yè)完成情況,并加以指導。
教師總結并演示操作過程。
1.使用菜單“插入”→“新幻燈片”,插入第二張幻燈片“藏羚羊檔案”。
2.使用同樣的方法插入其余幻燈片。
3.保存并播放幻燈片。
三、授課完畢,課程總結
本節(jié)課主要講了以下三個知識點:
1.了解身邊多媒體技術的應用;
2.認識制作多媒體作品的常用工具;
3.了解制作多媒體作品的基本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