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堂“把脈”的對象
1、新教師(走上教學工作崗位不足三年的教師):幫助這些教師盡快熟悉教學流程,掌握教學基本技能,迅速轉變角色(由學生變成老師),能上好達標課。
2、青年教師(教齡在四、五年以上,已有一定的教學經驗的教師):幫助這些教師能深入解讀文本,教學設計上有所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能出奇,具備一定的教學技巧,向創(chuàng)新型、學術型教師進軍。
二、課堂“把脈”的形式
1、“一對一”“把脈”:通過師徒結對,師徒面對面“一對一”把脈。
2、重點把脈:發(fā)揮聯(lián)盟優(yōu)勢,集中聯(lián)盟名師、標兵、能手和骨干教師為一些在教學上進步較大,可塑性強的教師“把脈”,幫助他迅速成長,像今天的觀摩活動。
3、集體會診:以校為單位,同一學科的教師通過校本教研活動為某一教師的課堂教學把脈。
4、專家會診:請教研室的專家為標兵、能手、骨干教師的課堂把脈,通過把脈進一步提升他們的教學水平,向名師、名家靠攏,使他們的課堂能與現(xiàn)今的課改動向、前沿教學理念接軌。
三、課堂“把脈”的反饋
1、課后點評
2、書寫反饋卡(亮點與建議)
3、網(wǎng)上反饋
4、電話反饋
(有的礙于面子,當面不好說,
可以私下電話反饋,這是“真心”)
專題講座:規(guī)范師生語言,凸顯課堂魅力
課堂教學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過程,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離不開課堂語言,我個人認為課堂語言包括教師課堂語言和學生課堂語言。課堂教師問題的.設計和導課語,學生的回答和表述,都需要用語言來表達。在我們的課堂上,有的教師提問,學生無法回答,不知問的是什么,有時學生回答問題,總說半句話,回答不完整,條理不清楚。
周梅娥老師為了完成這個作業(yè),確實費了不少心血。為了今天的講座,她查閱了許多資料,反復修改講座稿的內容,力求完美,哪怕是一個標題,她都要反復推敲、反復斟酌。這就是一個老教師的敬業(yè)精神,這就是一個老教師的師德風范,這就是一個老教師給年輕教師樹立起的榜樣。周老師的講座,旁征博引,引經據(jù)典,結合了大量詳實的實例和自己的教學實踐經驗,給大家獻上了一份豐盛的午餐。雖然肚子餓了,但我們精神不餓,感謝周老師!感謝周老師的精彩講座!
作為一名未來的教師,任何一次聽課,都是學習的大好機會,可以取得不少教學經驗。老師們的講課就象是一頓豐盛的大餐,精美地呈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如果用兩個詞來形容,那真是目不暇接、異彩紛呈。老師們毫無保留的把自己在教學中的經驗體會拿出來與大家分享,深入淺出,幽默風趣,讓人久久難忘,讓我們深深感覺到教學技藝無止境,教學創(chuàng)意無極限。老師們滔滔不絕、揮灑自如的講解,我心中十分嘆服。嘆服他們的口才,嘆服他們的自信,嘆服他們的敏銳,嘆服他們的知識淵博。
上課教師的教學語言富有感染力,課堂評價及時,關注了學生的情感。在這聽的這幾節(jié)課中,每一位教師都能對學生的來回答做出積極的評價,有解決問題的策略,老師親切和藹的教態(tài)、抑揚頓挫的語調、給孩子們積極向上的鼓勵使得整節(jié)課都充滿著活力。
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的前提是備課,真正的備,首先是要從精神上,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其次才是從物質上,行動上”準備”,這樣才有備無患.吃透教材:把握數(shù)學學科的本質是根本,吃透學生,研究學生,了解學生是保障。備課的內涵是教師的學科素養(yǎng)和教育學修養(yǎng),因此,教學的境界歸根結底是教師的境界。備課需要有集體的交流與合作,但更需要個體獨立的思考與求索。備課不是固定的程序和技巧,它更主要的是一個教師觀念,智慧與精神的綜合體現(xiàn)。備課是時時刻刻的反思和一生的準備。
教學課件制作精良,充分發(fā)揮了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無論從課題材料的搜集上還是從視聽效果上,都非常富有創(chuàng)意,引人入勝,吸引著學生的注意力。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有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得牢固掌握。
在課堂上必須注意學生的反應,即時對他們的疑問每個教師,都希望自己的學生個個學習成績優(yōu)秀,但這總是老師的一廂情愿。我認為,要隨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分析原因,從而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和確立教學內容。
重視學生個體與學生群體的相互作用,加強和指導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就是一個很有意義的問題.所謂合作學習是一種教學組織形式,它要求學生們在一些由2—6人組成的異質性小組中一起從事學習活動,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教師應對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作細致的組織工作,對學生的合作學習進行必要的指導,對小組之間的活動情況組織有效的交流,以此來提高小組活動的效率。當我們不斷地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使合作學習成為學生的自覺行為時,它所起的作用就會充分地顯現(xiàn)出來。還應指出,強調合作學習并不意味著削弱學生的自主學習,事實上,合作學習的一個基本點就是強調個體責任。其出發(fā)點乃是強調在各種形式教學活動的互配實施中使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
討論交流的主體是學生。合作交流是數(shù)學重要的學習方式,以前聽課觀到的合作交流,多是師生的對話,老師對學生匯報進行匯總或評價訂正。重結果,輕學生思維的碰撞和交流。
我想作為一名年青教師我們所欠缺的還有很多,只有不斷地學習、積累才能為教育事業(yè)而服務。
我將借這次活動的東風,把優(yōu)秀教師當作追趕的目標,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努力縮短與優(yōu)秀教師的差距。在以后的見習中,我將更加努力學習,取長補短。成長需要內驅,成長需要沉淀,成長需要活材,成長需要蛻變,成長需要追求至善。我會以這幾次見習為契機,繼續(xù)好好研究教材,思考教學,組織教學,增進自己的教學水平,給孩子們呈現(xiàn)一堂堂精彩的數(shù)學課,讓孩子們在數(shù)學的世界里快樂的學習成長。
我知道教學工作是件非常不易的事情,作為還未踏出校門的我們,一定要做好身體和心理上的雙重準備。看著那一雙雙渴望知識的眼睛,一種責任感立刻涌上心頭,未來的日子里我們需要做的是備好課,教好書,做好人,辦好事。我們有信心,有決心,講方法,求效率,一定完成學校給我們的任務,給我們,給魯大獻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通過10月、11月的聽課活動,我??茖W教研活動圓滿完成。本次活動是為了提高教師們的'業(yè)務水平及積極探索的興趣,促進廣大教師的專業(yè)成長,進一步規(guī)范課堂教學行為,提升課堂教學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互相交流教學經驗,讓教師們一起成長而開展的。現(xiàn)將活動情況總結如下:
此次活動有四位科學老師參與,每位老師任意選上一節(jié)課,由評委打分,選出的最高分的老師準備第二次聽課。為了此次活動老師們都積極、認真地對待,無論是教具還是教學設計都精心準備,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比如王道江老師上的六年級科學《讓生活充滿陽光》,在新授時,教師帶來許多實驗儀器,并在學生面前熟練的操作,讓學生看到了有關光的很多奧妙之處,這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三年級孫偉老師和四年級吳秀云老師的課上也有不上亮點,整堂課孫老師、吳老師都面帶笑容,親切和藹,大大拉近了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使得課堂氣氛輕松自然。經過第一環(huán)節(jié)王道江老師獲得了第一,上了第二次課,讓大家又獲得了一個交流學習的機會。
當然每堂課并不是那么完美無缺,一些共病也是不容忽視的。一些問題設計太瑣碎,教師語言羅嗦,不利于學生進行有效的思考,一堂課下來,教師非常的辛苦,學生卻很清閑。建議教師要明確教師目標,找到教學難點的突破辦法,做到思路清晰,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問題設計要少而精,能使學生產生認知沖突,從而根據(jù)已有的知識經驗去思考,使課堂變?yōu)閷W生思維的課堂,讓學生跟著老師思考,老師跟著學生思考。
提供探索的時空不足,學生的體驗不夠深入。學生的學習不是教師傳授的結果,而是要通過親歷,與學習環(huán)境交互作用才能實現(xiàn)。因此教學過程要立足于學生的發(fā)展,不是蜻蜓點水,而是春雨潤物,扎實引導學生探究,提供廣闊的時空,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給足思考的時間,得以暴露其思考的過程。
課堂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驗收通過,而是為進一步推進高效課堂的構建,促進教師扎實地研究課堂,特別是廣大農村教師能切實參與課堂教學改革,理解實踐教學策略,在以后的的教學中我們會繼續(xù)探究繼續(xù)努力真正上好每一節(jié)課。
本次教研活動,主講人帶領大家一起學習了文章《教師語言評價的藝術》和一些課堂上具體的激勵性評價語。學習后,大家各抒己見,形成共識,都覺得課堂語言評價是一節(jié)課必不可少且非常重要的組成要素,對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思維等方面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楊榮芳老師說:“學生的成長需要教師的呵護、關懷、接納和尊重。也許我們不經意間的一點關懷、一個微笑、一句體貼的話語、一個撫愛的動作,都可能撥動學生的心弦,改變他們的生活和學習態(tài)度,甚至改變他的人生命運。但是如果評價不當,會使學生喪失自尊心和自信心,以為自己事事不如人,處處是錯誤,從而扼殺了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長及好思好問的天性,甚至會扼殺一個乃至一批人才。由可以看出老師對學生恰如其分的正確評價是多么的重要。“
唐偉老師說:“以前我對學生學習評價比較吝嗇、不太重視,認為可有可無,其實不然。經過本次學習,使我進一步懂得了教師評價語的重要性,而且使我清醒地認識到,它不僅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更是師生雙贏的教育活動。老師的評價對學生的影響太大了,它能夠溝通師生之間的情感,激勵學生,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樹立不斷進取的信心,對學生的成長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
為了提高教師的音樂教學,我們進行了音樂公開課活動,現(xiàn)在就由我來總結本次活動的具體情況。
在本次教研活動中,擔任上課的老師有五名,都非常的優(yōu)秀,表現(xiàn)很突出,起到了帶頭作用。當然還有全體教師的積極參與聽課、評課,課后一起探討,達到了理想的目的。每一位老師課前都做好了充分的準備,課堂上老師語言親切、教態(tài)自然,每首歌的導入形式非常的豐富,特別吸引小朋友的目光,而且每個環(huán)節(jié)都銜接的很緊湊,從而使孩子們整節(jié)課興趣都非常濃厚,讓孩子們愛上了音樂課,愛上了音樂。
通過本次的活動我感覺到,小班的孩子雖然在一節(jié)課下來還不會完整的演唱,但他們了解了旋律,理解了歌詞,課后還會哼著“半生不熟”的小曲了,可見孩子們對音樂的喜愛?? 而中班的孩子在創(chuàng)編歌詞部分做的還不錯,一些簡單的旋律,他們都會套上平常生活中的事物,在老師的幫助下進行演唱。大班的孩子在中班的基礎上對簡譜掌握較好。當然也有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希望老師們在今后的音樂課上多注意的是多打節(jié)奏、節(jié)拍、傾聽音樂,讓幼兒養(yǎng)成一個好的傾聽習慣,多滲透樂理知識等一些細節(jié)上的東西,都需要老師們在今后的教學中多注意的。
經過這次的教研,老師們都學到了很多,今后我們會組織更多、更好的學習機會,讓大家共同進步,把音樂活動做的更好。