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帶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15篇,歡迎大家一起來收看!
活動目標:
1、學習用繞口令的形式,流暢、快速地朗讀兒歌《房子》。
2、能認真傾聽,讀準相似字音"方"和"房"。
3、理解兒歌內容,感受語言的趣味性。
4、喜歡欣賞兒歌,會大膽地朗誦。
5、通過視聽講結合的互動方式,發(fā)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找一處可以用石頭作畫的場地。
2、教師示范用的紙、筆,小石頭若干。
3、幼兒用書18頁。
4、語言磁帶。
活動重難點:
繞口令的形式,流暢、快速地朗讀兒歌《房子》。
讀準相似字音"方"和"房"。
活動過程:
1、出示石頭,激發(fā)幼兒活動興趣。
(1)小朋友,老師手上拿的是什么?
活動反思:
這是一首帶有游戲性質的童謠,我充分利用彩色小石子,引導引導幼兒邊念童謠,邊用小石子在地上作畫,體驗語言的`趣味性,幼兒表現出了很大的興趣。在整個活動中的整體環(huán)節(jié)我把握的比較好,幼兒被深深地吸引進去了。我發(fā)現了孩子的興趣對于一節(jié)活動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缺少經驗,在最后的活動環(huán)節(jié)中,沒有對孩子活動前提出正確的規(guī)定,致使最后有些混亂。我會吸取這次活動的經驗教訓,在以后的活動中有更好的把控性。
活動目標:
1、學會看圖譜練習動作。
2、不怕困難,體驗挑戰(zhàn)性活動的樂趣,激發(fā)民族自豪感。
3、讓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4、發(fā)展幼兒手部動作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紅綢帶人手一條
Ppt功夫秘笈三本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發(fā)興趣
1、教師腰系紅腰帶,提問:你覺得最近老師在學什么?
想看我表演一下嗎?(演示幾個動作)
2、有個人打得比我好。打開課件:李連杰打斗片段。幼兒觀看
他表演了哪些動作?你最喜歡哪一個?想試試嗎?
幼兒模仿動作。
他的動作感覺怎樣?(迅速、有力)你在做動作時感覺有什么困難?怕不怕?還想繼續(xù)學嗎?
3、還有哪些人的功夫也非常厲害?你知道他們是怎么練的?
二、幼兒看圖譜練習中國功夫
1、幼兒自己分成三派,每派人數相等。
教師把功夫秘笈貼在黑板上,每派在秘笈前自己學習上面的動作,教師指導。
秘笈上的動作都練過了嗎?
跟著音樂把四個動作連起來練習,一句一個動作。
2、增加難度,想辦法把動作做整齊
音樂能幫助你嗎?你是怎樣聽音樂做動作的?
第一個動作和第二個動作是在第一句音樂和第二句音樂的哪里換的'?
3、聽音樂再次練習。
怎樣克服困難,讓四個人的動作統(tǒng)一?
引導幼兒感知可以在樂句的前面換,也可以在樂句的后面換,這樣才能做整齊。
4、最后一次練習,要求一派的四個人動作整齊有力。
三、召開武林大會,加大挑戰(zhàn)難度。
1、第一輪:少林比賽武當比動作有力
系上紅腰帶,自己排隊形,請客人老師做評委。
2、第二輪:第一輪勝出者對抗華山派比整齊。
3、最后三派的功夫連起來變成一套很長的功夫。
四、激起民族自豪感
1、看錄像:鳥巢的中國功夫
為什么在鳥巢表演中國功夫?
剛才學的是掌術,還有哪些?
用中國功夫和老師再見。
小百科:功夫,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體現,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武化”。它講究剛柔并濟,內外兼修,既有剛健雄美的外形,更有典雅深邃的內涵,蘊含著先哲們對生命和宇宙的參悟,是中國勞動人民長期積累起來的寶貴文化遺產。
活動目標
1.知道夢是在睡眠時才會產生。
2.理解詩歌內容,感受夢不可捉摸的特點。
3.學習用恬靜、舒緩的語氣朗誦詩歌。
活動準備
課件-動畫片:夢
動畫片
活動過程
一、說夢,引起幼兒好奇
1.你們做過夢嗎?
2.做的是什么夢?
3.你們想知道老師做的什么夢嗎?
(老師給幼兒講夢)
二、欣賞詩歌
1.有一首詩歌,題目叫《找夢》,你們想聽聽詩歌里說了什么嗎?
2.教師完整的朗讀詩歌,幼兒欣賞。
(1)詩歌里說了什么什么?
(2)夢是什么時候來得?又是什么時候走的?
3.老師再朗誦一遍詩歌
(1)小朋友想找夢,他是怎么找的?找到了嗎?
(2)到了什么時候夢去了?又到了什么時候夢又來了?
三、配樂欣賞詩歌《找夢》
1.請小朋友閉上眼睛,我們一邊聽詩歌,一邊假裝做夢,看著夢是不是真得留不住、找不到。
2.老師朗誦結束后稍作停頓,再念“我一醒來,夢就去了”,幼兒睜開眼睛。
四、師幼一起朗誦詩歌
1.引導討論:朗誦有關夢的詩歌應該用怎樣的聲音和語氣呢?
2.音樂,幼兒跟老師用恬靜、舒緩的語氣朗誦詩歌。
五、討論夢
1.讓幼兒互相說一說做過什么樣的夢?
2.醒來后,你能記住做過的夢嗎?想一想夢有什么感覺?
小結:夢里,有的時候是高興的事,有的`時候是害怕的事。如果你夢見害怕的事,醒來以后就不怕了,是嗎?
3.你們想看夢的動畫片嗎?請小朋友看看動畫片里的《夢》演了什么事情。
觀看動畫片——《夢》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游戲,感知搭配活動中的規(guī)律性和次序性。
2、學習看懂圖意,,根據圖示進行操作,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活動準備:電腦課件、飯盒、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丁丁旅行"引出課題
提問1:孩子們,什么叫一套衣服?
提問2:我們一起來看看,丁丁的衣柜里有幾件衣服和幾條褲子?
二、幼兒操作圖片,教師運用課件驗證。
(一)幼兒操作
1、提供給幼兒操作材料,請幼兒自由搭配,要求每套衣服不能重復。
2、請幼兒講述自己的搭配方法,教師用課件進行演示。
3、教師小結:我們一起來數數,一共有幾種搭配的方法?
(二)比一比
要求是:1、要搭配4套衣服 2、每套衣服不能重復 3、比比誰最快搭配好
(三)交流方法
三、鞏固練習
提問:這些菜你們吃過嗎?它們哪些是葷菜,哪些是素菜呢?
請你看看今天的菜譜,一共有幾種不同的搭配方法呢?
1、幼兒每人一個飯盒,自由走動搭配葷菜和素菜。
2、教師利用課件驗證。
四、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在本次的數學活動中,主要是讓幼兒進行搭配,從上衣和下裝的搭配中,讓幼兒學習一定的搭配方法,培養(yǎng)有序的思考能力,以及發(fā)現數學問題的意識和運用知識與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整個活動以丁丁要去旅行為線索,自然將整個環(huán)節(jié)貫穿,符合幼兒游戲化教學的年齡特點。
本次教學主要以生活中的丁丁旅行為線索,如穿什么衣服,吃什么菜兩個幼兒比較熟悉的生活情景,并用情景中人物的語言,充分抓住幼兒的好奇心,是幼兒馬上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從而達到使幼兒自主學習的目的。本次活動的重點是幼兒結合具體情景,能夠進行有序的思考,掌握搭配的方法。難點是使幼兒進行有序的思考,做到既不重復也不遺漏。在教學活動中我力求體現幼兒的主體地位,防守讓幼兒參與到活動中,如在這活動中我通過配一配(衣服的搭配),連一連(配餐),從搭配材料的數目上從簡單到復雜的過程,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
使幼兒真正體驗到學習的快樂,數學活動帶的樂趣。
活動中幼兒一直保持著興奮的狀態(tài),在操作活動中幼兒對于第一環(huán)節(jié)掌握的還是很不錯的,但是在第二環(huán)節(jié)中,幼兒操作的不是很好,這也許是我在交代的時候沒有把要求講得很清楚,在我接下來的發(fā)現問題調整中,幼兒的注意力就不是很集中,就一直在游戲的環(huán)節(jié)中了,沒有很好的在聽老師的要求了。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和時間賽跑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和時間賽跑
活動目標
1、 認識時鐘,知道時鐘的基本用途。
2、 感知時間,體驗時間的長短。
3、 發(fā)現時間的價值與自身努力的關系。
活動準備
時鐘、寫字本、積木、圖書、畫紙、鉛筆、水彩筆等。
活動過程
1、 認識時間
老師出示時鐘,提問:
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這是時鐘,是用來看時間的)
你會看時間嗎?現在是幾點?(9點)
你怎么知道的?(長針指向12,短針指向9,就是9點整)
如果長針和短針都指向12,是幾點?(12點)
小結:當長針指向12時,短針指向幾,就是幾點。
2、感知時間
有誰知道一分鐘有多長?(很短、不知道、很長)
我們一起來玩“和時間賽跑”的游戲。老師給你們一分鐘的時間,在這一分鐘里,你們可以自由選擇做什么事,時間到了就停下,我們來比一比看看誰做的事情多。
(幼兒游戲,教師計時。孩子們紛紛離開座位,有的去拿紙,有的去拿積木,還有一個孩子呆呆地站在一邊在想要做的事。)
幼兒交流自己在一分鐘時間里做的事情:
我覺得一分鐘實在太短了,什么事都沒做時間就過去了;
我在一分鐘里畫了一個圈;
我在一分鐘里搭了一個積木┄┄
小結:小朋友都說一分鐘太短,老師在這一分鐘里可做了許多事情:回答了天天的問題,給如如拿了一張紙,觀察了所有小朋友的活動,看到有人在爭吵,然后找了把椅子坐下來。我們再玩一次,看看這一次我們在一分鐘里能做多少事情。
(我這樣做小結的目的是希望孩子們能感覺到他們做得很多事情都被忽略了,只要抓緊時間就可以做許多事。第二次游戲時,好多孩子果然加快了速度,沒再出現爭執(zhí)。)
幼兒再次交流自己在一分鐘時間里做的事情:
我在一分鐘里拿了一張紙,畫了一個小人;
我在一分鐘的時間里找到了自己的數學本,寫了26個數字;我在一分鐘里拿了一堆雪花片,搭了兩架飛機;
我在一分鐘里看了5頁書......
3、總結交流
提問:今天的活動,你有什么收獲和發(fā)現?
學會了看時鐘;知道一分鐘很短,但我們加快速度也能做許多事情。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老狼老狼幾點鐘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老狼老狼幾點鐘
目的:
1、 通過游戲較熟練地分辨單數、雙數、并知道單數、雙數的排序規(guī)律。
2、 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準備:
1、 小玩具若干,1-10 的點卡1套,1-10的數卡1套。
2、 不同顏色的墊子兩塊。
過程:
1、 第一次游戲,復習10以內單數、雙數。
①今天,我們來玩“老狼老狼幾點鐘”的游戲。游戲規(guī)則跟以前的有點不同。請小朋友仔細看、仔細聽。
②教師扮老狼,報1點鐘、3點鐘、5點鐘時回頭,報2點鐘、4點鐘、6點鐘時不回頭。
③提問:游戲規(guī)則有什么變化?老狼什么時候回頭?什么時候不回頭?
④根據幼兒回答,教師把數卡分放在兩塊墊子上,請幼兒找出“老狼”回頭的規(guī)律。
⑤游戲1-2遍。引導幼兒遵守游戲規(guī)則,即雙數整點時跟著“老狼”走,單數整點時不動。
2、 第二次游戲,練習較正確、迅速地分辨10以內的單數、雙數。
①介紹新的游戲規(guī)則:“老狼”在回答時間的同時,任意抽取一張10以內的數字卡片,如抽出的是雙數,幼兒就找一個朋友相抱;如抽出的是單數,幼兒則單獨站立不動。
②游戲2-3遍,要求幼兒逐步加快速度分辨單數、雙數。
3、 第三次游戲,感知單數、雙數的排列規(guī)律。
①介紹新的游戲規(guī)則:教師扮老狼,幼兒分成紅、綠兩隊進行比賽。“老狼”在回答的同時迅速翻出卡片,兩隊幼兒搶答是單數還是雙數,并派代表按照“老狼”的要求來翻卡或回答問題。師幼共同檢驗正確與否,翻對或回答正確者即可得到一個小玩具。
②出示1-10的數卡,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在幼兒了解其排列順序后將其反扣在墊子上。游戲開始,教師逐一提出要求:翻出所有的單數;翻出所有的雙數;翻出比×大的單(雙)數;翻出比×小的單(雙)數;有沒有比10大的雙數,有沒有比9大的單數,有沒有比1小的單數,等等。
③“老狼”翻出一張卡片,問幼兒:它的小鄰居是幾?大鄰居呢?它們是單數還是雙數?
④統(tǒng)計玩具數量,確定游戲勝負。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線的分類、統(tǒng)計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線的分類、統(tǒng)計
一、 設計意圖
今學期班上進行線的專題活動,小朋友都很有興趣,紛紛從家里帶來了各種各樣的線。一時間,班上就有了不同質地、不同材料、不同顏色、不同用途的線。為了能讓幼兒更清楚地認識,我組織進行線的分類、統(tǒng)計活動。讓幼兒更深入了解線的種類。
二、 使用對象及場所:大班幼兒在幼兒院進行。
三、 活動目標
1、 在觀察、比較、討論中,對線進行顏色、粗細、質地、長短的分類。
2、 教師和標記的引導下,學習自己設計簡單的統(tǒng)計表。
3、 語言表達操作的情況,使幼兒的語言和思維同步得到發(fā)展。
四、活動準備
1、 各種各樣的線若干。
2、 紙、筆每人一份。
3、 統(tǒng)計示范圖。
五、活動過程
1、 給幼兒提供各種各樣的線,請幼兒觀察比較,自己學會初步的分類技能。
師: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了好多不同的線,待會就請你們自己去觀察,看看能不能分清這里一共有多少種線?
幼兒聽后就三三兩兩的在各種線前觀察,對線產生了興趣。
教學反思: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能讓幼兒自己先去觀察,比較,給了幼兒充分的自由空間,可以讓他們嘗試分類,也激發(fā)了他們的興趣。
2、 教師引導幼兒按顏色、粗細等不同特征來分類。
師:剛才我聽到有小朋友說,可以把相同顏色的放在一起。我們來試一下。
幼兒嘗試按顏色分類,把相同顏色的擺放在一起,全部分好后再數數各有幾種。
師:還可以按什么來分呢?除了顏色不同外,你們還發(fā)現了其他不同的特點了嗎?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
師繼續(xù)引導幼兒,讓幼兒在發(fā)現、比較下不斷地想到分類的方法。引導幼兒說出長、短和用途來進行分類,并做好分類記錄。
教學反思: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起啟發(fā)性作用,主體還是幼兒,讓他們自己去發(fā)現并說出來,充分體現了幼兒在前,老師在后,能充分調動幼兒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3、 教師把幼兒觀察、討論的結果記錄在黑板上,引導幼兒自己設計統(tǒng)計圖來記錄。
A、 幼兒看記錄進行操作活動,把所有記錄的結果統(tǒng)計出來。
B、 教師巡回指導,發(fā)現各種方法。
師:剛才小朋友都想到了很多的方法來進行分類,我把小朋友所說的都記錄在黑板上了,現在就要你們想想,幫我設計一個最漂亮的。
幼:老師我可不可以設計兩個?!?/p>
教學反思: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只提出要求,讓幼兒自己去探索,嘗試,老師只是個觀察者,在巡回的觀察著幼兒的工作,如果不是幼兒有求必答,老師都不去打擾他們,充分體現出幼兒是主體,不再受老師的影響。
4、 教師小結,并找出不同范例,請幼兒介紹自己的統(tǒng)計方法,讓大家學習。
師:這是誰的,請你來說說你是怎樣設計的,你為什么要這樣設計呢?
教學反思: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每個幼兒的回答都會不同,有的會說得很好、很多,說得很完整,有的卻不知道怎樣表達,但都要進行鼓勵表揚,因為要肯定他們的設計成果,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5、 活動評價:這個活動設計充分抓住了幼兒心,小朋友面對這么多樣的線都很好把它分清楚,也記得快,所以教師善于觀察,發(fā)現問題,從生活中入手。在教學過程中材料準備的很充足,教師的語言簡而少,很具有啟發(fā)性,而且也留了時間讓幼兒充分的認識探索,是一節(jié)充分以幼兒為主的課。
6、重要詞匯:質地、用途、統(tǒng)計。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各種各樣的尺
設計意圖
大班幼兒即將進入小學,在他們的筆盒里有鉛筆、橡皮、尺等文具,其中鉛筆、橡皮是孩子們經常使用的文具,尺卻使用的較少。尺有什么用?怎樣使尺子?小學生為什么要用尺?是幼兒感興趣而又疑惑的問題。設計此活動目的在于擴展幼兒對尺的認識,激發(fā)幼兒自己去探索,尋求,解決疑問,從而發(fā)展幼兒的觀察、思維能力,滿足幼兒渴求學習的愿望。
活動目標
1、 認識各種各樣的尺,了解其用途,發(fā)現其區(qū)別,發(fā)展幼兒的觀察、思維能力。
2、 初步學習直尺的使用方法,培養(yǎng)幼兒對測量活動的'興趣,發(fā)展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活動準備
1、 師生共同收集各種各樣的尺,并了解尺的名稱,特點及用途。(如:不同材料、不同長度的直尺、三角尺、皮尺、卷尺等。)
2、幼兒每人直尺一把。(含三種長度:10厘米、20厘米、30厘米。)
3、操場上畫一條寬為120厘米的“小河”。
過程建議
1、 認識各種各樣的尺。
(1)分組討論交流。
請幼兒將自己收集到的尺在小組介紹。要求說出是誰幫助收集的,在什么地方收集的,叫什么尺,有什么特點和用途。
(2) 集中交流。
請小組推薦,介紹比較有趣、特殊的尺。
(3)引導幼兒歸納有些什么樣的尺,各有什么用途。
2、找找尺的不同點。
(1)分組討論。
提問激發(fā)幼兒的探索欲望:這么多的尺都是不是一樣的?有什么不同?
(2)集中討論。
個別幼兒發(fā)言,其他幼兒補充。
(3)引導幼兒歸納,從用途、材料、形狀等不同方面進行小結。
3、找出尺的共同點。
(1)提問引發(fā)思考:尺有這么多不同,有沒有相同的地方?
(2)引導幼兒歸納提升:它們上面都有刻度,都是用來測量物體長度的工具。
3、 測量活動。
(1)學習測量長度的方法。
①請幼兒拿出自己的尺,嘗試測量桌子的長度。(以各自的尺為單位測量。)
②請幼兒說說是怎樣測量的。
③引導幼兒小結測量長度的方法:測量時尺與被測量物的起點要對齊,每量一尺要做上記號,接著量時尺的一端要與記號對齊,要記住量了多少尺,不能漏計,也不能多計,最后的測量結果就是物體的長度。
(2)測量操場上“小河”的寬度(120厘米寬)。
①幼兒用自己的尺測量,老師將幼兒測量的結果記錄在表格中。(可讓幼兒反復測量,確認后再記錄。)
②集中觀察記錄表,看看小河有多寬,讓幼兒思考,提出問題。
③集中討論:為什么小河的寬度會出現三種不同的數字?
④引導幼兒小結:尺的長短不同,所以量出的結果也不同。
⑤分別請量出三種不同結果的幼兒說出自己的尺上刻度最大的數字(表示尺的長度),教師幫助測算出小河的寬度(120厘米)。
延伸提示
1、 在活動中投放各種直尺,供幼兒選用。
2、 舉辦“各種各樣的尺”博覽會。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自編10以內數的應用題》
目標:初步學習自編加法應用題
重點:學習編應用題的方法
難點:理解應用題中各要素的關系。
準備:找朋友的音樂、課件、圖片、算式卡片
過程:
一、師生合作、共同游戲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玩《找朋友》的游戲,我會邀請我的好朋友到前面來。
師:老師請了幾個小美女?
師:4個小美女(同時出示圖卡)這個游戲真好玩,我們再來玩一次。
師:老師請了幾個小帥哥?
師:3個小帥哥(同時出示圖卡)
師:現在我來提一個問題:一共請來了幾個小朋友?出示圖卡(一共?)
師:我剛才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我剛才說到的兩個數字代表什么?
師:剛才我們說了一件找朋友的事情,出現了2個數字,提出了一個問題,是用"一共"來提問的,這就是加法應用題。現在我請____來完整的編一下(圖文結合) (編應用題的模式)
二、看圖編應用題
師:你們真棒,給自己鼓鼓掌,我們再來編一編
師:你看到了什么?(強調完整)出示數字1
又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呢?出示數字2
誰來提一個問題?出示加號
他們三個合起來就是一道完整的應用題。
誰能把剛才的事情編成一道完整的應用題?
引導幼兒理解問題中不能出現數字
師:我們再來看下一副圖
師:你看到了什么?出示數字3
師:你又看到了什么?出示數字3
師:誰來提一個問題
師:你們真聰明,那我要出一道難得,考考你們了
出示5+3,誰來編編?
誰來自己編一道,請另一名幼兒列算式(引導幼兒拓開思維)
三、幼兒分組編應用題
師:你們都很棒。老師帶來了許多的圖片和算式,請聰明寶貝發(fā)揮你的聰明才智編一編。我這里有兩個要求:
1、請兩個小朋友選一張圖片,相互編一編,看誰編的好。
2、編完一張可以再換一張編。
3、合作完以后可以自選一張也可以去給客人老師講一講你編的。
活動目標:
1、了解各種樂器的名稱幾演奏特點,知道它們會發(fā)出不同的聲音。
2、大膽嘗試各種樂器的演奏方法。
3、對用樂器演奏各種音樂產生興趣,喜歡欣賞音樂。
4、探索、發(fā)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活動準備:
各種樂器若干;幼兒打擊樂器若干
活動過程:
一、欣賞樂曲《鐘表店》導入。
幼兒完整欣賞樂曲一遍。
提問:你們剛才聽到的是什么?音樂是怎樣來的?
告訴幼兒音樂是用各種樂器演奏后錄制合成的。
二、初步認識各種各樣的樂器。
1、你知道這是什么樂器嗎?鋼琴被稱為樂器之王,它是什么樣的?里面又是什么樣的?
2、它是怎樣發(fā)出聲音的呢?教師示范彈奏一段音樂或請一位幼兒上來演奏。
3、讓幼兒觀察桌上各種樂器,請幼兒熱一一辨認,教師嘗試彈奏樂器或讓個別幼兒上來觸摸、彈奏某些樂器。
三、引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書,了解幾種常見的樂器。
1、引導幼兒觀察幼兒用書,說說:畫面上有哪些樂器?你知道是怎樣演奏這些樂器的嗎?
2、教師小結:樂器有民族和西洋樂器之分,民族樂器是演奏民族音樂的,它們大多數是管弦樂器,西洋樂器是演奏西洋音樂時常用的,它們多數是琴鍵樂器,但是,無論是什么樂器,只要合理地運用,都會彈奏出悅耳的音樂,都可以給我們帶來快樂和滿足。
因為是欣賞各種各樣的樂器,我覺得單單用眼睛看圖片太籠統(tǒng)了,雖然沒有讓孩子親眼見識每種樂器的條件,但是我可以讓他們聽聽這些樂器美妙的聲音啊!所以,整節(jié)課,我用用優(yōu)美的音樂貫穿始終,給孩子以美的`享受。
活動中我發(fā)現孩子們對樂器、音樂很感興趣,我想通過本次活動,孩子們對音樂的熱愛一定會得到良好的熏陶與發(fā)展。
活動反思:
教學活動生活化。這次集體活動從幼兒非常熟悉的“糖果”入手,題材來源于幼兒的生活,幼兒有著比較豐富的感性經驗,因此他們能大膽地表述自己對糖果的認識,這是發(fā)揮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性的前提和保證。
設計意圖
我們擁有好的心情,會讓我們多一點笑容而改變形象,而我們的笑容就像快樂的信使,能照亮所有看到它的人。一個笑容就像穿過烏云的太陽,一個笑容能幫助他們了解一切都是有希望的,世界是有歡樂的。于是,我設計了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讓我們擁有快樂的心情》,旨在讓幼兒從小學會保持較好的情緒,激發(fā)幼兒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體驗理解、原諒、幫助等積極行為給自己及他人帶來的愉悅感受,引導幼兒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活動目標
1、在教師的引導下能了解自己的心情,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yǎng)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2、引導幼兒積極地尋找各種調節(jié)自己情緒的方法,激發(fā)幼兒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
3、通過活動讓幼兒初步了解不同情緒對人身體健康的影響,懂得要保持良好的情緒,并積極地尋找各種調節(jié)情緒的方法。
4、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yǎng)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5、讓幼兒知道愉快有益于身體健康。
活動準備
1.了解孩子的情緒狀態(tài)。請幾個情緒好的和不太好的孩子說說自己的心情。
2.準備小鏡子、水彩畫筆、紙、音樂帶、“晴”和“陰”的圖標。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幼兒尋找各種不同的方法來調節(jié)自己的不良情緒。
活動過程:
一、看臉蛋,說心情
老師微笑著面對孩子:“孩子們,你們知道老師現在的心情怎么樣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師:對呀,我的心情真的`很好。你們想知道為什么嗎,因為早晨活動時,很多小朋友學會了編織和繡花,我很高興。一個人的心情怎樣,往往能從他的臉上看出來。
師:現在就請小朋友看看你身邊的好朋友,他們的心情怎樣?誰來說說?
(老師愉快的情緒感染了孩子們,把他們帶入了一個輕松的氛圍。)
二、照鏡子,畫心情
師:你們的眼睛真亮,能看出誰的心情好,誰的心情不好。那你自己的心情怎樣,你能看到嗎?現在就請小朋友們看著鏡子里的你,用筆畫出你的心情。
小組活動:幼兒到旁邊的桌上去照鏡子,畫心情。
(照鏡子,看自己的表情,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有些孩子在畫臉蛋時,擠眉弄眼的神態(tài)非常有趣。)
三、看圖像,說心情
師:你們的臉蛋畫好了,讓好朋友看看你的畫,猜猜你的心情吧。
師:你的好朋友猜對了嗎?請告訴他,你因為什么事情而高興(心情不好)。
(孩子們的畫雖然不太規(guī)范,但能表達他們的心情??串嬒竦倪^程中,許多孩子都笑了,交流是一件快樂的事。)
四、看圖標,找位置師:
你們畫了自己的心情,老師也畫了兩幅圖,看看是什么。如果用它們來代表心情,應該是怎樣的?如果你的心情像陽光一樣燦爛,就請站到“晴”的圖標上,如果你的心情像陰天一樣灰暗,就請站到“陰”的圖標上吧。
(這個環(huán)節(jié)特別熱鬧,站在“晴”圖標上的孩子比較多,雖然有些擠,但卻不亂。)
五、說心事,幫一幫
老師請站在“陰”圖標上的孩子說說自己的心事。
曄曄:媽媽昨天在學校住,沒回家,我很難受。
濛濛:樂老師說,早上五點起來可以看到小露珠,可是我起晚了,沒看到,所以不高興。
跳跳:我想買迷宮書,可媽媽不幫我買,我很生氣。
溜溜:昨天我在街上看見了石屹,我叫了他,可他不理我,我很難過。
師:(面對站在“晴”圖標上的孩子)讓我們一起來幫助他們吧!讓他們也快樂起來。誰來幫助曄曄,使他高興起來?誰能使跳跳快樂起來?……
師:溜溜、跳跳……他們都露出了開心的笑臉,我們也請他們站到“晴”的圖標上來好嗎?
(此時此刻,所有的孩子都露出了可愛的笑臉,孩子們感受到了關心、幫助別人的快樂,也感受到了被別人關心的快樂。)
六、想一想,說一說
師:你們說說,怎樣才能有一份好的心情,你們有哪些方法能保持愉快的心情。
幼1:我心情不好的時候,我就看喜歡的動畫片。
幼2:我心情不好的時候,就吃一點小零食,很快就好了。
幼3:我心情不好的時候,就去找好朋友玩玩,這樣很快就高興了。
(孩子們之間進行交流,會輕松地接受別人的信息。盡管孩子們的回答五花八門,我都給予肯定事指點。)
放松活動:律動《小機靈之歌》。
師:小朋友們都喜歡一休嗎?為什么喜歡他呢?那我們想不想象一休那樣,聰明、勇敢、愛幫助別人,所以他天天都快樂。
(在快樂的旋律中,所有的孩子都張開了笑臉,隨著音樂一起舞蹈,老師也融入其中,希望他們記過都胡陽光般燦爛的笑容。)
活動反思
教學活動中,力求貼近幼兒實際,從幼兒真實的生活體驗中選取學習材料、引發(fā)真情實感,進行真實的情感交流,引導幼兒說真話,抒真情,正確對待煩惱。通過情境的創(chuàng)設,調動幼兒的積極性。
讓幼兒通過學習反思自己的生活,學會自己觀察,發(fā)現生活中的快樂?;谶@一教學目標,教學時我沒有強調快樂的含義,而是讓幼兒結合自己生活中的事例談談生活中感覺快樂的事,從而讓幼兒明白,只有帶著一顆快樂的心情,觀察生活,體驗生活,才能發(fā)現生活中的快樂,使自己快樂成長。
活動內容:
古詩《絕句》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對美好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2.在給詩配畫的基礎上理解古詩的內容,學會整首吟誦。
3.采用字圖搭配的方法理解動詞“鳴”、“上”、“含”、“泊”的含義。
活動準備:課件、掛圖、畫有古詩內容的小圖片、字卡:鳴、上、含、泊。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師幼自由交流認識的飛禽引入課題。
2.教師利用課件引導幼兒簡單了解黃鸝和白鷺:黃鸝:羽毛的顏色非常好看,經常站在樹枝上展示它動聽的歌喉。白鷺:是一種水鳥,會用嘴捉魚,當它們成群的飛上天空的時候,經常是排成一行。
3.師幼一起或請個別幼兒朗誦這首關于黃鸝和白鷺的古詩《絕句》。
二、展開
1.前兩句采用幼兒給詩配畫的方式,引導幼兒理解內容。
老師朗誦“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請幼兒根據自己對詩句的理解和想象畫出這兩句的意思,并請幼兒解釋其含義。(兩個黃鸝在翠綠的柳枝上鳴叫,白鷺排成一行飛上晴朗的藍色的天空。)
2.后兩句采用看大掛圖的形式,理解其詩句的內容。
(1)“窗含西嶺千秋雪”。西嶺:是一個地方的名字;千秋雪:一年又一年,幾千年都化不了的雪;窗含:從窗戶里向外望去,這些景色好像含在窗戶里一樣。幼兒用手勢當作“小窗戶”,看一看西嶺的千秋雪是不是含在你的“小窗戶”里了。
(2)“門泊東吳萬里船”。東吳:是一個地方的名字,離這里有幾萬里路,這些船有將要駛向東吳的,也有從東吳來的,都停在這里;停也叫停泊,或者直接叫一個字“泊”;門外停著將要駛向幾萬里外東吳的船和從萬里東吳駛來的船。
3.老師示范朗誦并演示操作活動教具,請幼兒完整欣賞古詩。
4.教師采用字圖搭配的方法,幫助幼兒理解古詩中的動詞。
鳴:鳥的叫聲;上:飛上;含:向外望去,西嶺的景色好像含在窗戶里一樣;泊:停泊、??俊?/p>
5.知識拓展:古詩是描寫人物的還是描寫景色的?哪個季節(jié)的景色?你是從哪里知道的?作者是誰?他為什么要寫這首古詩?
三、結束
幼兒自由朗誦學過的古詩。
大班語言領域活動:反義詞
大班語言領域活動:反義詞
一、活動目標
1、對實物,圖片的觀察比較,使幼兒初步理解反義詞的含義。
2、發(fā)展幼兒思維敏捷性和培養(yǎng)幼兒的學習興趣。
3、學會正確運用反義詞
二、活動準備
1、實物:娃娃,書,糖,藥
2、多媒體課件
三、活動過程
1、通過實物引導幼兒理解反義詞的含義
(1)出示寶貝盒引起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了一個寶貝盒,里面住著很多對好朋友,老師請一個小朋友來摸寶貝。
(2)請幼兒觀察比較老師和小助手有什么不同。引導幼兒說出高矮,長短。
師:像高矮,長短這樣意思相反的詞叫做反義詞。
2、教師與幼兒以摸寶貝的方式,利用實物,各種器官,理解什么是反義詞。
如娃娃,引導幼兒說出大??;如書,引導幼兒說出厚??;如聽拍手速度,引導幼兒說出快慢
3、請幼兒說說自己還知道什么反義詞。
4、利用幻燈片圖片,玩游戲“找相反好朋友”。并讓幼兒用反義詞正確表達
5、師幼互動游戲“和我說的做的不一樣”,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
6、帶小朋友出去找反義詞。
師:總結:小朋友們,只要我們有一顆善于發(fā)現的心,我們就能在生活中找到很多反義詞,那現在老師帶你們出去找反義詞,看哪個小朋友找到的反義詞最多。
活動目標
1、簡單了解紅眼病、水痘、腮腺炎、手足口病等傳染病的傳播途徑、預防方法。
2、增強自身預防疾病的意識,能夠做到患傳染病時主動在家隔離治療。
活動重、難點
重點:簡單了解紅眼病、水痘、腮腺炎、手足口病等傳染病的傳播途徑、預防方法。
難點:增強自身預防疾病的意識,能夠做到患傳染病時主動在家隔離治療。
活動準備
1、大眼睛胸飾兩個;紅色顏料
2、教學ppt。
活動過程
1、活動導入:出示課件圖片。
教師出示課件圖片,并提問:小朋友,請你們看一看,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我們一起進去看看,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們怎么了?(幼兒觀察并描述)教師:圖上畫的是醫(yī)院,醫(yī)院里那么多小朋友一起打點滴,因為他們得了傳染病。
2、活動展開:討論什么是傳染病,常見傳染病有哪些。
(1)隨著春天的腳步向我們走來,各種傳染病也悄悄的來到我們身邊。你們知道什么是傳染病嗎?(幼兒討論、回答)教師小結:傳染病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它能通過呼吸、身體接觸等方式傳播病菌。如果有小朋友或者小動物得病,就有可能會傳染給其他人,所以叫做傳染病。小朋友容易得的傳染病有紅眼病、水痘、腮腺炎、手足口病等。
(2)師:傳染病是通過什么方式進行傳播的?
以紅眼病為例,演示"傳染"。
請兩名幼兒(A、B)戴上大眼睛胸飾,教師用紅色顏料充當肉眼看不到的紅眼睛細菌(或病毒),涂抹在A幼兒胸飾的"眼睛"中,以此假設A得了"紅眼病",B幼兒"眼睛"健康;A用手揉"眼睛"將細菌(或病毒)帶到自己的手上;A和B手拉手玩游戲,將細菌(或病毒)傳染到B的手上;B在不經意的時候,用手摸了"眼睛",紅眼病細菌或病毒(即紅色顏料)就這樣傳染到B的"眼睛"里,B被傳染得上了"紅眼病"。
小結:紅眼病主要是通過手的接觸來傳染的,所以小朋友要養(yǎng)成勤洗手的好習慣。(請幼兒A和B去洗手間洗手)。
引導幼兒了解水痘、腮腺炎、手足口病等傳染病的傳播途徑。
水痘:在發(fā)病初期,飛沫傳播;皰疹潰破,會感染健康皮膚;患病期間,還會通過衣物、用具傳播。
腮腺炎:病毒存在于患者的唾液中,經過飛沫傳播。
手足口病:經皮膚、物品用具傳播。
(3)引導幼兒討論預防傳染病的方法。
討論:得了傳染病的小朋友應該怎么做才能不傳染給別人?怎樣才能快點好起來?
小結:得了傳染病的小朋友要回家隔離治療,不去人多的公共場所,不到親戚朋友家串門,咳嗽、打噴嚏時用手絹、紙巾或用胳膊肘捂擋住口鼻,外出時戴口罩。
傳染病會傳播病菌,那你們怕不怕被傳染?雖然傳染病很容易傳播,但是,如果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就能很好的預防傳染病?,F在請你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你覺得用什么樣的方法可以預防傳染病?
幼兒討論、講述。
教師:看看老師這有一些小朋友,他們是怎樣預防傳染病的呢?(洗手、多吃水果、充足睡眠、打預防針、戴口罩、不去人多的地方、不朝別人打噴嚏)小結:傳染病流行季節(jié),不去人多的公共場所,不去病人家里,避免與患病的人接觸;家中有人患傳染病,要勤開窗通風、講衛(wèi)生、勤洗手,勤曬被祿,毛巾、水杯、餐具等專用;多參加戶外運動和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有的傳染病也可注射疫苗預防。
活動延伸
1.播放一些宣傳預防傳染病的科普動畫,讓幼兒通過更生動形象的方式了解各種傳染病的傳播途徑以及預防傳染病的方法。
2.家園同步,幫助幼兒養(yǎng)成講衛(wèi)生,毛巾、水杯、餐具等物品個人專用的良好習慣。
活動目標:
1、了解風,體驗與風游戲的樂趣。
2、想象表現風來了的各種情景,仿編詩歌。
3、培養(yǎng)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4、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活動準備:
1、觀察有風的各種情景用圖畫形式記錄。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
1、炎熱的天氣越是誰給大家?guī)頉隹欤?/p>
2、風看不見,摸不到,你發(fā)現風來過的秘密了嗎?
二、詩歌《風》
1、展示交流幼兒觀察風的圖畫記錄。
說說自己從哪些地方發(fā)現的秘密。
2、讓我們聽聽詩歌里的風是怎樣的?
3、師幼共同討論風來過了的影響。
三、仿編詩歌
1、結合生活經驗,嘗試仿編詩歌。
活動延伸:
回憶風對物體的影響,如街上飛舞的報紙,吹落的帽子,飄落樹葉等。
活動目標:
1.學會根據畫面背景,講述小螞蟻飛上天以及在天上看見的事物。
2.在講述畫面的基礎上,能大膽想象出各種讓小螞蟻上天的方法,并能運用已有經驗連貫地講述。
3.樂意在集體面前表達自己的,也能認真傾聽同伴的講述。
活動過程:
1.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2.教學掛圖一張。
活動過程:
1.通過語言引出話題。
教師,在花叢中,住著一只小螞蟻,她非常想上天去旅行,可是她不會飛怎么辦呢?
2.出示教學掛圖,讓幼兒看圖自己講述畫面。
教師:圖上有誰?小螞蟻是怎樣上天的?小螞蟻在天上能看見什么?
3.教師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看圖講述故事,建議教師這樣提問:
(1)小螞蟻住在什么地方?小螞蟻有什么想法?
(2)是誰幫助小螞蟻飛上天的?
(3)小螞蟻在天上看見了什么?
(4)小螞蟻飛上了天,心里感覺怎樣?
4.教師連貫地講述故事,使幼兒對講述的內容有一個完整地認識,然后帶領全班幼兒講述,在講述的過程中,采用等待的方式,鼓勵幼兒大膽地講述。
5.幫助幼兒理解講述內容,豐富幼兒相應的詞匯。提問:“小螞蟻飛上天,它心里很高興,除了用‘高興’這一詞外,還可以用哪些詞來說呢?”啟發(fā)幼兒說出:快樂、幸福、興奮等詞語。
6.采用提問方式,指導幼兒仿編故事情節(jié)。
【活動目標】
1、學習自然測量,掌握正確的測量方法。
2、知道量具的長短與測量的結果有關,量具越長(或大)測得的次數越少,量具越短(或小)測得的次數越多。
3、同伴之間能相互合作,大膽的交流。
4、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yǎng)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5、引導幼兒對數字產生興趣。
【活動準備】
測量工具(各種長棍、尺、繩子、紙盒等)、筆、記錄紙、黑板、摸箱、標記
【活動過程】
1、導入:將幼兒分成五組,進行跑步比賽。
師:你們知道剛才跑了有多遠?有什么辦法知道呢?(量一量)
2、提出測量要求:這里有許多材料,每組商量一下選一種材料進行測量,并將測量的工具和結果記錄下來交給老師。
3、幼兒第一次嘗試測量,教師觀察幼兒的測量方法是否正確,并指導幼兒與同伴合作。
4、請測量方法正誤的兩組幼兒分別演示,師生討論哪種方法測出的結果更精確。老師講解正確的測量方法(第一次測量的結束處是第二次測量的開始,依次接著量)。
5、請幼兒反思剛才本組測量的方法是否正確,進行第二次測量驗證第一次的測量結果。
6、請每組推選一位幼兒介紹本組的測量結果。
7、提出問題,引起幼兒思考:為什么測量的結果不一樣?(因為用的量具不同,有的長、有的短,量具越長(或大)測得的次數越少,量具越短(或小)測得的次數越多。
8、游戲:找寶藏。第三次嘗試測量。
幼兒從摸箱里摸出一張畫有寶藏地點的標記圖,根據圖進行測量,找到寶藏。
9、結束小結:今天我們學會了用各種工具進行測量,還知道了測量的結果和量具的大小、長短有關。除了今天用的量具外,還有哪些東西可以用來測量呢?小朋友回去后找一找、試一試好嗎?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用短垂線、長垂線、斜線表現小雨和大雨,培養(yǎng)幼兒對繪畫的興趣。
2、培養(yǎng)幼兒手的控制能力。
3、繼續(xù)培養(yǎng)幼兒正確的握筆方法和繪畫姿勢。
活動準備:
1、繪畫紙、油畫棒、范例等。
2、已觀察過下小雨和下大雨的情景。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題。
1、引導幼兒討論:請小朋友說說小雨是什么樣子的?大雨又是什么樣子?
它們一樣嗎?(鼓勵幼兒大膽講述)
2、小結:下小雨時,雨是一滴一滴掉下來的`,下大雨時,雨就像一根根線一樣,落下來,刮大風時,雨就像一根根的斜線落下來。
二、引導幼兒學習短垂線、垂線、斜線的畫法。
1、教師在空中示范動作、邊講解:下小雨啦,雨點從天上落下來了,雨越下越大,像一根根線落下來了,發(fā)出嘩啦啦的雨聲。
2、下面請小朋友伸出右手食指,跟老師一起練習畫下雨。
3、教師和幼兒一起有感情地邊說邊做空手練習。
三、交代要求,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1、教師:下面請小朋友用筆在紙上畫下雨,畫的時候先畫小雨、再畫大雨。
2、幼兒操作時,教師巡回指導,注意提醒幼兒:
(1)雨落下的方向
(2)要畫兩種線;
(3)要畫滿整張紙;
(4)正確的繪畫姿勢與握筆方法。
四、教師總結評價,結束活動
表揚畫全兩種線,畫滿整張紙的幼兒。
活動目標:
1、通過節(jié)奏樂,讓幼兒感受樂曲明快、含蓄的性質,分析樂曲的結構,體驗演奏活動中合作的快樂。
2、引導幼兒運用身體動作和圖譜來表現樂曲的`節(jié)奏及演奏方式,初步掌握看指揮演奏樂器的方法。
3、引導幼兒運用身體動作的和圖譜來表現樂曲的節(jié)奏,初步掌握看指揮演奏的方法。
活動準備:樂器、圖譜。
活動過程:
一、熟悉音樂
1、連續(xù)兩遍音樂入場,并做相關動作。
提問:你覺得這首音樂是怎么樣的?好像在干什么?
2、聽音樂進一步感受樂曲性質。
介紹:樂曲的作者、名稱及內容。
二、熟悉圖譜
1、聽音樂,教師指圖譜。
介紹:圖譜中的三種圖形分別代表三種樂曲,老師是根據樂曲聲音的特點來畫的,請小朋友仔細聽:他們像什么樂器發(fā)出的聲音?
2、匹配樂曲。
3、請幼兒按節(jié)奏讀圖譜。
4、聽音樂讀圖譜。
三、徒手練習
1、手打樂曲的動作,嘴發(fā)樂曲的聲音,看圖譜練習一遍。
2、看指揮,分樂器練習。
3、提出要求進一步練習。
四、配器演奏
1、輕輕拿出樂器,注意指揮的手勢,看指揮演奏。
討論:演奏的效果,提出要求注意的地方。
2、提高要求,再演奏一次,提醒幼兒互相傾聽。
3、鼓勵幼兒自由選擇,交換樂曲演奏。
4、請幼兒當小指揮,進一步選擇交換樂器。
一、活動背景:
本節(jié)課為大班體育課,設計這節(jié)課的目的是讓孩子去發(fā)現球的不同玩法,培養(yǎng)孩子孩子身體的靈活性和協調性。讓孩子體驗參加體育活動的樂趣。大班孩子基本上都會拍球,我又根據《幼兒園綜合活動課程》中《大家來運動》這一主題內容,選擇了球這個運動器械,在此基礎上設計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讓孩子在玩一玩,動一動,游戲化的課堂中去發(fā)現,讓他們得到更好的鍛煉。
二、活動目標:
1、通過嘗試,引導幼兒學會轉身接球的技能。
2、通過層層遞進的轉身接球練習,培養(yǎng)孩子身體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3、通過活動,讓孩子體驗參加體育活動的樂趣,能自覺遵守體育活動的規(guī)則,培養(yǎng)幼兒敢于挑戰(zhàn)的精神。
三、活動準備:
音樂兩首,皮球20個,標記20個,圓圈若干,小椅子4把。
四、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3分)
(1)、每人抱球聽哨音踏步進場。
師:孩子們今天和球玩一玩,你們愿意嗎?一起出發(fā)吧!
(2)、聽哨音隊列練習,站好原點,游戲開始之前,我們一起做球操。上肢運動,腰部運動,體側運動,下蹲運動,,跳躍運動,整理運動(音樂)
(二)基本部分
1、第一次玩球,揭示課題。(3分)
師:你們會玩球嗎?(會)就在原地玩一玩,看誰的'方法與眾不同。
(吹哨結束,幼兒坐在球上)你是怎么玩球的?教師有針對性地指名2—3個幼兒說一說,玩一玩(玩拋球接球的幼兒最后一個演示。)師:我們可以有多種方法來玩球,可以拍球,滾球,運球……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種新的玩球方法,仔細看,我是怎么玩的?
師示范轉身接球。
提問:我是怎么玩的?指名能力較強的幼兒回答。
總結:先拋球后轉身再接球,這叫轉身接球。
2、第二次玩球,學習轉身接球(6分)師:你想玩一玩嗎?請你在老師的周圍找個空地試一試。
(吹哨收回)師:你轉身接球成功了嗎?幼兒回答。
師:一起來玩一次。請成功的小朋友往后退一步,沒成功的,站在原點上。我們再給沒成功的小朋友一次機會,讓他們再來試一次。一次給他們加油!請小朋友說一說他們?yōu)槭裁礇]成功或者演示(老師給他再一次機會,你可要好好把握哦)。(引導說出關鍵點:拋球不能離自己身體太遠,否則接不到;也不能太近,否則會撞到自己,球就會滾掉。)再玩一次,成功的小朋友回原位。
師:回到圓點,我們一起聽口哨來玩轉身接球。集體來2—3次。
3、第三次玩球,學習轉兩圈接球(4分)師:你們的轉身接球玩得很棒,老師要加深難度了,你能轉兩圈接住球嗎? 請你找一個好朋友,兩個人去比一比,看看怎樣才能轉兩圈接住球。
(口哨收回,坐在球上)師:轉兩圈接球你挑戰(zhàn)成功了嗎?
請成功的小朋友示范,教師為其點圈數,讓其說一說為什么能成功?(這個小朋友用了一個好聽的詞……你們可要記住這個方法哦。)師: 球要拋得高,轉身要快,才能穩(wěn)穩(wěn)接住球。
4、第四次玩球,學習轉多圈接球(4分)師:轉兩圈接球也沒難住大家,你們真棒!還想繼續(xù)挑戰(zhàn)碼?你想挑戰(zhàn)轉幾圈接住球?幼兒說一說。
師:老師十分期待小朋友能挑戰(zhàn)成功。小朋友4人一組趕緊去試一試吧!
幼兒玩球,教師巡視幼兒是否都在挑戰(zhàn)三圈及以上接球,跟幼兒一起玩一玩。
口哨收回師:你轉了幾圈接住球的?請你站中間表演給我們看一看。(師幼一起點圈數,表揚)
5、分組玩球,體驗成功(5分)師:這是什么標記?要我們做什么?(交代游戲規(guī)則,以幼兒理解為主)幼兒分組游戲,教師巡視,鼓勵幼兒不斷調整新高度。
6、課堂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轉身接球,轉身接球時球要拋得高,轉身要快,還要穩(wěn)穩(wěn)地接住球。小朋友們表現都很棒!
(三)放松運動(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